为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政策环境建设,总结交流各地方、各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存在的共性问题,部署2008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工作,信息产业部与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11月27日至28日在济南召开了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工作会议。本报今日A3、A4版特选登相关司局领导的发言,敬请关注。
五年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主要进展
五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加强了政策环境建设,选择重点领域加强引导和鼓励,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经过不懈努力,信息技术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主要领域,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注重政策引导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应用政策环境
几年来,陆续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部门规章,推动了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主要包括:1.发布了《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为传统产业改造服务的指导意见》,加快了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技术手段促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步伐;2.发布了《关于开展行业应用软件产业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了各行业应用软件部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增强其服务行业的能力,使之成为我国软件产业的新兴力量;3.发布了《关于开展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推广服务机构示范工作的通知》,通过在若干重点行业扶持一批软件及系统集成企业,促使其成为服务于本行业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公共服务机构;4.务实推动了《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研究制定工作的开展。通过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出台,增强了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了信息技术应用政策环境的逐步完善。
(二)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工作蓬勃开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总目标,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朝着广度和深度方向发展。通过“倍增计划”项目试点、示范,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农业机械改造、精准农业发展、农业信息服务等领域的适农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动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专家系统和农业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专业的专家决策支持,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随着金农工程的稳步推进,信息技术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改造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煤炭行业的煤矿安全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应用普及加快,国产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已在大中型煤矿普遍使用;钢铁行业的信息系统应用日益深化,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益,解决钢铁企业高能耗、高污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石化行业主要企业ERP系统成功上线,加油IC卡工程在全国大多数省、市石油分公司推广使用;电力行业普及了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电厂电站自动化监控;建材行业大量应用各类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系统,信息技术节能增效作用逐步显现。传统行业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信息技术与各传统工业融合互动,推动了各类应用电子产品的发展。车载电子产品国产化率不断提高,汽车控制系统及产品已具备一定产业化基础;机床控制系统研发取得突破,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应用电子产品和系统正逐渐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推动金系列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在经济社会关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金卡工程的深入发展,IC卡及各类卡在各行业和地方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目前,IC卡发卡总量已达35亿张,行业性IC卡应用工程陆续启动,IC卡在我国电信、社会保障、公安、税务、交通、建设、公用事业、金融等多个经济社会关键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大大提升了银行金融服务能力;第二代身份证已换发6亿多张,相关芯片、模块、IC卡、各类读卡机具及应用系统等全线产品完全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和提供;RFID、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以及“一卡多用”等新产品和业务也逐步得到应用。金税工程完善了核心业务系统,基本完成了综合征管软件在全国国税系统内按照省级集中模式的统一运行,提高了征管水平。在金税工程中,我们依据职能分工的要求,认真做好税控收款机产品生产企业资质认定工作和产品序列号分配工作,积极会同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等部门共同开展税控收款机的推广应用工作,保障国家财政收入。金关工程进一步完善了电子海关、电子总署、电子口岸的全方位应用格局,在安全运行、规范化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金”系列工程正进一步深化,跨部门互联试点工作也在稳妥推进,应用成效日益显现。
(五)“倍增计划”发挥重要引导示范作用,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依托信息技术应用工作体系,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加大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对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的支持力度。2003-2007年,共组织各类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2398项,安排支持资金1.3亿元,带动社会总投资超过600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信息技术在煤矿、农业、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的深入应用,充分发挥了政府部门对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引导和支持。最近两年,信息产业部加大了对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农村信息技术应用、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应用电子产品等方面项目的支持力度,有效地引导了社会各方面资源的投入,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小康社会与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拉动作用。
今年来信息技术应用工作主要成效
根据国家战略重点和信息产业部2007年工作要点,今年重点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务实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立法
制定《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是实现依法行政,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向纵深开展的重要措施。经过多方努力,《条例》已被列入国务院2007年立法计划(二类)。为务实推进研究制定工作,信息产业部成立了《条例》研究制定工作组,广泛收集和研究国内外相关立法资料,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方案,为《条例》起草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解总结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工作组采取多种形式,与各地方、各行业紧密沟通,多次征求业内专家和地方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目前已形成《条例》的征求意见稿。
(二)大力推动节能降耗信息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一安排,年初我们在制定今年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的时候,就已经把推动节能降耗信息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任务。从2007年8月开始,组织有关单位以山东省为重点进行了节能降耗专题调研,掌握了第一手的基本信息。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编制《节能降耗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应用方案推荐目录》,得到了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各地方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地方和行业信息技术应用主管部门和部属研究机构的积极响应。我们组织部属研究机构和有关专家,在地方和行业推荐的节能降耗项目的基础上,反复沟通、认真评议,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发布了第一批推荐目录,反映了我国节能型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发展的突出亮点,集中展示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传统产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三)积极做好新一代农村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试点应用
重点在农村地区推进了具有安全接收功能的新一代农村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试点应用,为广播电视进村入户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经过努力,新一代农村卫星电视实验村已在全国30个地方建成并投入使用。从目前推进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看,建设新一代农村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通过技术手段,既能够实现农村安全、稳定、优质、价廉地收看电视节目,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和能力,又能够满足有效监管的要求。这项工作受到了试点地区广大群众的极大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全国推广,把这一项务实服务于三农的工作扎实做下去。
(四)组织推广基于国产软、硬件的区县级电子政务解决方案
信息产业部按照够用、能用和可推广性的原则,制定测试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对各企业提供的软、硬件产品进行应用集成测试,解决产品在应用中出现的互联互通、相互兼容和稳定可靠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形成可用易用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组织推广了基于国产软硬件的区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完整解决方案,以此规范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体系,带动国产软、硬件产业的发展。目前,经过测试验证的湖北荆门市掇刀区、北京市平谷区的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已通过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组的评审。
(五)务实推进开发性金融贷款项目推荐工作
积极推动落实信息产业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的合作协议,为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争取更大的金融支持。为用好开发性金融贷款,我们进一步规范了专家审查和项目推荐的程序。根据职责分工和程序规范要求,2007年,产品司共向开发银行推荐了两批16个贷款项目,共申请贷款22.7亿元。目前,产品司正在与国家开发银行业务发展局积极配合,推动相关贷款项目的落实。
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我国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普及和深入,主要表现在:
(一)对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重要性认识不够,推动工作开展的驱动力不足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工业化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转变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实践经验也有待积累和总结,全社会对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尚不深入。部分地方和行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够,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技术资源相对分散,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形成支持信息技术应用深化发展的有效合力,更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信息技术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开展。
(二)支持信息技术应用的政策法规缺失,标准规范体系不健全
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整体上还处于引导阶段,相关立法工作较为滞后,法制环境有待完善,尚未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与信息技术应用规律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机制。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应用重点领域的鼓励性政策缺乏,仅有的一些措施依然停留在政策层面,落实不到位,对行业应用的引导和支持在深度和广度上力度不够。保障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应用效果的标准规范体系尚不健全,信息工程监理制度未充分实施,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系统和信息化建设全过程难以得到有效的规划和监督。
(三)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之间互动不够,支撑应用的技术和服务体系相对滞后
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对外依存度高,信息技术产品特别是软件和大型应用系统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与应用的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不少重大信息系统工程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信息安全存在隐患。重产业、轻应用,重产值、轻效益的思想依然严重,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推广之间的互动机制仍未有效建立,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服务脱节,应用服务人才缺乏,支撑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使得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重建设轻维护、重信息工程轻信息服务的观念仍根深蒂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亟待提高,信息技术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阻碍了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应用推广
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网络普及程度不一,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信息化发展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很不平衡,城乡、区域和行业的差距有扩大趋势,使得成熟的信息技术应用经验无法顺利推广和广泛普及,制约了应用工作向纵深开展。
下一步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工作
根据信息产业部领导的部署和要求,针对目前信息技术应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下一步要继续认真贯彻“抓应用、促发展”的总方针,坚持行业抓重点、地方抓特色的原则,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推动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应用为切入点,以大力发展自主创新的应用电子产品和系统为支撑,不断深化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政策环境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政策环境建设是我们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将围绕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这一中心环节,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大工作力度,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推动《条例》进一步完善。在加强法规制定的同时,应继续抓好部门和地方已有政策的贯彻落实,各级信息技术应用主管部门要积极跟踪了解,及时掌握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做好归纳梳理和研究分析,推动问题的解决,务必使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发展,大力发展应用电子产业
努力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新的技术和产品,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推广应用各类生产管理系统和生产控制系统,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水平,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使传统产业实现技术升级、效率提升,推动其实现节能降耗。
密切跟踪研究信息技术在机械制造、汽车、钢铁、交通、能源、电力、医疗等行业的渗透与融合,以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机床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为重点,加快应用电子产品研发,提高应用电子产业发展水平,做大产业规模。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信息技术研发机构、电子设备生产企业与工业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促进融合共赢。
(三)推动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节能降耗领域中的应用
节能降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根据我们的调查,信息技术在企业的能源管理和控制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一些高耗能行业的企业在能源管控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很多,一些有效和成熟的技术面临在行业推广应用的任务。我们将重点推动、整合技术提供方、技术实施单位和技术推广单位的优势,及时总结已有的、示范效果好的成熟技术和成熟方案,继续完善和发布《节能降耗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应用方案推荐目录》,并与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建立密切合作机制,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工作深入开展。
(四)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村和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各级信息技术应用部门应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有所作为,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广泛应用。引导和推动信息技术企业和农业生产经营企业成为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主体;积极发挥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建立与农业产业带相适应的跨区域、专业性的新型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服务组织;支持信息技术研究机构与农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五)推动建立面向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共性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
建立紧密互动机制,加强与各行业应用主管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加强和推进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汇聚各类资源,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和共性问题。加快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标准、测试环境、软件构件库、工具软件库、信息服务等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形成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通过共性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建设,搭建更为完善的全国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帮助各行业、各地区共享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六)加快人才培养,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人才支持
从行业和地区信息技术应用的实际出发,制定具有行业和地区特点的人才培养规划,建设规范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重点培养既熟悉信息技术又熟悉应用领域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与教育、劳动部门合作,促进各类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训机构建设,通过职业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和在职学历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快人才培养。加强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和在职培训工作,逐步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改善行业人才结构。
(七)继续做好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发挥好项目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倍增计划”是我们组织实施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一个老品牌,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倍增计划”每年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应用领域一批有特色、示范性强、推广价值高的应用项目给予支持,进一步激发和鼓励各方加强应用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引导广泛社会资源投入应用领域,以此作为应用工作的突破点,力争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倍增计划”的项目引导,发挥好项目的示范作用,搭建了一个交流信息技术应用实践、借鉴好的应用经验的平台。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的项目:一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项目;二是推动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项目;三是推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类的项目;四是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项目。要将重点示范与全面带动结合起来,及时交流、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最后,还要再强调一点,就是要切实提高对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国际形势看,全球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推进,传统产业加速改造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产业转移步伐加快,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从国内看,走科学发展道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的信息技术应用工作还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拓展。今后,我们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