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管理全国各地20多家博物馆的马来西亚博物馆管理局(DMM)将使用RFID技术帮助更有效的管理文物和更好的识别和追踪服装、陶瓷、武器和艺术品的展出。许多的文物都保存在湿度和温度可以控制的博物馆下面。
负责管理全国各地20多家博物馆的马来西亚博物馆管理局(DMM)将使用RFID技术帮助更有效的管理文物和更好的识别和追踪服装、陶瓷、武器和艺术品的展出。许多的文物都保存在湿度和温度可以控制的博物馆下面。这些文物往往是博物馆之间共有的,而RFID系统将协助跟踪跨博物馆的文物进出情况。
马来西亚政府一直希望马来西亚能够成为RFID电子标签技术的发展中心。通过政府招标,最终选择了RFID博物馆管理软件供应商CBS技术公司(总部在吉隆坡)设计的Solmate 软件。目前,CBS正在和合作伙伴一起开发相关的软件。该RFID项目开始于2006年12月,对1000件文物进行了标识;今年4月,对博物馆仓储货架的RFID项目开始运行。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RFID可用来标识和管理文物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马来西亚博物馆为文物贴加RFID无源高频标签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的艺术典藏品
目前,文物是用RFID纸质标签进行识别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将ID号码及其它信息, 如文物的主人和期限,写在标签之上。 然后用绳索穿过标签上的小孔把它绑在文物上。一些有关这些文物的数据是数字形式的,但是在标签上的手写数据与有关文物数据和事实的数据库之间没有联系。CBS的CIO说, 纸板标签经常出现因为穿绳孔损坏而从文物上滑落下去的问题。
马来西亚博物馆部已经考虑过条码,但最终选择使用RFID标签,因为其形状和尺寸设计上的灵活度。该部门正在与CBS合作设计专门的无源RFID文物标签。例如,把RFID标签缝制在一件文物衣服中——属于一位18世纪的苏丹王。
在该项目的第一阶段,CBS训练马来西亚博物馆员工如何向文物贴加RFID标签。 工作人员普遍运用由柔性塑料制成的13.56MHz高频RFID标签,遵循ISO 15693标准。工作人员使用经过特殊设计不会损害文物的绳索(RFI D射频快报注:绳索的设计与文物类型相适应)将标签挂在文物上面。当使用塑料标签时,用绳索破孔就不会像纸质标签那样容易。
对文物贴标签时,工作人员坐在桌子旁边并使用固定RFID技术将文物记录到数据库并对标签进行信息编码。文物的ID号码、类型、所有者和存储位置信息都写进标签。当文物被放回合适的存储架上时,工作人员应用手持阅读器扫描其标签,然后在数据库范围内将它与显示在货架标签之上的合适的货架号码进行连接。
当国家博物馆收到另外机构的借出申请的时候,他们将此申请写进显示文物存储位置以及存储文物货架标签号码的计算机系统中。一个手持RFID阅读器的职员到达一个特定区域内,就可以阅读识读器有效距离内的所有文物。在过去,由于许多文物看起来相似,确定一个特定文物的位置需要长达两个小时。
一旦确定了文物的位置,职员就可以根据阅读器发出的声音找到文物并将其带到经理批准此申请的中转区域。然后对文物进行包装运输,在其被运走之前,其标签会再一次被放置在出口处的台式RFID读写机器阅读,计算机系统将记录何时该项目发生以及它被送往哪个博物馆。
当文物被送回国家博物馆,工人在文物被送回仓库之前再次阅读文物标签。CBS CIO认为,虽然没有对这个项目计算投资回报率(ROI),但是基于RFID的系统能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效率时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