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山东省:蔬菜 水产 畜禽三系统联动分析
作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RFID研究中心 刘禹 田利梅
时间:2007-07-09 18:03:50
从食品安全追溯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追溯不仅仅扮演着预防、规范、监控,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或是减少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害的角色,而且食品安全追溯自身也处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伴随着时代的要求而不断进步和完善。而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本身具有的非接触识读、抗恶劣环境以及保密性强等突出特点,使其成为在物流过程中实施食品跟踪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并随着食品安全追溯活动的推广而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1年以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危机,促使世界各国,尤其以欧盟为中心,纷纷启动或加速有关食品安全追溯的国际合作项目,力图通过相关研究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寻求技术保障,以保护本国公众健康和本国经济利益。  

从食品安全追溯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追溯不仅仅扮演着预防、规范、监控,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或是减少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害的角色,而且食品安全追溯自身也处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伴随着时代的要求而不断进步和完善。而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本身具有的非接触识读、抗恶劣环境以及保密性强等突出特点,使其成为在物流过程中实施食品跟踪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并随着食品安全追溯活动的推广而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追溯要基于标准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总体设计思想是通过RFID自动识别食品信息,并能同时将食品所处环境等信息一并获得,以一定格式存储后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形成有效的食品供应信息链,从而为管理者和消费者提供透明的追溯系统。一旦食品出现卫生安全问题,相关单位就可以通过食品标签的ID号在数据库中进行分析,准确缩小食品安全问题的范围,查出问题出现的环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具有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库系统,使食品产地、生产、仓储、流通等环节的各类信息可以与食品标签中存储的ID号建立惟一映射,从而实现“一标到底”的全程追溯模式。  

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从2003年开始,抽出专门力量研究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开发出我国第一套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在追溯系统的设计、开发、标准制定和采用RFID等关键技术上,都有深入的研究。通过积极参与科技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重大专项,山东省建立了寿光蔬菜、诸城禽肉、烟台水产三大示范区。其中在果蔬追溯系统建设上,寿光市以科技局牵头,联合农业局、质检局建立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在水产追溯系统建设上,与海洋渔业厅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与“海上山东”对接,建立山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在畜禽追溯系统建设上,以863项目为基础,建立山东省畜禽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在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外贸公司规划建设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3500亩,其中300亩蔬菜生产基地已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安丘关王已建成有机栽培基地500亩,并已通过日本JAS认证;三通食品公司已建设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5000亩;昌乐高崖韭菜基地已建设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1000亩;寿光欧亚特菜公司已建设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4000亩。这些基地的建设,不仅带动了周围农户的蔬菜安全生产,同时将一些新技术、新品种通过示范效应传递给农户,带动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  

四模块保障蔬菜安全  

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以实现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为目标,记录产品的历史和来源,能够识别食品和饲料链中各环节的责任,便于产品的召回和与使用者的信息沟通,满足了内外贸易需求。结合我国企业现有生产过程信息化水平、生产流程、作业人员操作水平及质量控制等条件开发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将食品储运追溯管理过程中产地与销地仓库出入库数据、运输车辆运输线路、温度控制、质量控制限值等状况纳入监管范围,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射频技术(RFID)结合传感器的温度监控系统,达到食品运输线路、冷链温度监控、异地仓库数据交换等储运信息追溯的功能需求。该系统分为四个主要模块:  

产地追溯管理系统  

食品源产地信息是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追踪及追溯管理系统应用的顶端源头。它提供追溯信息的基础数据,记录消费者关心的追溯数据元,如食品的种植养殖过程中所涉及的土壤、水质、大气、环境、育种、施肥施药、日常管理、检验化验、采摘、出栏等信息,辅助生产中涉及的饲料、肥料、药物以及其他农资使用等信息,产地的供应商信息、资质、员工健康状况等信息。为保证单品追溯的可靠性和唯一性,需要以产地最小划分单元(如种植地块或养殖池塘等)为基础制定RFID数据编码规则。由于食品源产地的地域地点分散,还要建立离散数据库系统以保证系统数据快速有效的实时采集。  

生产加工追溯管理系统  

针对不同的食品,根据不同的生产加工流程,需要制定相应的自动识别追溯数据元,包括条码和RFID电子标签,用来记录对来源产品的原料验收、加工批次、生产时间、工作人员、关键控制点、半成品检验、产品检验、产品包装等各个环节,加工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设备、包装材料、辅料使用,以及温度、车间环境、人员卫生管理情况等等追溯数据元信息。加工产品的编码规则必须保证唯一性,以确保追溯可靠有效。另外,还要考虑由于加工环境的差异,恶劣环境下的RFID数据采集装置的迅速、高效、准确以及可操作性。  

储运追溯管理系统  

加工产品在运输销售之前的仓库存储以及运输销售过程中,可应用RFID技术标识追溯信息元,包括仓储环境、出入库单号、数量、储运温度、运输车辆描述、运送目的地、物流配送方、经销商等。储运温度是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保证RFID标签在冷链中的使用性能;还需要通过借助相应硬件对产品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记录,设定温度变化预警机制,为追溯分析提供帮助。  

市场终端追溯管理系统  

市场终端系统面向消费者,为其提供追溯查询界面、追溯信息元及辅助信息,包括相关政策法规、食品质量安全新闻热点、预警提示、健康指南以及政府监督信息、检疫机构检验信息。该环节主要使用条码技术,运用手机扫描识别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结合现有的手机识别RFID/条码查询、手机短信查询、免费电话查询、互联网查询等方式和手段提供便捷的查询终端解决方案。  

以公共平台为核心  

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中,以食品安全公共追溯监控平台为中心,以各个追溯系统为支点,以高效运行为目标,山东省构建起一个多源、多平台、多节点的互通、互联分布式追溯系统。  

建设系统需要重点考虑RFID食品安全公共追溯监控平台的选型、结构布局、逻辑功能、性能设计、程序语言环境、信息编码和数据存储等内容,设计系统管理模型、系统安全模型、数据结构模型、数据负荷模型、数据交换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代码规范和编码标准,保证系统平台的稳定、先进、可靠、安全、开放、兼容和可扩展性。作为系统中央信息平台,监控平台能够为不同使用者分配不同身份的管理角色,如监管者、企业管理者和消费者等,并设置相应权限。该平台还能运用定量化分析手段和运筹学方法等对食品安全追溯数据进行分析,为政策决策及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支持功能,为追溯参与各方提供技术支持功能等。同时,参照国际EDI标准要求、UN/CEFACT(贸易促进和电子商务中心)和结构化信息标准发展组织有关规范,该平台能确定系统与政府监督、检疫机构等第三方的数据共享及交换接口,达到对追溯系统的有效监管,确保追溯的权威性、真实性。 
上一篇:大学校园:另类NFC手机市场机会巨大 下一篇:从牧场到餐桌看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