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射频识别)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技术,多年以前,人们对于超市结账革命的“幻想”就已经开始。因为采用传统的超市结账方式,收银员要通过扫描条形码或手工输入方式结算商品,常常会造成收银台前排起长队。
RFID(射频识别)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技术,多年以前,人们对于超市结账革命的“幻想”就已经开始。因为采用传统的超市结账方式,收银员要通过扫描条形码或手工输入方式结算商品,常常会造成收银台前排起长队。
而通过在每件商品上贴上一个RFID芯片,当人们将商品靠近电子标签感应装置时,商品的数量和价格就能够自动读取,节省了大量的结账时间。
可是,时至今日,这一场景更多的还只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成本、标准和技术一直是业界公认的阻碍RFID发展的三大问题。对此,一位政府部门的专家呼吁,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关注力度,另一方面,企业和行业协会应该承担起推进RFID的重任,推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RFID产业的发展。
目前,虽然对这些问题的争论依然没有结果,不过,许多新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不断融合RFID技术。如生物识别(Biometrics)技术、近距离通信(NFC)技术的发展等,这些正不断促进RFID的应用。
同时,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也给人们注出了新的希望,人们开始不断探讨RFID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比如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促进了RFID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而智能交通的迅速发展也给RFID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多个调查机构发布的关于RFID行业未来市场增长预测报告中,虽然数据有所不同,可是,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增长趋势却无人质疑。但是,要让RFID的发展真的如人们所预想的那样迅速,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标准的制定,乃至这个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努力都必不可少。
让信息瞬间流动
RFID技术由来已久,早在“二战”时期,美军就曾经使用这种技术来识别盟军的飞机。20世纪90年代,RFID技术逐步开始了商业化应用,特别是在受到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大型零售商的推动之后,RFID更是在全球掀起阵阵热潮。
广告带来的魅力
许多人对于RFID的感性认识都来自一则IBM的广告:一个在超市购物的青年一边逛一边往风衣里塞商品,到收银台后直接领取账单,而不需要掏钱付款。这则广告非常形象地给人们展示了RFID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不过有些人在看这则广告的时候,都把它看作是一个科幻故事。这也难怪,毕竟现在依然有许多人还不了解RFID技术是什么,更不了解这项技术又能干些什么。
事实上,RFID技术的精髓就是无线数据交换,这个数据交换过程需要两种设备来进行,一个是能读/写射频数据的设备,一个是与它配套、用于存储编写数据、含天线的芯片。数据能自动进行交换,不需要任何操作人员的参与便可启动RFID的数据读取程序。
正如广告中购物的那个青年的经历一样,顾客在买完东西后无需排队就能够完成商品的自动扫描。因为相比其他数据采集形式,RFID标签不需要像条码标签那样瞄准读取,只要被置于读取设备形成的电磁场内就可以准确读到。
因此,RFID技术非常适合与各种自动化的处理设备配合使用,以便减少甚至排除因人工干预数据采集而带来的人力资源增加、效率降低和产生差错以及纠错的成本。而在读取速度上,RFID每秒钟可进行上千次的读取,同时处理许多标签。这就是为什么广告中的青年能够迅速结账的秘密。
显而易见的优势
正如人们在广告中看到的那样,RFID所带来的便捷让人们目不暇接,可是这些仅仅是RFID标签的一部分功能,它的许多其他功能其实更加强大。比如标签上的数据可反复修改,也就是说可以用来带载、传递一些关键数据。这就使得RFID标签能够在企业内部进行循环使用。
而通过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的混合使用,再加之以移动计算技术,并将无线局域和广域网络作为企业有线网络系统的延伸扩展,就能真正让整个企业的所有现场作业流程与各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实现无缝连接,让作业现场的每一步操作都处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监督和控制之下。
RFID强大作用的发挥不仅仅来自标签本身,同样还来自配套的读写器和软件。
标签通常应用在货物上,作为可粘条码标签的一部分。标签也可以包含在更耐用的物流、ID卡或腕带中。读写器可以是一台不经人手操作的独立设备(如用于舱门或传送带的监控),或整合在移动手提电脑中,也可以与条码打印机相结合。
读写器能发出一个无线信号,在相同频段内的射频场里的所有标签都能接收。标签可以储存多种类型的数据,包括一个序列号码、配置指示、活动记录(例如:上次维护的日期、标签通过特定位置的时间等),甚至传感器提供的温度及其它数据。
读/写设备通过天线接收标签发出的信号,对其进行解码,然后通过一条光缆或无线网络将数据传送到计算系统。
曾经,人们梦想RFID会带来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但现在看来,实现这个目标尚需时日
成长的烦恼
历史的镜头闪回2003年6月,当时在美国芝加哥市召开的零售业系统展览会(Retail Systems Conference & Systems)上,沃尔玛宣布将采用一项名为RFID的技术,以最终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条形码,成为第一个公布正式采用该技术时间表的企业。
虽然在此之前,麦德龙在德国莱茵堡开设的“未来商店”也是基于RFID技术,但许多业界专家还是不约而同地将沃尔玛的表态看作是RFID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不过一项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既与当时的社会需求与应用环境有关,又取决于它对采纳者的效益,即成本与收益的对比。作为一项先进的技术,RFID的优势虽然显而易见,可是它的发展之缓慢着实让人困惑。
价格是首要因素
在许多业界专家论及RFID难以普及的众多原因时,价格昂贵成了其中的首要因素。北京雪莲羊绒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经理徐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即使每个RFID标签降到几毛钱,这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投入。”
因此,北京雪莲羊绒依旧沿用传统的标签,而没有考虑采用RFID标签。对于RFID标签的价格问题,美国斑马技术亚太区总裁奚君武认为,RFID标签的价格不仅仅和斑马这样从事标签打印方案的公司有关,更取决于那些从事RFID芯片生产的厂家。
事实上,长期以来,RFID标签的价格与应用似乎陷入了“鸡生蛋,蛋生鸡”的逻辑怪圈:只有当RFID标签的成本降下来之后,才会有更多的人使用它;但如果没有更多的人使用它,它的成本也不可能降下来。
对此,IDC中国软件与服务研究部研究主管经理韩国华却认为,对于RFID的成本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用户确实需要考虑RFID是否能够带来足够的投资回报和收益,是否可以花更少的钱带来更大的收益;另一方面,用户也需要看到RFID的隐性成本和总体拥有成本,RFID标签是可重复利用的,如果使用频繁,每一次的使用成本其实并不高。
美国易腾迈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Steve Winter 也认为,抱怨RFID标签成本过高是市场对它的一个误会。他表示,现在国外有些RFID标签的成本已低至每个7美分,而且,有些厂商还在大幅让利、甚至以低于成本的方式推广RFID的应用。
更何况,相对许多昂贵的商品,如汽车、飞机、笔记本电脑等,一个几块钱成本的RFID标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它所带来的价值却不容忽视。Winter举例说,在仓库的发货、归类、再出货等过程中,工人只需要驾驶叉车,凭借RFID设备,通过网络互联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安全问题浮出水面
RFID标签价格的不断下降一方面得益于应用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技术的不断成熟。不过技术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也在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安全问题就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在2月举行的2007年RSA安全大会上,一家名为IOActive的公司展示了一款RFID克隆器,这款设备可以通过复制信用卡来窃取密码。3月初,业内某安全专家破解了一张英国发行的、利用RFID来存储个人信息的新型生物科技护照。
这些频发的安全问题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RFID技术,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对它产生怀疑。对此,Gartner公司研究副总裁杰夫.伍兹说:“杞人忧天是毫无道理的,现在RFID大多应用在一些普通信息存储方面。而且RFID标签非常小,上面不能存储太多的数据。”而标签上的信息并不总是敏感信息。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费用去保证货物RFID标签信息的安全性,对于货主来说毫无意义。
NXP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要做到绝对的安全是不可能的,即使用户不使用RFID,也可能面临其他的安全问题。
事实上,随着安全问题的浮出水面,RFID领域的厂商已经开始在相关方面加强技术研发。比如针对RFID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NXP公司就通过采用低频系统、设置password等方式加强安全性。
绕不过去的深水区
通过技术的不断改进,RFID安全问题的解决不在话下,它与价格一样,都不会成为阻碍RFID走向普及的绊脚石。可是,标准问题却是RFID前进过程中绕不过去的深水区。
RFID在中国尚未普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RFID的标准迟迟不能出台,为了避免此前中国企业面临的DVD 知识产权风波,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势在必行。
同时,RFID标准还与国家信息安全息息相关。以采用EPCglobal为例,EPC系统的中央数据库在美国,且美国国防部是EPCglobal的强力支持者,如果我国使用EPCglobal的编码体系必然使有关信息被美国所掌控,这显然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信息安全甚至国防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原“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组长王立建认为,应在充分照顾我国国情和利用我国优势的战略考虑下,采用参照或引用ISO等国际标准并作相应的本地化修改的方式,来制定中国的国家标准,以避免引起知识产权争议,掌握国家在电子标签领域发展的主动权。
目前,一方面,我国坚持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标准,另一方面,国内RFID产业的迅速发展却迟迟没有可以依照的中国标准,RFID的标准问题的处境显得十分尴尬。奚君武认为,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推出,除了政府的积极推动,相关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也要积极参与。
“雪球”之势
在许多新技术、新业务出现和发展的过程中,RFID所显示出来的优势让它在更广阔的领域显示出了强大的活力,物流、电信、医疗卫生等领域都开始大规模应用RFID技术,RFID隐隐有一统天下之势。
除了在细分行业的深入应用之外,新技术的发展也在另一个方面促进了RFID的普及。比如,网络化技术给RFID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新天地,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开始利用RFID完成底层数据的自动采集,NFC技术的出现更是拉近了RFID与人们的距离。
物流行业仍为领头羊
咨询机构Frost & Sullivan指出,在RFID应用领域方面,供应链管理最为突出,在2005年,这块业务便占了全球RFID市场总收入的38.4%。
易腾迈全球 RFID 业务发展总监 Kelley举例说,沃尔玛在使用RFID方案后,其手工订货工作量减少了10至15%、缺货情况降低了30%、促销产品的销售量增加了25%,而更重要的是顾客满意度的大幅度提高。
不仅仅只有沃尔玛在这场技术风暴中获得了好处,作为沃尔玛的供应商,Pacific Cycle通过实施RFID计划,在获得继续作为沃尔玛供应商资质的同时,也给自己节省了成本。之前,Pacific Cycle以人工方式来接收和分拣货物,而通过利用 RFID标签使该公司跳过了中间的条码扫描环节。
Pacific Cycle负责信息系统的总监Ed Matthews认为,由于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库存要求并提高了货运准确性,节省成本已经实现,而仓库工作人员目前也可以在填写接收、储存、分拣和运送货物的书面表格上节省了大量时间。此外,RFID技术所提供的近乎完美的准确性还可以缩短搜索产品及退单所需的时间。
与沃尔玛在RFID上的大力推广相同,早在2005年6月,快递公司DHL Worldwide Express就表示将建设IT网络设施,以便实现2015年所有发送包裹都附上RFID标签。
DHL在欧洲部分地区已经推出了即贴即送(slap and ship)RFID服务,主要针对于零售巨头Metro AG,这也是据称全球惟一真实运行的RFID零售连锁系统之一。在欧洲,货物从供货商的仓库送到DHL处理中心,在货架上打上标签后立即被送到Metro AG的分配中心。
除了在供应链环节RFID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Kelley同时也认为,邮政及包裹邮递是另一个RFID应用重点领域。根据统计数据,这个行业每年要处理的业务数量繁多,例如零售业需处理100,000亿件物品、邮政则要处理6,500亿件邮件,而速递业需处理100亿件包裹,这为RFID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
为信息化提供新支撑
物流行业RFID的应用已经深入人心,可是在企业信息化中,RFID如何发挥其优势,许多人并不了解。当RFID与ERP走到一起,它们的结合给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这一点同样在Pacific Cycle得到了验证。
当Pacific Cycle得知沃尔玛的计划,并着手部署RFID计划时,由于该公司应用了SAP的ERP系统,因此,将RFID 与其 ERP 系统的集成也成了公司部署RFID 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实施相应的中间件,Pacific Cycle实现了将RFID技术和ERP系统的集成。Matthews 认为,这已经超越了沃尔玛对他们的要求,RFID已经可以帮助他们全程跟踪他们的产品,这样,公司就可以准确地了解哪些货物已经被运送到了零售店。“如果我们发现某个特定商店的库房中堆积了大量产品,我们就可以派人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Matthews说。
来自易腾迈的技术人员也解释说,在制造业环境中,货物会带有一个RFID标签,标签上含有一个被称作全球贸易识别号(GTIN)的独特电子代码,以及一个可在供应链上的任何一点识别货物的序列号。货物被单独或成批打包之后会被统一放置在托盘上,托盘也带有一个RFID标签。当货物离开工厂经过大门时,RFID读写器将会读取托盘和货箱上的标签,对所有的产品进行识别,并自动生成货物清单。
标签上的信息将会在配送中心或仓库中再次被阅读,以确认其到达,然后传入存货系统。每次读取都会提供既完整又准确的接收信息以及后台和前台的存货情况。最后这些信息将被传输到ERP或WMS(仓储管理)系统。与此同时,RFID读写器还能够提供存货控制和产品有效期控制。
通过NFC不断渗透
当你手里拿着手机,在一个音乐会的广告海报前面,把手机接近海报,它就能实现手机与海报网站的连接;要想买票入场,可以利用嵌在手机中的智能卡支付票款。这就是NFC(近距离非接触技术)想要带给你的生活享受。
实质上,NFC技术脱胎于无线设备间的“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技术,它可以满足任何两个无线设备间的信息交换、内容访问、服务交换,并且使之更为简约——只要任意两个设备靠近而不需要线缆接插,就可以实现相互间的通信。
据NXP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NFC技术的出现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使用某些电子设备的方式,甚至改变信用卡、现金和钥匙的使用方式。另据ACNielson调研公司2006年在上海进行的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将公交卡、银行卡集成到手机上。
比如,Nokia 3220手机通过集成NFC技术,可以用作电子车票,还可在零售店和旅游景点作为折扣忠诚卡使用。
德国哈瑙市(Hanau)的大约十万居民现在只需轻松地刷一下兼容手机,就能享受NFC公交移动售票带来的轻松便利。消费者将在月底收到当地公交运营商开具的列有所有行程的发票,以及按出行时最优惠票价计算出的车费信息。
由于涉及到了资金流动,NFC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在利用这一先进技术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亚太区产品销售与推广总监吕志毅解释说,为确保用户安全地访问卡片上的信息,非接触设备可以实现加密等复杂功能;当出现针对芯片或其安全功能的远程黑客攻击时,设备可采取防护措施;还可以通过射频与非接触式读卡器智能互动,以确保安全。
他强调说,单纯从设计方面来看,NFC并没有很大的难点,很容易集成在便携式设备中,但它的难点在于使用模式和系统建设。因为NFC的应用可能涉及到政府部门、移动通信运营商、银行、公共交通业主/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芯片提供商等一系列相关部门及行业。
吕志毅认为,如何维护即得利益集团,并创造更多的增值服务,是NFC发展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