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后山年底将重新开放,目前灾后重建地形测绘工作已完成
记者昨日从都江堰市了解到,青城后山灾后重建地形测绘工作目前已经完成,预计今年6月将完成青城后山景区灾后重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启动景区桥、亭、路重建工作。今年年底,青城后山将重新开放。而重建后的青城后山在景观上新添大石头地震景点,并新建避难所。此外,每位游客的门票将被贴上电子标签,以便对游客的行踪了如指掌。
保留大石头 新添地震景点
“地震后,青城前山开放了,但后山迟迟未能开放,许多游客来到泰安古镇也只能调头。”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管理局规划建设处杨忠明副处长昨日首次向媒体披露青城后山的受损和重建情况。
“地震后,青城后山也随之产生了一些新景点。”据杨忠明介绍,在后山飞泉沟入口处就有地震时从山上崩落的一块约300立方米的大石头。这块正方形的石头将被保留为后山的新景点。
“五龙沟的山体发生严重滑坡,景区内的游道桥、亭、路不同程度受损,但后山的著名景点并没有受到影响,如金娃娃沱、龙门峡栈道、幽谷飞泉等。”据杨忠明介绍,青城后山受到的地震地质灾害影响主要集中在后山的飞泉沟、五龙沟。
贴电子标签 掌握游客行踪
“城市中有天网,在景区也有天网。”杨忠明称,青城后山的灾后重建中,整个青城后山也将覆盖上数字化技术的“天网”。“后山将启动最新系统,通过RS(遥感)数据、GIS(地理信息)数据、GPS数据、视频录像类多媒体数据构成整个景区数字数据。”据介绍,这套技术不但能有效控制游客流量,还将为景区内游客提供安全预警等服务。
“游客在哪里,我们一查就知道,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他们的安全。”杨忠明透露,在青城后山的门票设计上将采用先进的RFID技术(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
“这是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对门禁系统进行改造,在门票上安装上一块芯片,实现对游客的定位追踪,以及游客密度监控与引导。”杨忠明说,青城后山的门票管理今后将迈向先进的自动数字化管理。
新建避难所 保证游客安全
“后山灾后重建,是一种提升性的重建,我们将通过灾后重建控制性详细规划选择合适的位置建立起避难所,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避难所将为游客及景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护。”杨忠明告诉记者,避难所的具体规划仍在制定过程中。
据杨忠明介绍,青城后山的亭、廊等休息点将在安全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在后山的山道上,最短500米就有一个服务点,服务点除了为游客提供基本的旅游咨询等服务外,还可以报警。而后山除了设施增加安全性之外,还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让游客们和从前一样每到夏天就到青城后山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