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对于NFC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NFC手机支付在全球各个大洲都付诸试点,并且取得了热烈反响,受到广泛欢迎。年底SWP标准的推出,让业界看到了NFC开始迈入正轨,高速发展指日可待。
2008年对于NFC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NFC手机支付在全球各个大洲都付诸试点,并且取得了热烈反响,受到广泛欢迎。年底SWP标准的推出,让业界看到了NFC开始迈入正轨,高速发展指日可待。
近日,NFC论坛总结了08年助力NFC产业成功的几大关键词:
合作:不仅仅是利益共享,还包括风险共担;
品牌:不能让品牌跟随卡的集成而消失,应该在用户界面上有所显示,比如放置链接或者logo;
互信:移动运营商和银行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互利:不仅仅是主要参与方----银行、运营商从中获利,消费者以及支持NFC消费的商家也能够从中得到好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NFC手机支付必须做到如下几点:快捷、安全、无障碍;
标准:加紧标准制定是保证NFC手机支付产业良性运作的前提。
对于市场,各大调研机构也给出了乐观的预期。易观国际报告预测,2009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19.74亿元,接近20亿人民币;同时这一市场也将迅速发展,易观预测,从2006年~200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0.4%,用户规模也将在2009年达到8250万人,从2006年~200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24%。
NFC正在成为一颗业界新星,受人瞩目。动讯网在此特对NFC手机支付在2008年的全年做一回顾,从三大方面总结过去一年NFC手机支付的发展经验和依然面临的困扰。
NFC手机支付全球部署现状
NFC手机支付2008年在全球的发展并不均衡。日韩当仁不让地走在前面,凭借多年的耕耘,目前市场规模已经初具成熟模样;欧洲虽然起步不早,但是在今年确实动作最多,表现最积极的地区;而北美和中国地区今年依旧大都是处在试点阶段。
中国地区
NFC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不是很顺利。由于产业链尚缺乏明确的主导者,相关的标准的跟进更无从谈起,终端厂商以及商家之前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在08年的中国国际通信展上,更是上演了三大技术对垒的好戏。(NFC SIMpass SIM角力移动支付)可以说目前国内市场虽然有了一些试点应用,但是市场主导权依然不明朗。作为国内势力的握奇数据,大力推广其主导的SIMPass技术,(长虹SIMPass手机上市)对抗国外手机厂商所倡导的SWP。
诺基亚公司是NFC市场的领导者,也是第一个涉足中国NFC手机支付市场的巨头。诺基亚今年在厦门完成了一年多的测试,在正式宣布商用开始之时,诺基亚还专门推出一款支持NFC的翻盖手机----6131i。在商用初期,北京、广州、厦门三地的用户将成为这一技术的首批受益者。(诺基亚借助NFC切入中国手机支付市场)
日本地区
日本是NFC手机支付的领头羊,运营商通过收购银行的方式解决了“两虎共斗”的局面,并主导整个产业的发展。为鼓励商家采纳移动支付方式,NTT DoCoMo在业务开展初期承诺为商家承担安装特殊读卡器的费用(以每月向商家收取租金的方式收回投资),向商家收取的交易佣金也比银行低。(NTT DoCoMo移动支付业务运作模式)在国内取得了稳定的市场之后,今年NTT DoCoMo开始向亚洲其他市场进军。在08年的中国国际通信展上,NTT DoCoMo就首次为中国消费者展示了他们成熟的电子钱包技术。
欧洲地区
欧洲的NFC手机支付在2006年起步,2007年开始实验型推广。到了2008年,欧洲变成了全球NFC技术应用发展最快的地区。在德国,诺基亚、飞利浦、沃达丰是主要的推动者;在法国,Orange和Cofinoga是先行者;在荷兰,主导方有JCB、Rabobank、Orange等。欧洲创建的单一欧元支付区(Single Euro Payment Area,SEPA)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手机支付存在的很多障碍;许多运营商拥有自己的银行执照,这样更有利于开展业务。
英国O2于今年5月份完成的手机钱包试验表明,90%的参与者陶醉于手机采用近场通信(NFC) 技术后所带来的便利的移动支付,78%的参与者希望使用与非接触式技术相关的手机应用。这一试验是目前欧洲最大的NFC试验,参与者多达500人,历时半年。(英国NFC手机钱包试验大受欢迎)而意大利和德国也都在国内开启了NFC服务。(NFC让您悠游法兰克福)Sagem于年内推出了专门为 Orange定制的NFC单线协议(SWP)SIM卡,预示着法国也将进入NFC大规模应用阶段。(Sagem为Orange定制单线协议SIM卡)
美洲地区
美国是今年金融危机受创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NFC手机支付在美国的推行也受到影响而没有太多进展。新的NFC项目大都部署在美洲的其他地区。墨西哥在西班牙电信和西班牙对外银行的合作努力下,就于今年推出了手机支付业务。(墨西哥推出手机支付业务)南美洲的巴西等国家,在MasterCard的 “PayPass”计划下,推出了手机支付业务。
依然困扰NFC手机支付的问题
在运营商O2完成的为期一年的NFC试用项目中,NFC试验的参加者就提出包括缺少手机的选择,缺少手机充值的地方和用户界面不成熟等抱怨。(NFC商业性推出拖后若干年)美国软件安全技术专家格雷格.戴伊也曾于08年表示,NFC手机目前缺乏安全软件,导致手机支付暗藏巨大的欺诈风险。同期,其所在的迈克菲公司联合其他机构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至少79%的消费者明知手机上的信息处于毫无保护状态,但仍然使用手机交易,15%的人不清楚手机安全保护程度。(安全软件缺失成手机支付存欺诈风险主因)这些在2008年暴露出的问题,都揭示了NFC手机支付在商用道路上还要克服很多困扰。这些困扰的解决程度,将成为2009年移动支付产业关注的重点。
动讯网归纳,NFC手机支付08年面临的困扰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主导权的归属不明确----银行(银联)还是移动运营商?第二,行业缺乏相关标准,这可能会为日后整个产业链的反战埋下隐患。第三,安全层面存在风险。
谁掌切蛋糕的刀?
实现手机NFC支付功能的实际是一张集成的卡片,谁控制了该卡片,谁便会有更大的发言权。对此,运营商和银行(或者银联等机构),甚至一些技术提供商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纵观08年的NFC移动支付试点有手机厂商主导的,有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有银行和支付组织主导的等等,彼此之间勾心斗角,严重削弱了 NFC的产业力量。
我们知道,在日本或者欧洲,两家之间的对立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来解决----成了一家人,也就没什么可争的了。例如,DoCoMo先后收购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和瑞穗银行,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发卡机构。不过这在中国却是“不可能的任务”----国家政策已经对此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那么,谁应该为这个产业在中国的推广负责?从过去一年的态势来看,尚不明朗。
运营商角度:要实现NFC卡同SIM卡捆绑,用户和应用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过硬。在牢牢掌握控制力的基础上,通过移动网络推送各种增值业务,在与用户的互动过程中把钱装进自己口袋中。在08年的部署中,NFC主要应用在了小额支付服务上,比如公交卡、小额度的商品购买等等。这些服务运营商是可以直接做到的,但是如果是大额支付,比如完成信用卡支付、pos机刷卡支付等服务的话,运营商本身并没有权利提供这种服务。尤其是吸引用户存款和提供银行卡的支付服务,在目前的国家管制政策下,只有银行才能做。08年,由运营商主导的NFC手机支付部署,比较典型的有广东移动推出的手机支付地铁票业务。(广东移动手机支付从地铁启航)
金融组织角度:要维持NFC卡同SIM卡分离,在手机内植入单独的NFC模块,使运营商的作用始终维持为通信管道状态。银行和信用卡机构在整个08年并没有独自部署NFC试点,大都是和技术厂商或通信运营商合作推行。正如上面分析,目前的小额支付无法吸引银行和信用卡机构全情投入。在08年,比较惹人瞩目的银行动作有:法国五家大型银行在卡昂和斯特拉斯堡部署了1000个用户客户端和200家商户。这五家银行所选择的是金雅拓提供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其“ 全集成”方式和使用简便成为最突出、最受欢迎的特点。客户满意率高达90%以上。(法国五家大型银行选择金雅拓非接触式移动支付)
第三方角度:NFC的第三方势力包括NFC手机制造商和NFC芯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的代表是先后推出了四款NFC功能手机的诺基亚;(诺基亚第四款 NFC手机6212c上市)而芯片制造商的代表是中国的握奇数据,他们的NFC单芯片解决方案SIMPass是对整个NFC原有产业链的一次冲击。(握奇数据SIMPass让手机变“一卡通”)从2008年的发展形势来看,动讯网认为,虽然目前第三方势力是最活跃的一股,但依然没有办法掌握NFC技术未来的主导权。NFC手机制造商必须依靠银行和信用卡机构来解决金融方面的服务,而单芯片SIMPass技术则对运营商有天生的依赖。
事实上,早在2003年8月,中国移动就和中国银联合资成立了北京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可以看做是中国特色探索的一条新道路。(联动优势手机钱包新业务)不过,由于金融和电信双方存在竞争关系,两家的合作并没有完全敞开,只能在一些对中立性要求较高的特定细分市场则具有一定发展空间,如公共交通和公共事业缴费领域。
由此分析,动讯网认为目前主导权的不明晰,困扰了NFC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也就制约了NFC手机支付的高速发展。08年末,SWP(单线协议)的提出给出了一个解决方式。如果真的能如GSMA所预想,各方全力拥护该解决方案,在09年协调好各方利益,NFC手机支付也许真的将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
标准缺失形势缓解
08年,标准的缺失依然是NFC手机支付发展的一大障碍。一方面,没有统一的NFC软硬件协议,参与厂商都以自己的法则行事,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在缺乏标准的情况下,多数厂商也不冒然行事,直接导致产业链上的多数厂商将继续观望,延误了时机。
标准确实问题和主导权归属问题有很大的联系。正是因为主导权不明晰,才导致了不同标准之间的不协调。因此,产业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先确定主导权,之后由主导方推行其希望的标准;要么先统一标准,再按照标准来确定主导方。
可喜的是,08年GSMA在澳门举行的移动通信亚洲大会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宣布全力支持ETSI通过的SWP标准,作为SIM卡及NFC芯片之间的界面。首批支持SWP标准的NFC手机,预计在2009年中问世。基于此技术,GSMA还发起了Pay-Buy-Mobile计划,得到全球45家电信运营商参与。就08年末的趋势来看,SWP标准是目前得到支持最多的解决方案,在09年有望缓解NFC标准缺失问题带来的困扰。
安全性不足为惧
08年RFID爆发了严重安全性危机。因此,作为基于RFID技术发展而来的NFC在安全性上也受到人们质疑。NFC手机支付和普通消费者关系更近,直接牵扯到普通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问题,所以安全性对NFC手机支付的推广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无法消除消费者对潜在危险的顾虑,NFC手机支付就注定无法进一步推广。
不过,RFID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出在芯片储存信息的泄露和非法读取上。NFC芯片在实现支付功能的时候,却是一个金融机构、手机芯片和通信运营商合力工作的服务,这反而为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保证。换言之,如果我们的NFC手机丢失,我们只需要联系运营商或金融机构,立即可以关闭手机的支付功能,而不用担心芯片信息被非法读取。这样一来,NFC手机支付的安全性的关键依然回到了掌握主导权的运营商或者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上来。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NFC手机支付的安全性问题,和目前手机短信支付和网上银行支付等电子支付面临的相同。不管运营商也好,银行方也好,在解决电子支付方面都一直在做着努力,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只要两方可以很好将之前的经验,结合NFC技术的特点,开发出有效的安全软件保护系统应该不成问题。这也成为了 09年NFC产业的另一大看点。
另外,还有一些安全厂商,以提供附加服务为目的,在解决手机支付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成绩。比如指纹识别等技术已经在日韩等国家使用,为安全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回顾08年的NFC产业,我们发现了困扰NFC发展的三大问题。经过动讯网分析,这三大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利益分配分歧导致。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崭新的09年里,我们希望这两大集团可以尽快协调好双方在NFC手机支付领域的位置,以更加积极合作的态度来推动产业的发展,为我们早日带来成熟的支付2.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