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的持卡人认为,芯片卡能够彻底解决银行卡的安全问题。
复制一张磁条卡需要多久?答案是两秒钟。
正因为如此轻而易举就能复制出银行卡内信息,信用卡、借记卡明明在身边,钱却被盗刷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保证用卡安全,银行已经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用安全度更高的IC卡代替磁条卡。日前,有消息称广州市内所有POS机已经全部完成升级换代,至此,广州市内所有的POS机均已可以刷芯片卡。业内人士表示,辽宁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了POS机的升级改造工作。不久的将来,辽宁人就可以使用IC银行卡了。
一期工程:改造POS机
旨在提升安全性和功能性的银行卡升级行动正在提速。有消息称截至目前,深圳已发行金融IC卡20万张。而成为先行配套,深圳对于POS机等终端设备正在加快改造,已完成80%,到明年大运会前全部改造完毕。广州市内所有POS机基本完成升级换代,理论上,广州市内所有POS机均可刷接触式芯片卡。中国银联官方网站显示,此前,银联标准芯片卡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宁波、深圳、长沙等城市共发行逾600万张。
银行卡升级工作实际上由ATM系统升级、POS消费系统升级、卡片升级三部分组成。按照以往情况,有了用卡环境,新卡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就可以很快普及。为POS机升级成为解决问题最先行的三分之一工作。
据业内人士表示,辽宁银联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将POS机具的改造纳入了工作重点。改造用卡环境的第一期工程就是将POS机升级。据了解,这项工作的进行需要较大的资金量作为支持,改造结束的时间现在尚不能确定。
小额支付是先行者
在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比磁条卡更安全的IC银行卡普及应用和标准化的问题被提上日程。实际上,央行早在两年前就开始探索磁条卡升级为芯片卡。还有报道称,目前央行已初步拟定国内金融芯片卡发行的具体时间表,将用5年时间实现境内全面发行和受理芯片卡。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应在2010年底前全面发行,股份制银行应在2012年底前全面发行,自2015年1月1日起,所有发行的银行卡应为芯片卡。
如果按照央行的“5年规划”,今年年底前,用卡环境就要有根本的改变。业内人士表示,其实沈阳已经有部分银行可以制作IC银行卡了,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等。早在2005年,工行就发行了国内首张EMV标准(银行卡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转移的技术)国际信用卡,同时开设了人民币账户和外币账户。首批发行的是国际信用卡,主要发放给有出国需要的持卡人,主要的应用领域也是零售行业。很快建行也开发了相同类型的银行卡。卡片属于磁条和带芯片的复合卡。复合卡可以满足消费者在不同类型机具上刷卡消费的需要。
业内人士介绍说,银行卡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在支付系统中。在第一期改造工程当中,最先接受改造的目标就是支付领域,小额支付领域例如商铺、商场等会是第一批改造POS机的场所。之后才会扩展到其他的行业。
用卡安全的背后是巨额支出
据辽宁银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7月,辽宁省(除大连外)累积发行银行卡数为6606.86万张,其中信用卡730万张,今年新增109.58万张。联网商户4.13万户,联网POS机具6.91万台,ATM机7043台。
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完成整个系统改造过程中,仅仅将磁条卡更新成IC卡的一个项目:IC卡制卡成本、终端的改造成本、业务培训成本等均摊下来,每张卡的成本保守估计约50元,辽宁的卡片成本约为33亿多元。POS机改造如果按照每台500元来计算,需要花费3400多万元,而ATM机器的改造则需要更高费用,预计每台为8000元左右,那么花费就达到5600多万元。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记者列出的这些数据仅仅是从市场上可以直接看到的成本,实际上对于银行来说,要花的钱还远远不止这些,银行卡系统的改造是一笔无法估算的巨额数字。改造成本如此巨大,升级行动阻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