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高层火场拟用RFID技术和火灾探测报警器结合定位被困者
作者:RFID世界网 收编
时间:2010-11-25 15:48:22
记者从市科委昨日举行的专题发布会上获悉,随着市科委连续三年支持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方面的项目研究,一批相关科研成果将陆续面世,为解决超高层建筑灭火这一难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记者从市科委昨日举行的专题发布会上获悉,随着市科委连续三年支持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方面的项目研究,一批相关科研成果将陆续面世,为解决超高层建筑灭火这一难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高层建筑无法实地演练

  3D仿真技术“模拟消防”

  在高达330米的“国贸三期”7层中正燃烧着“熊熊大火”,记者看到,来自朝阳门消防支队的消防车已经停在了楼下,“1号消防员登上云梯车,对7层玻璃进行破拆”,随着指挥员发出命令,手持消防斧的消防员“身手敏捷”地在云梯车帮助下,将7层的一大块玻璃敲碎;“2号消防员进入楼内”,“楼内过火面积约50平方米”,2号消防员在检测完现场后随即“轻车熟路”地打开楼层的消防系统进行灭火;与此同时,3号消防员正操控着消防车上的水枪进行着灭火作业,火势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这并不是“国贸三期”昨日真的发生了火灾,也不是什么现场演练,而是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在向记者展示他们研发的超高层建筑消防训练系统。“本市的高层建筑都在使用中,平时无法让消防人员进行现场演练。”据市科委“超高层建筑消防综合数字预案技术与系统研究”项目首席技术专家、该中心主任袁宏永教授介绍,作为该项目的成果之一,该系统利用3D仿真技术,开发了大规模仿真消防灭火救援训练互动系统,为消防人员熟悉超高层建筑内外部环境和进行灭火救援训练提供训练平台,解决了消防人员无法现场训练的难题。

  ■搜索被困人员

  手机门卡定位

  超高层建筑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缺乏对楼内人员流动与分布信息的有效监测手段,特别是发生火灾时,现场电磁、声光、通讯环境异常复杂,常规的技术手段难以满足对超高层楼内受困人群和消防救援人员的定位需求。针对火灾发生时,确定火场内部的人员定位这一消防灭火救援最为关心、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市科委在今年1月份支持启动的重大科技专项中,专门设立了“基于超高层内部监测的人员定位和疏散疏导技术”子项。

  “目前我们已经考虑了4种实时定位方式,正在进行选择。”袁宏永教授告诉记者,第一种方式,就是利用超高层建筑中人人都要携带的“门卡”,通过预设的接收器来确定人员位置。这种方式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需要对高层建筑加装接收器,不仅有增加投资的问题,而且对既有建筑还存在改建的难度。

  第二种方式是考虑使用手机定位。袁宏永教授表示,作为人人都在使用的手机,在人员定位方面覆盖面很大,不过在技术上,使用手机在平面定位方面没有问题,但在高层建筑的垂直定位上还有困难,而且使用该方式还需要和运营商进行协调。

  第三种方式是想利用地球磁场来进行人员定位。这种方式在非火灾情况下很好用,但是也需要人员携带“芯片”。

      第四种方式则是考虑利用RFID技术和火灾探测报警器结合来进行定位。“这四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目前正在进一步的比较和研究。”袁宏永教授说,该项目最终将通过定位方式探寻到火场内部人员分布在某个楼层的某个房间内,便于楼外移动现场消防指挥部掌握楼内详细人员分布情况,进行科学的救援部署。
上一篇:常州高新区“一卡通”制度构建党员服务新格局 下一篇:电子货币支付卡“易玛尼”将登陆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