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共同构成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工程,更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的无所不包的庞大产业链。
回顾2009年,我国IT业界最火爆的话题之一就是“物联网”。众多行业与地方的多年探索、大胆实践与务实工作,以及信息化重大工程的应用推动,为物联网奠定了必要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政治领袖的高瞻远瞩、战略胆识与及时指引,瞬间点燃了神州大地蕴藏着的星星之火,物联网必将成为燎原大火,助推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无锡,在考察中科院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无锡研发分中心时指示: “在激烈的竞争中,要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说感知中国中心,如果中心的力量比较集中在无锡,而且无锡具备各种条件的话,就让其自然形成,定在无锡。”11月19日,在江苏省领导的陪同下,温总理在南京视察了中国RFID产业联盟(南京三宝)应用示范基地,对RFID技术应用于智能交通、物流科技、医药管理及海关通关自动化等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对国内尚未解决UHF超高频电子标签核心芯片做出重要指示: “一定要下大力气攻克这个难关。”
这是温总理首次视察和肯定RFID应用工作,对我国IT业界和FRID应用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此后,温总理又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自此“传感器网”、“感知中国”、“物联网”等概念迅速升温,呼声响彻华厦。
浅析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对大多数人都是个新概念,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议论和解释,说法自然不一,甚至相差甚远。我认为很有必要集百家之言,认真分析、提炼、研讨,逐步形成一个较为科学准确的定义,以指导大家的行动。应《计算机世界》之邀,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是基于计算机等IT智能终端的一个网络,它把IT终端的使用者——人,连接起来,使全球变成一个有数十亿智能终端的无比庞大的计算机系统,进而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使数以亿计的互联网用户实现了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使世界发生着巨变。物联网连接范围远远大于互联网,它把连接扩大到物品,把所有物品(也包括人)相连,形成一个连接万亿个物品(设备)和数亿人的无比庞大的数据库,采集和存储着物理与虚拟的海量信息,通过分析、处理与决策,完成从信息到知识、再到控制指挥的智能演化,实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物联网绝非一个单纯的网络概念,它更像一个融合着各种应用与服务的庞大社会信息化系统。如果一定要谈网络的话,它是一个基于感知技术,融合了各类应用的服务型网络系统。由于它的基础与重点是信息的采集、感知、处理决策和应用服务,网络层可利用现有各类网络,通过自组网能力,无缝连接,融合形成物联网。
物联网建立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基础上,是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服务的,所以我说当今物联网的重点不是建网,它的切入点是在近10年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要全力支持相关标准(RFID、物品编码、移动支付、传感器网等)的制定、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重点是引导和开拓各类应用,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使它服务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共同构成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工程,更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的无所不包的庞大产业链。物联网结构复杂,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首先是感知层,承担信息的采集(通过智能卡、RFID电子标签、识别码、传感器等); 其次是网络层,承担信息的传输(无线网、移动网、固网、互联网、广电网等); 第三是应用层,完成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决策,以及实现或完成特定的智能化应用和服务任务,以实现物/物、人/物之间的识别与感知,发挥智能作用。
这里要强调的是,物联网不等于传感器网,更不是替代互联网的下一代网络。
物联网在我国发展的应用基础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物联网产业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试点的探索。1993年启动的国家金卡工程中,基于RF技术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已广泛应用于移动信息终端、不停车收费、路桥管理,以及电子证照身份识别等方面,并开展了成功试点,智能卡发卡总量70亿张。遍布金卡工程30个试点城市的“一卡通”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利民惠民工程,推动了社会信息化进程。
在此基础上,2004年金卡工程启动了物联网的重要应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行业应用试点工作,主要涉及农业领域的生猪、肉牛的饲养及食品加工的实时动态,可追溯的管理;工业领域的煤矿安全生产,对矿工的安全监护; 工业生产的托盘管理; 物流领域的邮政包裹、民航行李、铁路货车调度监管、远洋运输集装箱、动态监管,以及“电子口岸”自动通关化、铁路机车动态监管等。
金卡工程各相关部门已启动的大量RFID应用是物联网的重要基础。RFID应用试点先易后难,目前正逐渐从闭环应用向开环应用过渡,今后必将推动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发展。基于对物联网内涵的这一认识,近6年来,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标准的自主制定、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RFID应用开拓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而不过多的谈网络。
此外,近年来,电信智能卡与银行电子钱包功能整合后,推出了众多的移动支付新型应用,极大地方便了百姓。我们把手机做为RFID的读写器,开展对食品、药品、烟酒与贵重物品的识别防伪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推出了军人保障卡、军用物资供给,以及军械、电子伤票动态管理等; 物联网在城市交通管理以及智能交通综合应用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联网体现的是一种融合
一、从其内涵看: 感知层的技术手段可谓多种多样,包括RFID、传感器、识别码等; 网络层是一个基于标准和公有通信协议,具有自组网能力,可无缝链接和融合现有各大网络架构的一个动态的全球应用服务网络; 应用层无所不在,涉及领域极为广泛。
二、从参与部门来看,仅金卡工程RFID应用工作组就有23个部门和30个城市参加。此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13亿百姓,都会积极参与。
三、从产业链来看: 涉及信息与通信产业,以及各行各业。
四、从应用模式及利益分配模式来讲,涉及到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
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网等的融合互动发展,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物联网产业和应用的发展,直接涉及到我国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是我国改善民生、利国惠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创建新兴产业的突破口,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涉及众多部门、行业和地方,我们要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紧紧抓住“智慧地球”、“感知中国”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在应用与服务过程中创建中国物联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