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开始了其应用RFID的项目——北京地坛医院追踪管理系统,到2009年3月项目完成。“目前我们的RFID主要应用在了两块业务上。”吕英伟说。
在物联网产业链中,以RFID为代表的物品识别技术是核心技术之一。RFID最早的应用是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不过现在,它的应用逐渐扩展,医疗行业也开始从中受益。美国MIT大学自动识别技术中心的David L. Brock博士认为,以RFID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能够为医疗行业带来很多益处,它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对病人不间断的监控、安全地共享医疗记录,以及对医疗器械的追踪等。
美国新泽西医疗公司Virtua Health就在其4家医院安装了RFID系统,用以追踪上千名病人和工作人员,以及多达一万件资产。该系统由有源433MHz RFID标签、阅读器、红外发射器和管理标签数据的软件组成,可用于追踪设备、病人和员工,管理资产、病房以及急救室。
同样在美国新泽西,早在2006年,植入式RFID微型标签(芯片)VeriChip就在哈肯萨克医学中心开始了临床试验。VeriChip一般用在医疗用途,医院将VeriChip植入病患的手臂上臂,用来存取慢性病病人的病况信息。参与本次试验的慢性病病人将进入新泽西哈肯萨克医学中心急诊室,急诊室医护人员将使用内置RFID读写器的手持终端扫描病患的VeriChip所在部位,VeriChip上面的16位ID信息及数据库中存储的病患治疗记录,会立刻显示在手持终端上。
在国外,RFID在医疗中的应用不一而足,而在中国,北京地坛医院也开始了其应用RFID的尝试,这是中国首家应用相关技术的医院。“我们这次的RFID项目也是作为一个试验田。”北京地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吕英伟说。
RFID涵盖两大业务
2008年10月,北京地坛医院开始了其应用RFID的项目——北京地坛医院追踪管理系统,到2009年3月项目完成。“目前我们的RFID主要应用在了两块业务上。”吕英伟说,“其一是用于供应室医疗器械包的全程跟踪管理,第二是用于对人员、重要医疗设备以及医疗垃圾车三种对象的实时跟踪管理上。”
“在对器械包的管理中,我们采用了纽扣式的耐高温、耐高压的高频无源标签。”吕英伟介绍道。因为这种标签适合于放在器械包中,与器械包一起进行高温高压消毒,并且通过系统可以跟踪管理器械包的打包制作过程、消毒过程、存储过程、发放过程、使用过程以及回收过程,在这样一个全过程中,使用一个标签进行惟一标识和跟踪管理。回收后的高频标签,通过系统指定仍可以用于下一个器械包的循环过程的跟踪管理中。
目前,在北京地坛医院,对器械包的管理已经从完全没有信息化系统管理,到使用软件以及RFID的应用,并且还结合了无线PDA的移动作业功能。各科室可以使用带有RFID扫描头的PDA扫描,领用出库的器械包,并且能够扫描查看每个器械包中器械的品种和数量等,“因此目前,从业务的操作上,对器械包的管理已经从人为手工管理,变为系统化、自动化的管理”。
利用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及时提醒存储中是否有消毒过期的问题、分发和使用过程中是否有错误,回收后可以逐个清点包内的各种器械的数量,这样既增加了整个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同时也能够降低发生医疗事故的可能性。
英国曾经发生过一起由于器械感染,造成患者染上人感染疯牛病的事故,有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当时有RFID应用的话,就可以极大地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在对人员、重要医疗设备以及医疗垃圾车的实时跟踪管理上,我们利用了在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应用的Ekahau的定位引擎,通过定制研发来进行跟踪和管理。”吕英伟说。
对于病人,医生可以通过系统实时看到一些重要病人的当前位置,如果病人有问题可以按标签主动呼救。监控人员看到呼救之后就可以快速查找在附近的医生或者护士,通知他们进行救治。
由于地坛医院是一个传染病医院,因此对医疗垃圾的管理和控制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垃圾车上装了定位标签,可以实时定位,并且对其运行的区域在系统中做了特殊区域设置。”这样,当垃圾车违规推出了区域,定位系统就会实时报警,并记录其违规运行的历史轨迹情况,并且同时可以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垃圾车的人员。
如此一来,当垃圾车越界的时候,系统可以及时提醒(比如标签蜂鸣、系统端弹出提示或短信提示等)。另外,在事后,还可以很容易地查看历史轨迹,快速确认可能出现交叉感染的范围。
与HIS系统接轨在即
在北京地坛医院进行RFID应用项目建设过程中,其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还没有正式上线,因此其与RFID应用系统暂时还没有实现接口。“但是,与HIS系统的接口目前已经在项目规划之中,后续会进行完善。”吕英伟说。到那时候,病人的基础信息等都可以在HIS系统同步和获取;器械包在使用时,用于哪个病人,也可以反馈给HIS系统。
目前,器械包的跟踪管理涉及的制作、消毒、存储、发放、使用、回收各环节,每次业务处理都要留有历史记录。实时定位系统也会对各种跟踪对象(人、设备、垃圾车)进行每5秒钟一次的定位信息的记录,在这些过程中,都要产生大量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这些数据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未来可以作为医院建设BI(商业智能系统)的数据来源之一,应用于更多方面。”
比如,在未来,根据垃圾车的跟踪定位信息,以及人员的跟踪定位信息,可以进行类似的人员接触分析。一方面可以进行区域分析,也就是对指定的某个区域,比如某个房间,指定时间段,统计有哪些人员进出过,并可以计算其停留时间等。另外还可以进行人员分析,对指定的某个发生交叉感染的病人,通过系统记录的信息,查询其在指定时间范围内,与该病人接触距离短于某个指定距离(如1米、2米)的所有相关人员,以此有效监控病人的接触管理。包括对病人间、病人与医护人员间、人员与传染物之间等各类接触管理,进行及时报警和信息追溯,对发生的各类接触传染或交叉感染进行监控和预警,提供历史信息供分析,提高传染范围界定时间,减少对过多人员进行检疫的不理想效果。
目前,北京地坛医院的RFID应用仍在住院楼4楼的中西医结合科区域进行试点。未来,在试点区域应用成熟的情况下,还将进行全院覆盖和推广,对各种传染病区进行区域监管和控制,以此避免交叉感染等医疗事故。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应用带有温度或其他传感器的定位标签,自动采集病人生命体征,以此降低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接触频率、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