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扬州,如果提起“地下鸟巢”,所有人都知道那是扬州移动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它是扬州历史上第一个双层支撑支护体系的第一深基坑。由于场地限制,距周边建筑最近处仅为3.98米,几乎处于与临近建筑“零距离”的施工状态。为有效保护周边建筑,增加基坑土方开挖的安全性,这个开挖深度达10米多的深基坑采用了双排深层搅拌桩(局部单排深层搅拌桩+旋喷桩)+钻孔灌注桩的围护体系,支撑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各一层。其复杂的支护体系使其外形酷似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被当地人誉为“扬城地下鸟巢”。
复杂施工:
“千里眼”让管理者睡安稳
复杂的结构体系要求高难度的施工,基坑施工期间恰逢雨季、汛期,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基坑变形、渗漏等险情,周边临建建筑受到安全威胁。为保障施工安全,工程管理人员恨不得日夜不睡,坚守在工地,生怕出一点事故。到了夜里,一旦遇到刮大风、下大雨等恶劣天气,基建管理人员就神经紧张,恨不得立刻从床上爬起来,到工地现场去看一看。
人毕竟不是铁打的,任何人也坚持不了180天的工期连续作战。这时候,监控信息化系统派上了用场。扬州移动研发了全方位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它以计算机为核心,运用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建立起一套软硬件相结合、完整的监控系统,利用了扬州移动现有的DCN网络传输图像,仅需设置一个IP地址,就可实现远程监控、视频录像、现场抓拍、资料存储等功能。
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将1个全球一体化主摄像头安装在基建塔吊上,能够360度拍摄施工现场实时动态;3个辅助摄像头对工地现场进行无盲区辅助监控,支持监控录像和回放。系统设备能较好完成现场监控任务,确保夜间一旦发生暴雨或各类紧急情况,各级基建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即可通过远程登录、访问,第一时间了解工地现场情况,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争取时间,并最终为“地下鸟巢”深基坑平稳度过汛期立下了大功。
建筑管理:
物联网助力降本增效
信息化给管理带来的最明显改善就在于: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扬州移动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投入使用后,将基于物联网、基于TD、基于移动新业务,给整个建筑运行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大楼启用后,能通过信息发布系统查询和发布物业管理信息,如天气预报、停车场空闲车位信息、食堂菜品名称、物业管理通知,还可通过移动短信提醒的方式集中下发给公司员工;全方位的人员来访管理方案:通过扫描证件甄别来访人员身份信息,通过飞信、视频连线等模式对访客进行授权进入或限行。
空间办公场所利用室外自然光的变化自动调节人工照明照度,采用光传感器监测自然光,控制与窗平行的灯列自动开关,保证工作面得到设定的照度水平,节约电能消耗。多功能厅、大中会议室、门厅、各层小中厅及大堂等公共活动空间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调光或开关量控制满足不同功能的灯光场景控制需求,营造舒适的照明环境,既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又有利于节能和管理,并通过通信接口与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联网。
还有集中空调与通风的自动控制,当室外空气品质及参数符合设置要求时,引入室外新风调节通信机房内的温、湿度,全部或部分停止机房专用空调运行,采用降低用电负荷、节省用电损耗的技术,实现节能减排。
基于互联网和VPN等网络技术,扬州移动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将能耗实时监测平台作为楼宇能耗计量和管理系统,有效帮助能耗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对楼宇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控,及时找出用能的薄弱环节,加以改善,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扬州移动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还将是一座充满信息化韵味的智能建筑,被誉为移动高科技的“未来之城”。扬州移动在建筑智能化设计时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发展趋势,设计了智能建筑“手机一卡通”。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的“手机一卡通”管理将成为移动通信技术和建筑智能化的完美结合。只要你拥有一部手机,以手机RFID-SIM卡为基本载体,手机将成为集成身份识别、门禁考勤、就餐消费、停车管理等全方位服务平台,实现在企业内部的“手机一站式”服务。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通过物联网方式实现建筑管理的集中化和资源共享,是建筑管理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之下,扬州移动苏中话务通信备用楼这座智能建筑将率先成为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前沿阵地和示范基地,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提升扬州移动信息化展示形象,还将为大楼今后的运行管理带来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