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召开的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有关“智慧南京”的话题引起了市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我市发展“智慧南京”有哪些优势?面临何种发展路径?市政协委员仇向洋、冯茂岩、杨宗义、骆少泽在接受采访时纷纷建言献策,表达了各自看法。
议政堂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模式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城市智慧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去年11月,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首次提出打造“智慧南京”的重大构想。今年1月召开的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有关“智慧南京”的话题引起了市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我市发展“智慧南京”有哪些优势?面临何种发展路径?市政协委员仇向洋、冯茂岩、杨宗义、骆少泽在接受采访时纷纷建言献策,表达了各自看法。
“智慧南京”重在培养“智慧人”
【新闻背景】位于建邺区新城科技园的江苏今迈数字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和地理信息打造了三维城市空间信息共享平台。这个“电子地图”的神奇之处在于,不仅地图能随时更新,图形还是3D的,南京全城无论天上地下,每一处基础设施的空间信息都可以精确到厘米。这将为城市建设、城市管理、规划环保、商务智能、应急联动和民生服务等提供精准的专业服务。
尚建红博士是江苏今迈数字空间技术公司总经理,谈起为何从沈阳来南京创业,他说,南京有几大优势,一是聚集了40所高校、数百个研究机构,拥有1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技术中心,汇聚了一大批科技精英;二是南京自民国时期就具备历史地理数据优势,这是国内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这两大优势刚好是企业发展所急需的。
市政协委员、东南大学教授仇向洋多年从事城市经济发展研究,对我市产学研成果转化运用的现状感慨颇深。他说,智慧城市建设的背后,关键是人才,缺乏人才的“智慧城市”,只能是一座“空中楼阁”。
仇向洋的观点,得到了市政协委员、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室主任冯茂岩的赞同。在本次市政协会议上,他提交了《发挥科教优势,强化“智慧南京”建设顶层设计》的大会发言材料。冯茂岩认为,南京早期电子产业比较发达,后来就是IT产业,现在是软件名城,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因此南京要做智慧城市,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智慧南京”重在发展“智慧产业”
【新闻背景】 玄武区徐庄福中集团总部,福中正推进“戴尔福中呼叫中心”的建设。这个中心是戴尔在中国继厦门、大连之后建立的第三个呼叫中心。
市政协委员、福中集团董事长杨宗义介绍,福中与戴尔合作的这个呼叫中心规模空前,一期工程就需要招收3000多名员工,年产值超过100亿元。这个项目除落户徐庄福中集团的总部外,企业还在南京高新区新建了占地将近250亩、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的戴尔呼叫中心南京总部。同时,福中集团和北大微电子处理中心合作的网络计算机NC系统,也放在这里,一旦技术研发成功推广后,将引起一场IT业的革命。
冯茂岩说,智慧城市的背后是智能设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软件技术及新材料、新器件,它们构成一条长长的产业链,也隐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和机遇。因此,在提出”“智慧南京”战略同时,政府必须制定南京自身智慧产业发展路径,让南京企业、科研院所、大学共同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实现多赢,使南京成为智慧城市技术提供者和利益分享者。
让人欣喜的是,《南京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已于2月底编制完成,明确今年我市将推出智能工业、智能环保、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灾害防控、智能农业、智能公共安全、智能医护、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十大应用示范工程。
以青奥会为契机,“智慧南京”惠及更多市民
【新闻背景】去年,我市建成全省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今年这一惠民工程将提速。南京供电公司总经理钱朝阳透露,供电公司全年将投资21.42亿元,除进行主城区智能电网改造之外,还将在河西、城东、奥体、江宁等地再建4座电动汽车充电站、100个充电桩,初步形成连接城市东西南北的骨干充电网络。
智慧城市建设,不是赶时髦,不能当成政绩工程,而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融入“三个发展”和青奥会主题,体现生态、绿色、环保、低碳等新思路,惠及广大市民。对此,委员们提出不少真知灼见。
仇向洋说:“智慧城市建设不能离百姓生活太远,而应该更近,我觉得应该从智能交通切入,如多开通电动公交巴士线路,在拥堵交通干道采用智能交通的手段来控制红绿灯,进行潮汐式道路试点推广工作。”
市政协委员、南京水科院高级工程师骆少泽表示,南京智慧城市建设,可从市民“一卡通”入手,把应用范围拓展到公共自行车、机动车停车收费、自助导游机、食品安全、卫生服务等方面,给百姓生活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