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2010:物联网RFID在概念与现实对接中走入新局面
作者:刘瑜 苏冠群
时间:2011-01-18 09:26:17
2010年,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初始年,2010年,被业内专家称之为物联网发展的元年,2010年,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十二五”规划开局的承接年,对物联网RFID在新时期的发展意义重大。这一年,物联网开始在概念与现实的对接中萌芽,作为物联网核心技术的RFID技术,也在正逐步走入成长的新局面。
2010年,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初始年,2010年,被业内专家称之为物联网发展的元年,2010年,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十二五”规划开局的承接年,对物联网RFID在新时期的发展意义重大。这一年,物联网开始在概念与现实的对接中萌芽,作为物联网核心技术的RFID技术,也在正逐步走入成长的新局面。
新局面一:国家高层拉动各级政府,RFID获发展良机
2010年,关于物联网RFID方面的政策上至国家下至地方,在全国腾起了股股热浪,由此RFID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国家层面,2010年开年,工信部就提出重点发展物联网,推进“三网融合”。
201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一个“意见”和一个“规划”,关于长三角区域与上海互联互通的指导意见,适应了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及2010年世博会即将在上海召开的应用需求。而2010城市IC卡应用发展规划,提到了IC卡与RFID技术的相结合发挥的作用及带来的效益。
2010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物联网,并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重点产业振兴是2010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意义非凡。从1999年到2009年中国研究了十年的物联网伴随着RFID为代表的信息传感技术的成熟,潜移默化的发生着量变,两会的召开让业界听到一个强音,国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投入的力度在逐年加大,物联网已经被提到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同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2010年信息安全专项有关事项的通知,表明重点支持安全的RFID应用产品以及面向RFID的安全产品的产业化,并支持RFID类产品和系统安全性检测服务。
2010年4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闻库表示,目前中国物联网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国将采取四大措施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开展物联网技术创新与应用。同年4月,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在“2010第二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表示,目前工信部科技司和通信发展司正在积极组织,开展小额手机支付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也即将组织调研工作,并组织有关方面筹备下一步的标准制订工作。
2010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时强调,要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同年6月,为了促进整个RFID以及智能卡技术在整个商贸流通领域的应用,商务部积极推动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与财政部一起选择在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福建、广州等10个省市进行试点。还是在6月,住建部IC卡中心综合有关行业专家、应用单位及通信运营机构的意见和建议,编制并发布《城市一卡通手机支付应用白皮书》,为各地城市一卡通运营机构在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规模发展提出指导意见。
2010年9月,中国银联与铁道部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用手机、电话、互联网、自动售票机等新兴支付方式买火车票将成为可能。
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将明确战略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重点扶持的对象。物联网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将得到大力扶持。
2010年12月,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高速公路应用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若干意见》,决定在基本具备条件的省(区、市)和区域加快推广应用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ETC),逐步形成跨省区联网的收费格局,并加快形成规模化应用和产业链,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在大幅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节约土地和节省费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畅通、便捷、安全、高效、绿色的公路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2010年年底,物联网“十二五”规划锁定十大领域。
随着国家物联网RFID相关政策的出台,在国家高层领导的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也扬鞭奋起,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广东、武汉等省市开始制定物联网RFID产业的规划政策,努力打造无线城市、发展物联网示范工程、培育物联网产业、攻坚物联网核心技术、举办物联网主题展会,积极抢占物联网发展的制高点。江苏无锡预计未来10年将投入330亿元资金,实现以产业为依托,以生态、集聚、共融为原则,建设传感网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山东计划未来5年,将以构筑“智慧山东”为目标,重点实施“5412工程”,即5个物联网核心技术领域、4大物联网产业和12类物联网重大示范工程;浙江杭州制定了吸引物联网企业进入的多项优惠政策以打造“天堂硅谷”,重点在公共安全、节能减排、交通物流、电力安全等推广应用,打造杭州物联网泛在智能城市平台;上海市已将物联网列为“十二五”期间信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广东的实施意见……踏着物联网时代前进的步伐,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物联网概念的联盟和相关产业园区的建设,政产学研用结合得更加紧密。
2010年,RFID被放进物联网的维度空间里,得到更高层次深入融合的规划。全国多个省市已经打响了分食物联网蛋糕的升级战,物联网在城市信息化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RFID作为物联网的重要技术支撑,借助政府给予的发展方向、资金、平台和相关的扶持,也获得了有利的发展环境。虽然许多规划在短期内还见不到成果,但背后蕴藏了巨大的技术抗衡和模式变革,将有望创造出可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物联网RFID概念与现实的成功对接。
新局面二:RFID应用初显创新特色,价值潜能进一步发掘
在物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2010年RFID无论是在大型活动、事件、政府政策还是强大的价值驱动下,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初步融入了创新的元素。最突出的几个应用领域为电子票务、公共安全、智能交通和手机支付。
今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两场盛大的活动再次为RFID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之前,奥运会和全运会在门票防伪、食品安全、交通、门禁和物流等领域已率先应用RFID技术,为世博会和亚运会成功应用RFID技术树立了良好的范本。在此基础上,世博会和亚运会根据自身需求又开辟出一些崭新的RFID应用领域,如世博会和亚运会的手机门票、世博会运营的RFID未来商店、亚运会在马术比赛中的RFID贴标应用等等,可谓是在应用中创新,在创新中又投入应用,将RFID的应用广度不断拓展,而且这些活动举行之后RFID技术的“后效应”也成了热点关注的问题,尤其在电子票务方面,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共活动登陆我国,业内专家分析认为,RFID门票因其安全、高效、信息化管理等特性,将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应用,向多种领域和行业推广普及。
RFID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提速是今年RFID应用的一大亮点,也出现了一些创新的举措。业界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物联网RFID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会得到不错的应用。公共安全就属于与国计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领域,包括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信息安全、医疗安全等。在食品安全方面,年初,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成立,使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这意味着当有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来的时候,能得到更加及时的控制和解决。虽然食品流通市场上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肉蔬中毒事件、假酒事件依然在雷人上演,但“RFID攻势”的保卫行动随之展开:面对最为严峻的奶粉危机,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电子信息追溯系统”,为RFID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搭建了一个公共平台,实际上,一些RFID乳品追溯体系在乳品行业的供应链中已经建立起来,飞鹤、味全和亚华乳业颇具代表性。与此同时,基于RFID的放心肉体系在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福建、广州等10个省市启动试点,确保了肉菜(两种与百姓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食品)的供应和质量的安全。酒类市场上,RFID防伪功能的国酒五粮液和高端葡萄酒的研发应用也加快了脚步,五粮液集团已经投入到将国际通用的EPC和RFID相结合的工作之中。除了食品安全,RFID在公共安全的推进还有一个大项———特种设备安全。今年,在特种设备制造和使用大省山东、江苏和四川在CNG气瓶开展贴标的示范作用及低碳新理念的感召下,重庆、上海、宁夏、山西、河南等省市也都在不同程度的积极推广CNG气瓶的电子标签监管,RFID对于CNG气瓶的安全监管实现了降耗、安全的双赢及油改气产业和RFID产业的双赢。
在智能交通领域,高速公路ETC车道的建设力度明显加大。目前, ETC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部分地区的省级区域和跨省区区域联网大趋势已经形成,并且向全国联网进军。比起人工收费来,提高通行能力、减少环境污染、不使用现金交易避免找零麻烦是ETC的几点突出的优势,虽然在推行之初遭遇了一些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但是一系列积极新措施的实施从不同程度上减少了ETC推行的阻力。比较典型的几个措施包含:1.与银行合作,实现定额充值获免费ETC标签的优惠;2.为通行费用打出优惠价;3.依靠政府不断完善ETC硬件、软件和应用平台;4.ETC研发企业推出低价标签、一揽子解决方案并免费升级电子标签等,都在力求充分发挥出ETC的“智能化”效益。
在手机支付领域,一个简单的比较就可以看出其迅猛的扩展势头。经专业咨询机构统计,2009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达到19.74亿元,用户规模达8250万人。而2010年,我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28.45亿元,手机支付用户总数将突破1.5亿人。可见,我国手机支付已经借助物联网的平台大面积的打开了市场,进入了市场规模扩张的新阶段,得益于世博会和亚运会给予的应用契机,手机支付成了今年3G最热门的应用。
总结一下今年手机支付的几个特点:
1. 产业链参与力量合作促应用。目前,在手机支付产业链上包含了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银行、设备商、终端厂商和软件提供商等多股力量,合作模式多元化明显。移动各方“合”为贵,这既符合手机支付这个特定市场的需求,又对手机支付的应用起到促进作用。运营商与银行的合作以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打了头阵,为手机支付的发展赢得了新资质;运营商与高校的合作绑定了稳固的手机支付用户群;运营商与交通行业的合作推进了交通信息化的发展;运营商与零售商的合作使“刷手机”购物这一方式渗透进入大众的消费生活;运营商与产业链上厂商的合作为SIM卡的制卡、POS机制造、手机支付平台和系统解决商家增加了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而移动支付产业联盟的成立促成了更多手机支付的资源共享。无论哪种方式的合作,都利于手机支付开启多种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
2. 技术标准之争趋于明朗。这一年中,手机支付形成了两大派系:中国移动联合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2.4GHz的RF-SIM技术和中国银联追随国际标准而成的13.56MHz的NFC方案,后者同时也被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支持。但标准之争明显不利于手机支付的发展,为此,工信部科技司和通信发展司也积极投入到小额手机支付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之中。虽然现在政府方面的终极标准还没公布,但是“民间标准”在下半年有了新的突破,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电信运营商已就“手机支付的标准问题”进行商讨,并最终达成共识———由中国移动牵头,将手机支付标准统一调整为“基于13.56MHz的、符合金融行业标准的技术标准”。标准的初步统一对扫清手机支付的发展障碍非常有利,对于时刻做两手准备的运营商和相关厂商来说也没有大的损失,方向找准了目标就更加清晰。
3. 安全问题得到初步探索。安全问题是与手机支付推广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一个问题,也是消费者心中的一大隐患。为解决好这个问题,运营商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安全方案探索:中国移动提出改造SIM卡扩充SIM卡的安全功能。中国联通表示手机支付用户丢失手机后可以如同信用卡一样紧急挂失,在有效期限内将不承担损失。中国电信推出的翼支付业务采用电信3G手机终端结合成熟的13.56MHZ射频卡技术,安全系数较高。整体来看,物联网的发展将把电信运营商的业务领域从传统的语音通信领域拓展到物与物、人与物的通信,这将大大增加通信的需求,手机支付这条产业链正在逐渐受益。
其他应用的新进展还包括RFID在医疗药品贴标方面迈出了步伐,RFID在美邦、成都食品溯源生鲜连锁店等零售业开始蠢动,RFID在学校恶性事件频发时为保护学生安全作出贡献,以及电力、资产、金融、智能卡等领域使RFID的应用范围逐年拓广。
新局面三:RFID企业战略升级,为RFID产业增值
随着亿万级物联网概念的渗入和应用的起步,RFID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贴合物联网发展的需求,不只是“迎合”物联网,还在“接轨”物联网。众多RFID企业都深谙利用RFID手段为自身带来竞争力和为对手带来挑战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企业的RFID技术研发、方案规划和管理思想,发展战略日渐升级。
战略1:抢占超高频,技高一筹。目前,我国超高频RFID技术研发仍滞后国际2—3年,因此部分企业确立了一些有关超高频的研发方向,把这一技术当成提升竞争力的法宝。超高频RFID技术除自身有诸多优势外,还能与物联网形成良性互动,超高频段领先企业远望谷的市场总监钟书华在接受RFID射频快报采访时表示:“物联网主要是对物品进行跟踪、监控和管理,而超高频RFID与物联网在应用层面上非常匹配,其大规模应用是未来物联网爆发增长的基础。”
今年,远望谷推出一款自主研发的新型超高频RFID产品,在SCAN CHINA 2010盛会上也曾有过精彩亮相,这款新品就是功能强大的XC-RF806高性能超高频读写器,主要适用于热门的物流及供应链、资产管理、商业零售等领域,其特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物联网的应用。比如产品采用860MHz—960MHz的宽频段,可适用于不同国家使用;支持基于LLRP(低层RFID识读器协议)的中间件,无需开发特定应用界面,满足了大规模行业应用需求。此外,远望谷的超高频图书标签今年价格低至1.01元/片,降幅高达近50%。
随着江苏省一批RFID技术等研发成果成功产业化,南京三宝在超高频RFID的研发实力也显露出来,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个自主开发超高频RFID产品的企业,截止到2010年年初,三宝的RFID产品已经应用于海关物流监控领域、医药流通等多个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05亿元,填补了国内超高频RFID标签芯片的国产化空白,并与国际主流RFID芯片兼容,出口创汇20万美元。
致力于超高频RFID的先施科技的超高频RFID系列产品从2008到2010连续三年在德国汉诺威欧洲电子展、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电子展、日本东京国际电子展及中国北京国际智能卡与电子标签展上得到国际业界广泛的好评。
此外,上海秀派、达华智能和台湾永奕等企业也构成目前超高频RFID技术链条上的坚实力量。
战略2:用心服务,赢得RFID市场。RFID服务针对的是终端用户和RFID其他各环节企业,主要包括系统集成、RFID的有关规划、咨询、系统测试、公共服务架构、RFID培训等。从今年相关的RFID和智能卡类的展会可以看出,数据采集器、采集终端和手持机产品众多,而这些设备很多都集成了条码和RFID两个读头,一机两用,在成本下降的同时对于不同环境和技术条件下的数据采集非常实用,这其中也包含了相关软件和服务的集成。举例来说,北京维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向客户推出方便的一站式服务,其客户可以同时享受到硬件产品、软件配置和咨询的一系列服务,产品升级时还可提供相应的软件升级服务,极为方便。握奇和金溢科技在ETC领域提供一揽子和集成方案也广受欢迎。而泰克公司开展的RFID测试工程师认证培训,通过在线教授课程可帮助业内相关从业人士准确、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战略3:创新联盟,联合攻关。这一年,一批新的物联网RFID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崛起,扩充了原有的阵容,结盟的道路越走越宽,这是做大做强RFID产业链的一条必然之路。 众多RFID企业加入到联盟之中,在RFID项目攻关和技术成果转换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RFID企业在联合攻关的过程中,从资金扶持、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多个方面得到实惠。山东RFI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起组织相关企业联合攻关国家信息化试点项目特种设备RFID动态管理、医药配送RFID应用、通道式签到等项目,提升了应用行业的管理水平,也提升了参与企业的影响力。于2009年成立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工作小组为实际项目运作的主体,联盟成员,包括国内多家知名RFID企业为了共同的目标(融合RFID的应用和技术,以RFID的应用技术创新为基础,全面推动中国RFID的发展)发挥优势,积极合作,产业化成果显著。另外,中国射频识别(RFID)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今年在上海张江主办了中国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研讨会,联盟内各成员单位和相关政府领导、国内相关行业的学者、专家、相关协会及机构负责人等200余位嘉宾共同研讨和交流了“十二五”RFID技术创新发展的战略、模式等热点问题,碰撞出许多物联网RFID的智慧火花。
战略4:行业并购跑马圈地,行业巨头持续加码。工信部提出,今年工业和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加快推进兼并重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将兼并重组和扶优扶强有机结合,支持一批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
回顾RFID企业兼并重组的事件,在金融危机前后最盛,那时经济的原因占主导,现在RFID企业的兼并重组更多来自产业内部调结构的需求。我国一些优势的RFID企业抓住发展时机,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了资源整合和快速扩张,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
物联网龙头企业远望谷继分公司加码烟草行业、铁路行业RFID业务之后,再向酒类行业挺进,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920万元受让五粮液RFID酒标供应商成都普什信息自动化有限公司10%股权,拓宽了公司的产业布局。
宏霸数码以代价1.85亿港元收购Strong Aim 70%股本权益,欲以Strong Aim所出售的RFID电话补足宏霸数码RFID硬件供应产品。
大唐国际在完成了2008年对中芯国际的股权认购事项之后,今年在中芯国际计划产能扩张时,表示有兴趣行使优先认股权,按每股0.52元的价格认购总值1亿美元的新股。
晶源电子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同方股份、北京清晶微科技有限公司、赵维健、葛元庆、吴行军、段立、孟红霞、宋翌、丁义民、李刚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100%股权。
双良股份已正式与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增资协议。双良股份出资3000万元认购先施科技新增582万股股份,完成增资之后上市公司将获得先施科技27.17%的股权,从而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双良表示主要看好先施的技术。
国内最大的非接触式IC制造商达华智能在今年年底正式上市之前遭遇了三次突击入股。
中国移动于今年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移动认购浦发银行20%的新发行A股,顺利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有利于促进手机支付业务的开展。
另外,上海华虹和上海贝岭的重组也在酝酿之中。
综上,现阶段RFID企业采用的战略都是RFID产业快速发展的产物,值得一些刚刚起步的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加以借鉴。
未来的挑战:
1.商业模式还不成形。
在国内,通过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获得行业整体的价值实现、调动产业链各方的积极性,才能保证RFID行业的有效合作。 ——远望谷钟书华
商业模式跟技术产品和行业应用都密不可分,应用环节、技术厂商要跳出来把商业模式想清楚,再去做技术才是生存之道。 ——中集集团周受钦
RFID技术应用的商业模式设计和流程运作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RFID技术的发展会创造出新的商业应用可能,于是催生新的商业模式设计和流程运作方法,RFID技术发展与商业应用模式设计保持同步,技术在第一时间被最合理地进行商业化应用,这又会进一步推动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对于RFID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上海交大王东
这一年来,RFID的成本有所下降,RFID的相关标准也在积极的制定中,唯有RFID商业模式这个直接关乎RFID投资回报的这一项内容还没有取得预想中的进展。除上述业内资深人士之外,不少专家认为,探索成功的商业模式非常重要。特别是RFID现在正走向开环的应用,将为产业界提供一个更大的信息化平台,商业模式的构建和创新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笔者认为,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一方面要靠政府的支持和强力推行,还要加大典型应用案例的后续开发力度,不断凝聚产业链力量。
2.RFID可以借鉴国外神马经验?
国情不同,环境不同,导致了中国与国外在RFID产业链的部分环节和领域存有技术或应用上的差距和差异,但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也有可学习借鉴之处。首先是创新性,复旦大学AUTO-ID实验室副主任王俊宇副教授在接受RFID射频快报采访时谈了自身的体会,他提到自己在美国MIT的所见所得时说:“在美国很好的一点是思维比较开阔,创新性强,在RFID技术的一些研讨会上,参会者总能打开思路去想问题。”然后是态度,笔者在翻译国外一些成熟的RFID应用案例里发现,欧美国家对待RFID的态度是很冷静务实的,他们在实施一个RFID解决方案之前会做好充分的规划,依靠设计人员收集的经验及反复的测试和推敲攻破软肋,对整个方案具有了较强的计划性和掌控性,从而避免了后期繁杂的修补和调整,把RFID的效率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再有就是应用推广方式。以手机支付为例,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员许李彦近日在一篇分析文章里介绍了韩国遥遥领先的手机支付的应用推广方面的经验(各方营造共赢的市场环境,特别是通过政策拉动市场需求;移动支付服务重视品牌建设,同时有丰富的产品细分以满足产业各方利益需求;通过各类贴心服务引导消费),对我国的手机支付市场带来一定的启发。
2011年RFID市场承前启后:
从国内RFID发展的进程上来看,今年发布的《中国RFID与物联网2009年度发展报告》称,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初步形成,物联网应用逐步推进。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射频识别技术(RFID)市场规模已达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在全球居第三位,仅次于英国、美国,这个排名无疑给予了业界更多的信心。
回顾“十一五”,从2006年《中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的发布到2007年中国超高频RFID标准制定取得突破,到2008年中国初步形成从标签及设备制造到软件开发集成等较为完整的RFID产业链,到2009年《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与应用报告蓝皮书》的发布和物联网的升温,再到2010年物联网RFID被正式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的RFID产业正逐轮升级。展望“十二五”,笔者认为在国家的宏观把握下,RFID产业无论是在战术还是战略上都将向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引领低端走向高端,同时,RFID企业将开疆拓土,进入品牌化综合竞争时代,把物联网与企业现有工作的紧密结合将是挖掘更多应用的突破口,利润提升空间无限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