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对远望谷市场总监钟书华进行了独家采访,探讨快速发展的铁路信息化对IT技术和产品提出了哪些新要求;高铁对物联网应用的落地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高铁为像远望谷这样的企业带来了哪些发展机遇等问题。
信息化对于铁路建设至关重要,信息化投入有助于挖掘运输潜能、保障安全运营和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列车的正点率。中国铁路正经历最大一轮建设浪潮,信息化投资比重将日益提高。
——远望谷市场总监钟书华
去年年底,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定向增发预案,拟以不低于24.72元/股增发不超过3400万股、募资不超过8.18亿元投入铁路车号智能跟踪装置等5个物联网项目,据预测,这5个项目总投资将达7.92亿元。
远望谷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业界关注,更何况是在如火如荼的高铁建设项目方面。为此,本报记者对远望谷市场总监钟书华进行了独家采访,探讨快速发展的铁路信息化对IT技术和产品提出了哪些新要求;高铁对物联网应用的落地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高铁为像远望谷这样的企业带来了哪些发展机遇等问题。
《计算机世界》:中国将高速铁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区别于传统铁路的关键之处是什么?
钟书华:高铁有着传统铁路不可比拟的优势。第一是速度快,速度是高铁技术水平的最主要标志,通常能达到时速250公里以上;第二是运输能力强,高铁行车间隔短,因此运输能力强;第三是安全性能高,通常高铁在封闭环境下运行,具备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第四是舒适方便,高铁运行平稳,减震、隔音,车内非常安静。另外,作为战略性产业,高速铁路对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意义重大,同时,对多个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将是明显的,如电气、电子、信息、安全等领域。
《计算机世界》:高铁建设对IT技术和产品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和挑战?给物联网应用带来了哪些机会?
钟书华: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的保证外,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建设对于整个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安全、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关系到铁路的高速运行能否实现。高速铁路对信息化、数字化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准确性要求更高,高铁信息化数字化系统正向大集成、深度集成方向发展,并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态势。
在高铁信息化建设中,列车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是一项基础信息工程,基于RFID技术的信息采集模式将在高铁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计算机世界》:中国高铁建设已经投入运营里程7351公里,达到世界第一,信息化建设将开始享受高铁盛宴。面对这一重大机遇,远望谷今年是否有新的计划、产品或解决方案?
钟书华: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的建设也为RFID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商机。2011年,远望谷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拟募集资金投入产业链上游,并深度挖掘物联网应用细分市场,这其中包括铁路车号智能跟踪装置、基于RFID的铁路车辆零部件管理系统两大项目。2010年年底远望谷向定位于铁路自动识别产品技术开发与市场开拓的兰州分公司增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分公司业务扩张的资金需求和提升远望谷在铁路行业的综合服务能力。除此以外,在产品方面,远望谷也研发了多款适应于高速环境的RFID产品,以满足高速铁路对列车运行管理和安全控制的需求。
《计算机世界》:为了发展铁路信息系统,铁道部一直在不断寻求各种途径改进铁路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在铁路信息系统中,远望谷的技术渗透进了哪些环节?
钟书华:远望谷的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是铁路运输系统中的一个基础信息系统工程,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在全路数千个信息采集点上,可及时准确地获得通过列车的车次、每节车辆的车号以及列车的终到与始发信息,实现全路货车、机车、列车、集装箱追踪管理,满足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对列车、车辆等基础信息的需求,最终实现运输作业管理现代化、网络化和资源共享,使铁路运输实现现代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提供铁路运输安全的可靠保障,及时有效地防范和预警车辆事故的发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作为列车车辆智能跟踪装置与“5T”结合(“5T”系统包括红外线轴温探测故障智能跟踪系统、货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货车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通过智能化、网络化等技术,实现地面设备对运行车辆的动态检测、数据集中、联网运行、远程监控、信息共享的安全防范预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