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央行领导表示,5年后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将全部换芯变为金融IC卡。按照央行规划,“十二五”期间将发行共8亿张金融IC卡,这将占到目前中国境内发行的所有银行卡的约三分之一。
芯片卡技术进步是大势所趋,未来手机支付等新型支付手段也都基于芯片卡。目前商业银行中最为追求技术进步的工行已经成为银行卡“换芯”的先行者。金融IC卡有别于当下广泛使用的磁条卡,在使用芯片代替磁条后,可以植入更多的应用程序,比如社保、公交、零售、医院等,广泛应用除银行外的各个渠道。
近日,国家金卡办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向外界披露,移动支付标准已经初步明确,其中近场支付采用13.56M标准(NFC)。分析师认为,目前,国内部分银行已经开始了传统“磁条银行卡”向“IC卡”的升级,而IC卡采用的就是13.56M标准。另外,银行目前已经并将持续投放支持NFC的POS机,这表明银行已经开始为NFC做充分的准备。
技术相对简单的磁条卡,只要知道卡号和密码,就能制作伪卡诈骗。芯片卡理论上更为安全。实施向IC卡升级后,伪卡欺诈率将下降90%以上。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已陆续完成EMV迁移。EMV标准是由国际三大银行卡组织Europay(欧陆卡,已被万事达收购)、MasterCard(万事达卡)和Visa(维萨)共同发起制定的银行卡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转移的技术标准,是基于IC卡的金融支付标准,目前已成为公认的全球统一标准。克隆卡诈骗的风险,不断转移至尚处在IC卡起步阶段的国家。
但也必须看到,一张IC卡的造价目前20多元,是每张1元磁条卡成本的2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