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从无锡市水利局获悉,我市水利科技创新走在全省前列,通过推广物联网、淤泥固化等新技术,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指标日趋改善,去年高锰酸盐、总氮等指数分别较2007年下降10.2%、27.7%,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明显改善,12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水利物联网提高水文监测、蓝藻治理管理效能。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水利物联网系统工程建设,在贡湖、梅梁湖等湖面设立了3套传感器,建立了小型湖面气象站,对水文、水质、水温等实现了实时监控,还可发送湖泛预警信息。还对178个水质监测站点、35个水利工程视频监视分系统整合,实现了水情、藻情全面监测和统一发布。“这大大有助于提升治理效率。”市水利局人士说。我市还在太湖十余公里沿岸投运了各类机械化打捞船120余艘,船上装载了视频感应点,可自动接收到蓝藻高发区作业的指令,并由指挥调度中心实时监控,减少了空船往返现象,其作业效率是人工打捞的30倍以上。
淤泥固化、藻渣制肥料等技术加快了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数年来,我市实施清淤量已达2555万方。这些淤泥如何处理?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淤泥固化工程,通过堆场堆放、一体化装置等将淤泥转为固化土,再以其种植苗木、制砖等,解决了传统填埋处理方法占地多、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最近,位于锡山区、已从事淤泥固化700多万立方米的聚慧科技又在忙着与国内知名大学联手打造水生态科技园的事,以加速开展快速淤泥固化材料研制、用卫星监测汛情等科研,并使之尽快产业化。对打捞上来的蓝藻,我市打造了7个藻水分离站,通过藻水分离设备把分离出来的水回收利用,藻泥用于沼气发电或制成生物肥料。今年,我市又将建成黄泥田港藻水分离站和渔港堆场蓝藻处理工程,可每天处理1500吨藻浆,基本可满足常态化的蓝藻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实施了湖区清淤、生态修复等水环境治理工程,仅蠡湖水域就退渔还湖3282亩,水域面积扩大了3/5,已达9平方公里,水质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