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领导很有眼光,他们非常清楚科技对于经济转型的引领作用,在与中科院进行深度合作上表现出强烈的愿望。”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以下简称“上海分院”)常务副院长朱志远说。
“我们在温州打造新模式,由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和温州医学院,在温州合作建设中国科学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医药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促使温州当地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原来生产服装、鞋袜等传统行业向该产业方向转移。”他说。
此次中科院选择搭建生物产业平台的地方非常特殊,温州经济的特征是民营力量极强,同时传统产业也不弱。全球金融危机对温州造成了冲击,温州地方政府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科技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重要性。
朱志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认为,要让科技发挥作用,应围绕地方发展主题,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科技基础和产学研平台,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转型与发展。2012年,中国科学院在推进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的院地合作工作中,要保持布局的延续性,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
“我行我素”,结合地方需求促发展
“院地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负责院地合作工作已有六七年时间的朱志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家拿出4万亿元拉动国内经济增长。但是从企业的内生增长而言,我们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如长三角部分地区的光伏行业遭遇出口危机等。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国家而言是举足轻重的。作为中科院派驻此区域的机构,上海分院必须思考科技如何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长三角地区正在贯彻中央部署实施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科学院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又能做些什么。”他说。
“上海是国际性大都市,其工业部门和力量都非常强。因此,我们要找到与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结合点,更多地与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相结合。”朱志远说。
上海分院据此与上海市强强联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智能电网,以及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平台等,都是上海分院助推上海市未来产业发展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2011年,上海分院着力加强和完善转移转化平台建设。如筹建中的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
该园坐落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内,根据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结合上海现代制造业、信息化提升产业能级、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聚焦健康上海、生态上海、精品上海和数字上海,凝练学科行业,构建平台,服务于上海的经济社会,支撑产业发展。
另外,筹建中的上海高等研究院也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目前,高研院产业化项目——城市生活垃圾封闭式低温缺氧热解炭化技术示范项目得到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朱志远说。
他说:“该项目解决了城市的垃圾处理问题,又能将处理过程中排放的热能回用,排放出的二恶英标准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这是一个很好的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示范。该项目带动的产业崛起后,将带动相关装备工业的转型调整。”
上海市发展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举措。上海将努力成为智能电网功能应用示范基地、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和主要装备制造基地,将形成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左右。
2010年7月,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钠硫电池产业化的合作意向书》,并于2011年10月三方组建了公司,推进产业化进程。
此外,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利用无线传感、应用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围绕特大型城市未来的智慧城市,构建了上海物联网平台,亦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支持。
“围绕上海的发展,根据上海的需求,科学院的技术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朱志远强调。
“雕虫小技”,提升民企科技活力
2月9日,以“创新与未来”为主题的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成果展在上海科技馆开幕。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神光装置、空间激光等科普内容在成果展上展出。
神光装置、空间激光等技术用科技的语言向人们描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持续不断的基础研究为高科技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实际推广院地合作工作中,各类高科技成果更是成为民营力量活跃区域的创新引擎。
“如浙江与福建两省,民营经济活力旺盛。”朱志远对本报记者说,“地方经济要转型,科学院应当提供科技支撑。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他们更注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将应用性强的技术进行转移和转化。”
福建省的制鞋行业发达。过去,鞋子制作过程中使用到的胶水,不少会发出刺鼻异味,且含有有毒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开发了环保鞋用胶——水性聚氨酯鞋用胶,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物质。
“在当地制鞋企业中水性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该项目已产业化,除了在制鞋行业应用外,涂料等行业也可添加应用。”朱志远说。
他将一些科研价值链上处于后端的技术喻为“雕虫小技”。正是一个又一个“雕虫小技”找到与民营企业的结合点,不断积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源泉。
创新模式,提升院地合作成功率
“在院地合作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各种要素的集聚,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探讨。”朱志远感慨道。
长三角地区人才丰富,民营企业力量强大也非常活跃。对于科技投入,这些民企相对而言也算“大方”。
但是,朱志远说:“让企业拿出‘真金白银’投入研发,并不容易。在成果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真正好的技术,特别是能被企业接受的技术,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进行技术改进,进而进行产业化的。”
那怎么才能将转移转化做好?
关键就在于建立合适的模式,解决了科研人员的身份和权益归属。“将科研人员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捆绑起来。在中科院嘉兴技术转化中心就有很多鲜活的例子。”
在嘉兴,通过双向利益的捆绑,科研人员一方面着力于将技术进行转移,另一方面在科学院的鼓励下,科研人员也能自己拿出钱投入到技术转化当中。
“科研人员投入资金,能够让合作企业感到极大的信心,分担了企业的风险;技术转移转化获得成功,那便是经济与社会效益两丰收。这更是民营企业乐于看到的合作方式。”
根据中科院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科院嘉兴技术转化中心为嘉兴和浙江贡献成果转化产值116亿元,名列中科院布点在全国26个技术转化中心第一。连续3年以每年转化项目超过100个、转化成效全国第一,获中科院每年唯一的院地合作一等奖。其被称为中科院院地合作的“嘉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