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获奖数据分析中,有一组数字值得关注:在322个获奖项目中,由企业牵头独立完成的成果有161项,占50%;大专院校牵头完成的项目 82项,占25.5%;科研院所牵头完成的项目41项,占12.7%。企业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总数首次超过高校与科研机构获奖项目总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自主创新的版图上,上海企业有能力占据半壁江山。
市科技奖励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此次企业获奖比例创新高,一定程度上和项目评价体系调整有关。为了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优秀产业化项目申报科技奖励,评审方对应用类成果的评价指标进行调整,成果转化和经济社会效益指标权重由45%增加到55%,使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化项目更容易“冒”出来。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的200多个技术开发类项目,过去三年累计实现新增产值4796亿元,新增利润391亿元,新增税收112亿元;在强调技术转化的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两大类奖项中,由企业牵头完成的项目比例更高,占53.8%。
评价指标向产业化和经济效益适当倾斜,并不意味着获奖项目在技术上相对 “矮一截”。以4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例,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其成果均有足够实力和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比拼。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起帆等完成的 “港口物流服务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借助电子标签技术,帮助传统粗放式装卸的港口,向现代物流服务业转型。由相关技术形成的标准,日前正式成为国际标准,一改往日在国际物流界中国人只能做“游戏参与者”,而非“规则制定者”的局面。
上海广茂达光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此次一等奖项目第一完成单位中少有的民营股份制企业。由他们完成的 “世博轴大规模分布式LED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创造了美不胜收的世博轴灯光夜景,令每个参观者印象深刻。第一完成人、36岁的温源博士介绍,在长1公里、宽100米的世博轴上,共安装了22款、10万多套LED景观灯具,有10万多个控制节点,这意味着要有一套强大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对其进行控制。经过近10年的研发积累,广茂达的技术既可以实现预先编程,令LED灯具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精确运行,也允许 “即兴发挥”——控制人员若想临时创作新的灯光图案,在5分钟以内即可实现。
从奥运“水立方”到世博轴,广茂达做的项目一个比一个大,对于一家没有任何“背景”的民营企业来说非常不易。温源说,这几年来,清晰感受到社会整体氛围正逐渐向鼓励民营企业创新转变。不少政府项目在招标时,公开邀请所有投标企业实地演示LED投影效果,不论出身背景,唯实力是论。他认为,公开、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环境,是企业创新萌芽最需要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