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场上有的品牌猪肉可以追溯查询,最终可查到消费者买到手的猪肉是谁家养的。到十二五末期,我们能不能做到在上海任何一个菜市场买的猪肉都能实现追溯?”在今天举行的市民访谈节目中,东方网把这个问题抛给上海市食安委副主任、食安办主任阎祖强。阎祖强回答说:这是监管部门正在努力的一个方向。到“十二五”末期,上海将基本建立全程监管制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覆盖率将达90%以上。
由于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上海爱森肉食品公司出品的生猪都戴上了“智能耳标”,一头猪从生产、疫病防控、出栏、屠宰、检疫直到分割、销售、上餐桌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上海在“十二五”期间将积极推进从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投入品质量安全管理、生产规范和生产记录管理到储运包装、标签标识、信息可追溯等各环节的全程监管制度建设,逐步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网络。
按照国家标准评价,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平均合格率“十二五”将达到95%以上。建立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地产农产品的质量监测量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60%,力争实现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率60%。对外地入沪的主要农产品种类实施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覆盖率达到90%。
“今年政府已把主要食品追溯体系纳入了政府实事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当前主要是在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追溯起来,也就是通过信息化技术、云计算技术,把大量信息整合在一个平台上,以便于检索。”阎祖强说,“这样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就可以进行追溯。及时消除食品安全的隐患,把不安全的产品及时的下架、及时的回收、及时的销毁。没必要把不管安全不安全的产品全部下架,这样没有必要。”
目前,上海市已经初步建立了生猪产品追溯系统。阎祖强说,“我们已与外省市形成一个监管信息互通平台,同时为地产猪建立一个追溯系统。现在技术已经解决了,用芯片可以把猪吃什么饲料、做了哪些免疫情况等建立一个健康档案,屠宰到销售做一个条形码,就可以实现追溯了。”据介绍,相同的追溯体系年内将陆续“复制”到大米、蔬菜、牛(羊)肉、水产、乳制品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