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物联网智能化概念落地 家电业升级方向渐明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时间:2012-08-08 09:29:58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让我国家电企业都频频展开跨界“高科技”创新扩张。从物联网空调、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空调、冰箱,到智能云电视、智能空调、变频云空调,引发国内家电企业集体技术狂飙。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让我国家电企业都频频展开跨界“高科技”创新扩张。从物联网空调、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空调、冰箱,到智能云电视、智能空调、变频云空调,引发国内家电企业集体技术狂飙。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让我国家电企业都频频展开跨界“高科技”创新扩张。从物联网空调、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空调、冰箱,到智能云电视、智能空调、变频云空调,引发国内家电企业集体技术狂飙。

  近日,继成功突破太阳能发电与家庭电网融合互补技术难题,推出我国首个可广泛用于家庭的新能源太阳能空调后,美的空调的“物联网家电智慧协同与泛在链接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正式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美的物联网空调可以进行大面积生产和商业推广。

  这也意味着,美的空调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将物联网技术、太阳能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三大前瞻性技术,与空调产品的深度应用融合的企业,提前为中国家电业进行泛IT技术、泛机器智能控制的跨界创新,也提前拉开中国家电业产业升级转型的新道路。

  美的式创新

  回望近年来我国家电企业的技术创新历程,一位家电技术研发人员坦言,“国内企业在最近5年来的技术创新成果,超出过去15年所取得的成就总和”。这正是在美的为首的家电龙头企业推动下,加速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代。

  对此,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吴文新认为,“最近几年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得益于过去10年、20年的系统性投入和持续坚持。技术创新没有捷径,只有坚持长期持续投入才能获得‘水到渠成式’爆发,给企业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日前,来自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物联网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政府及科研院所的7位专家教授组成的科技成果鉴定小组,完成对美的空调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的鉴定。

  专家组一致认为,为美的空调“物联网家电智慧协同与泛在链接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的总体技术,在“家电微型物联网组网技术”、“物联网家电的智慧协同技术”和“用户远程终端与物联网家电之间通过云平台的桥接服务实现无缝链接”三方面处在国际领先水平,建议扩大商业应用和市场推广。

  吴文新介绍,“美的以家用空调为核心的物联网家电智慧协同与泛在链接技术,通过对无线异构网络下家电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实现物联网家电自动组网、自动识别、以电子码为核心的自我标识与申报、家电功能与电子码关联等功能,建立一种全新物联网家电的组网应用模式”。

  专家指出,“与此前市场上出现的物联网空调,多围绕空调自身的智能技术创新不同,美的物联网空调创新,将空调作为整合性终端平台,为家庭提供智能、集成、可远程控制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完成空调向系统解决方案的升级”。

  从此前解决“室内调温”,到营造“舒适健康空气”,从变频空调普及到全直流空调升级,近年来美的空调推动下的空调业升级正在不断加速。此次借助物联网技术,美的空调再度完成从空调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升级。

  家电转型未来

  “物联网其实离我们很近。”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说,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这样任何家电等产品都可以变得“有感觉、有思想”。

  “让空调等家电变得有思想,成为智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是当前国内家电企业基于家电业,面向IT、智能控制等领域进行跨界扩张和创新的最大动力。

  早在2010年开始,国内家电企业便展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创新,小天鹅物联网洗衣机早在多年前便实现对美国的出口,同时还积极投身国内物联网家电标准的制定和产品研发,相关产品已经在我国首个物联网小区得到应用,目前正在打造全球物联网洗衣机第一基地。此外,美的、海尔、长虹等企业也开始展开相应的技术布局。

  对于“十二五”期间承担从制造向创造升级转型的中国家电企业而言,物联网带来的智能化、太阳能带来的新能源化发展方面,能否承载起企业的转型重任?家电业内人士指出,短期来看,在“智能城市、智慧地球”浪潮中,家电智能化只是其中一环,其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进程取决于整个社会环境和配套体系的完成。

  不过,面对已经拉开的全球物联网、智能化趋势,家电企业所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相应的产品和技术积累,才能实现“抢先布局下的顺势爆发”。吴文新透露,“经过一年多的开发,美的物联网空调具备手势识别及控制、自动报警、短信留言、云服务控制、风随人动、网络安全防护、远程专家诊断系统等诸多独有或者领先行业水平的功能,可以批量上市,预计今年的销售规模将突破2000套以上”。

上一篇:物联网消费市场遭遇技术与标准难题 下一篇:新型电子传感器像人体皮肤一样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