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兄弟也有了工资卡
1月5日,在滁州市天安都市花园项目工地打工的钢筋工郭家发来到当地工行,轻轻刷了一下手中磁卡,就领到上月挣的3000多元工钱。 “每月5号前都能领到上月工钱,电脑里还能查到自己干了多少天、该得多少钱。 ”在滁州市区,已有2万名建筑农民工像郭家发一样每天刷卡上工地,每月刷卡领工钱。
最近几年,农民工讨薪现象在滁州依然严重。仅2011年,该市建管处稽查大队就受理工资拖欠纠纷投诉561起,涉及11000人,涉及金额1.68亿元。虽然该市对此进行了处罚,但始终不能根治欠薪顽疾。 “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无序流动、组织化程度低,加之少数企业不诚信、层层分包导致建设主体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到位。 ”稽查大队副大队长张劲说。
为彻底根治欠薪顽疾,滁州市2011年底开始试点实施建设领域实名制用工和工资支付“一卡通”制度,并于去年2月在全市推行。所谓“一卡通”,即项目总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将农民工个人信息、考勤情况、工程项目、工资标准等内容输入到管理系统,建设主管部门通过网络实时监控。同时为每位农民工制作工资卡,每月月底由劳务企业根据工人刷卡考勤记录,结合完成的工作量核算出工人工资,在工地进行公示,由农民工签字确认后,建设单位按月按比例将工程款打到相关银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
“一卡通”启动后,如果某企业没有按时发放工资,系统就会预警提示。建管部门将责成该企业发放工资,或动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对欠薪企业进行处罚或清退。对此,滁州金鹏建设集团劳资专管员李锦法深有体会:“现在项目动工时首先考虑筹齐工人工资,以前只考虑工程款。 ”
小小磁卡“卡”掉包工头的“奶酪”
实施“一卡通”以来,滁州市本级在建项目285个,已办理“一卡通”项目269个,占92.9%。其中,新受理报建项目全部办理。累计发放“一卡通”工资支付卡19800多张。 “监督了总承包企业、规范了劳务企业、约束了包工头、保障了农民工、发展壮大了建筑业。 ”滁州市建委建筑市场管理科科长陈玉柱如此总结“一卡通”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然而,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万能的,只要对人产生了约束就会有人想要挣脱,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首先感觉被动了“奶酪”的是包工头。以往,工人工资都是先发到包工头或班组长手上,包工头一般会从中“抽头”,有的甚至携款逃匿、克扣、挪用拖欠,造成恶意欠薪。实施“一卡通”后,包工头不再经手工人工资。少了“抽头”不说,实名制用工还“逼迫”包工头规范用工。于是,“一卡通“在推行初期曾遭到部分包工头的抵触甚至抵制。
不过,通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培训,特别是一批试点企业成功运行,大部分农民工开始接受“一卡通”,一批包工头也不得不“升级”成立劳务公司,由自然人变成法人代表,相应带动无序流动的农民工变成有序流动的产业工人。滁州鼎丰建筑劳务公司总经理徐永玲说:“过去我们对工人只挂靠、不管理、不培训,现在不仅培训到位,总承包方一旦拖欠,我们就主动去催款。 ”实施“一卡通”后,总承包方不敢拖欠工资,劳务公司也不必在节前、年关天天去建筑企业要账了。
实施“一卡通”后,由于要缴纳农民工工资信用保证金,且每月都要按一定比例打款,一些总承包企业或建设单位认为资金被占用,产生一定消极情绪,出现少数“有卡无钱,有卡少钱”现象。而一些园区建设项目是招商引资而来,存在不办报件就开工现象,极易形成体外运行,规避监管,“无卡无钱”,成为“一卡通”的盲点或漏洞。
根本杜绝欠薪还得抓源头
自去年2月全面实施“一卡通”至去年底,滁州市共受理农民工工资拖欠纠纷309起,而2011年同期有603起。实行“一卡通”管理的项目,基本没有发生工资拖欠纠纷的现象,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和去年新报建的项目,在拖欠纠纷上首次“零投诉”。
“‘一卡通’要根治欠薪,一要扫盲点、堵漏洞,把体外运行项目尽快纳入管理;二要对总承包企业、劳务企业、农民工进行源头管理,加强顶层设计和功能拓展。 ”滁州市“一卡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郝友国说。
正因此,滁州市将“一卡通”办理加入到标前管理,在投标文件中增加办理“一卡通”手续等相关强制性条款内容;如不实施“一卡通”或不符合要求,不予办理或受理建设工程项目合同备案手续及施工许可证申请。去年9月以来,该市有10家企业因项目“一卡通”管理不力,执行不到位受到处罚。同时,该市对劳务企业进行整合,人员流动需要及时变更合同,否则不予办理“一卡通”。目前,全市近90%的建设领域农民工都被纳入劳务企业。
每天到工地上班、下班,农民工郭家发第一件事就是去考勤机刷卡,有什么疑问也会第一时间与劳资专管员沟通,并且学会了登录“一卡通”系统查询信息。 “‘一卡通’维护我们农民工的权益,我们当然也要提升素质,严格按规定去做。 ”郭家发说。目前全市已培训务工人员2.2万多名,培训劳资员1100多名,健全了劳务分包合同书、劳动用工合同书、用工花名册等“三件两书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