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什么?
是动动手指,就能方便地预订饭店、购买电影票、支付水电费,不必受排队等待之苦。
是点点鼠标,各项行政审批工作就能实行“一站式”管理,市民从此对繁琐的办事程序说“拜拜”。
是看看屏幕,就能随时随地监管各种违章行为,整个城市变得更加整洁、和谐。
智慧城市并不神秘,它就在江城百姓身边。日前,住建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芜湖市榜上有名。
小到一张自动门禁卡,大到覆盖全城的智能系统,都是“智慧城市”与江城百姓之间的重要纽带。“信息尽在手中”的智慧生活,人人都能尽情享受。
以“智”兴业:产业升级的“金钥匙”
据芜湖新闻网报道,说到智慧城市,不能不提到一个新兴概念“云计算”。这个早些年被谷歌提出的技术名词,如今广泛地应用于软件服务、数据储存、信息安全等领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信息化成本。
总投资6亿元的中国软件芜湖服务外包园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这一热门名词。该项目于2012年4月落户芜湖高新区,规划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由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它将围绕以城市云计算数据资源中心为代表的城市智能化基础设施,通过建立智慧城市IT运营服务平台,打造在皖江城市带首屈一指的高科技软件服务创新基地。简单地说,就是芜湖市根据实际需求做成一套数据库系统,由外包商制作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软件或应用,通过该系统进行传输和储存。这样一来,人们到任何一台终端设备,只要登录相关账号,就能找到相应的数据和信息。
对入驻软件园的企业个体来说,他们能利用“云计算”整合其现有的数据中心,实现对已有IT资源的充分利用,提升信息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加强经营决策的实时性,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对于全市产业发展来说,信息化手段在转方式、调结构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以“智慧城市运营服务平台”建设为起点,形成以芜湖为核心,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应用先行区,面向社会运作,打造服务全国的智慧城市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同时,芜湖的经济结构也将因此调高、调新、调优、调强,对推进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和信息化、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软件芜湖服务外包园只是芜湖市打造智慧城市、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在江城,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正迅速崛起。仅2010年,全市电子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50.6亿元,实现利润9.55亿元。芜湖软件园、芜湖外包产业园和皖江电子商务中心的设立,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以软件开发、服务外包、软件教育等为主导的企业30余家。目前,落户或入驻芜湖市的电子商务知名企业有阿里巴巴(皖南总部)、金蝶软件、用友软件、中软集团、搜房网等,为芜湖市信息化项目建设与系统运维提供了技术、人才保障。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信息产业本身也是一个经济增长点。目前,芜湖市网络经济的相关业态发展较为全面,基本涵盖了网络贸易平台、IT、物流、电子支付、电子商务服务外包、B2B电子商务、C2C电子商务等。随着皖江电子商务中心的不断壮大,安得物流芜湖综合物流园区建设的启动,高新区呼叫中心的落成以及中国软件芜湖服务外包园项目的开工,“华东电子商务产业积聚城”等项目的规划建设,芜湖网络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如今,信息化道路日益成为江城产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目前,奇瑞汽车等全市26家企业纷纷完善信息化应用,并通过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评审,使芜湖市荣获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称号。同时,省经信委也于近期正式批复同意在江北产业集中区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这是安徽省唯一省级三网融合试点区域,标志着集中区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今后,这里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信息与资源利用率提高了,企业也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轨道。”江北产业集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三网融合”还将进一步加快“智慧江北”的建设步伐,为推动全省乃至全国三网融合工作提供重要示范经验。
以“智”建城:城市发展的“守护者”
去年底,芜湖市作为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城市管理的经验推介城市首次亮相“中欧市长论坛”。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之所以邀请芜湖出席此次论坛,是由于芜湖市独特的城市防汛排涝理念,以及近几年数十场强降雨和强台风侵袭下仍平安度汛的有益经验。
芜湖市何以能在暴雨后顺畅如昔?信息化排涝系统功不可没。在位于桂花桥泵站的城市排涝监控中心,记者通过远程视频监视系统,就能将15个市级管辖泵站的运行状态,市区水系20个采集点的实时水位、水势、流量以及城区道路积水情况等实时信息尽收眼底。同时,该系统还同步调阅交警、市容、气象、水文等监控系统,工作人员不仅能实时观察路面积水情况,而且能依据天气情况制定应对措施,以便随时调度全市应急队伍和抢险应急设备,及时处理解决突发性事件,确保城市排涝安全。市政处相关负责人感慨,现在坐在大屏幕前就能将全市的排涝情况“一网打尽”,积水点也能第一时间得到处理,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还能更好地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如果说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是“面子”,那么“信息化排涝系统”等智能系统就是“里子”。它们很少与普通百姓“亲密接触”,却对江城发展、群众安危至关重要。
芜湖市建设工程全过程监督管理互动信息系统也是“里子”的代表之一。一方大屏幕可同时显示15个工程现场的建设情况,轻点鼠标就能切换到您需要的工地画面。管理人员是否按时到岗履职?渣土车有没有规范停放?这里不仅能看得一目了然,而且能和工地随时通话,完成监督管理。工地上360度旋转以及18倍清晰放大的摄像头,让任何违规行为“难逃法眼”。市建管处相关负责人开玩笑说。“哪怕你在工地上抽根烟,这里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和它异曲同工的还有“数字城管”系统。哪里有流动摊贩、哪里路面破损……只要路巡信息员上传信息,“数字化城管”平台即发出指令。数分钟后,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及时处理。这两个系统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监督管理,让城市建设告别“头疼医头、脚痛治脚”的习惯,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不仅节约了能耗,而且高效快捷。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市建设以信息化为手段、以低能耗为目标,全方位科学地优化城市管理,这样的城市才能让百姓住得舒适安心。
越来越多的“守护者”为城市建设默默奉献,在江城上空形成一道“电子屏障”。2007年,芜湖市建立了统一的社区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被批准为省级首批社区信息化试点城市。2008年,芜湖市建成的芜湖公安“警务通”系统,不仅成为城市长治久安的“电子铁警”,也逐渐成为芜湖“智慧城市”建设中一张名片。随着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水平的不断提高,芜湖市以“数字交通”为切入点,全力打造快递物流、混凝土车辆、出租车等交通行业信息化项目。芜湖市“平安校园”“平安乡镇”“平安社区”“旅讯通”等信息化工程,也在全省发挥示范作用。
以“智”惠民:百姓共享的新生活
一串数据编织了江城百姓的“智慧生活”:“十一五”期间,芜湖市电信、移动、联通累计总投资17亿元,基本达到了光纤到村,3G网络实现城市、县城、镇(村)全覆盖,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城市。
在市民张进看来,网络搭起了他和政府的“连心桥”。前几天,张进因公交车司机服务态度问题上“市民心声”网发帖投诉。不到一天的工夫,市公交公司便在帖子下方予以致歉,并提出解决途径。“有了网络监督,足不出户就能快速、高效解决问题。”张进感慨道。
无线网络全市覆盖让市民离“智慧生活”又近了一步。通过基于无线网络的应用软件,市民可实时获取各类政务及民生信息服务,提高了生活效率,减少了等待时间。“以前交水电费还得排队,现在动动手指就能搞定。”市民李玉华告诉记者,只要用手机上网下载“美好安徽无线城市”“智慧安徽”等应用软件,她坐在家中就能享受包括电费查缴、车辆违章查询、电影票购买、医院预约挂号、食品安全信息、教育考分查询等200多项民生应用服务。
江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智慧城市”的影子。在芜南路、延安路、胜利路等11个中石化加油站,只见顾客拿出手机在POS机上轻轻一刷,再输入加油金额和支付密码,就能进行加油和开具发票,过程和刷卡一样快捷。“手机就像银行卡,刷卡的金额从话费中扣除。”芜湖电信相关负责人介绍,只要市民赴电信网点办理翼支付等业务,就能轻松享受手机支付功能。
“打的难”问题也可通过信息手段解决。目前,芜湖市3500多辆出租车基本全部安装了车载GPS系统。只要打个电话,不出几分钟就会有一辆出租车来到您的家门,提供热情的服务,把您安全、快捷地送到目的地。这一切基于安徽移动芜湖分公司与市运管处共同建立的电话召租平台,该平台将IP语音技术、GIS技术与GPS有机结合,乘客只要拨打召租热线,调度中心即可根据乘客所在位置,对其附近的空载出租车实现三方通话,司机将在第一时间赶往指定地点载客。这个车载GPS系统除了能够与运管处的电话召租平台相连外,还与公安部门的报警系统连接。当遇到危险情况时,出租车驾驶员可通过车内的特殊按钮第一时间通过无线信号传达报警信息到监控中心,同时车尾LED显示屏也会出现“我被打劫,请报警”的字样,便于警方最短时间内采取应对措施。
“智慧城市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市住建委科技科负责人认为,说它大,是因为它涵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多的文字也难以将它完整不落地描述;说它小,是因为它就在你我身边,哪怕一张卡、一部电脑能体现“智慧城市”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