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GPS技术进行公车管理,自6月1日起,山东省章丘市对该市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1100余辆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车,统一安装了车载GPS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如今,该办法已实行一月有余,该市公车运行成本明显降低,仅油耗就下降15%以上。
物联网GPS技术进行公车管理
对于网上这则新闻,大部分网友表示支持的态度,的确,公车姓“公”,花费的又是公共财政,理应专用于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除此之外的用途都应视为作风问题或腐败问题。一直以来,公众对公车私用问题深恶痛绝。章丘要求公车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定点保险(放心保)及网上定期公开车辆费用,使得同一标号的汽油每升比市场价格下降0.15元,保险费用下降30%以上,这无疑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在我国,物联网应用已经涉及到多个领域,如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环保,智能工业,智能家居等领域。到底物联网技术能否消除公车“私奔”呢?笔者谈谈个人几个观点。
GPS报警只是开端
给公务车辆安装GPS后,监管部门和车辆所在单位可随时监测公车所在位置,掌握公车行驶轨迹、停放情况等。章丘市将50余个大型饭店和景点纳入监管区域,公车一旦“越轨”进入,监控系统将自动接收车载GPS报警提示,并短信提醒驾驶员、车管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可以说,用科技手段管住了公车私用。但在GPS报警之余,我们也应产生一些思考,是否只靠GPS报警就完全能够避免公车“私奔”现在的发生呢?
物联网公车管理只是手段还需完善监管制度
对于公车管理,物联网监管只是一种手段,要彻底让奔波在私用路上的公车停下来,笔者认为,光靠GPS定位、车辆识别等物联网技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整套公车监管和问责机制,用刚性的制度方能遏制公车在一切公务用途之外“私奔”行为,公车私用的治理才能更加有效和可行。首先可以从日常监督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公布监督电话,设立媒体曝光台,使公车私用行为无处藏身、广受监督。其次应公开公车信息,公开车辆信息是监督公车私用的前提,包括数量、车牌号等应公之于众,老百姓随时可以查阅和监督。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处罚力度,一旦发现违规使用行为,就像章丘市一样“一律在新闻媒体公开曝光,一律实行经济处罚,一律追究领导连带责任”。笔者相信,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和监管的不断完善,公车管理一定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公车“私奔”的现象也一定能够逐步被消除。我国的公车使用将会更加科学透明,让人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