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hone 5s/5c 发布会之后,很多人都对苹果在手机里新加的一个M7 芯片很感兴趣,甚至一度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简言之,iPhone 的M7 芯片(苹果称之为协处理器)将原来由主芯片负责的运动传感器计算接管过来,专门为长时间运行的传感器设计,来降低整机的耗电量以延长续航时间。
但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厂商在自己的手机中加入了专门负责传感器部分的芯片。最知名的就是之前Motorola 在被Google 收购之后推出的第一款整合Google 服务的Moto X,它的X8 系统架构中就集成了自然语言处理和语境计算处理两个内核,用以结合Google Now 随时监控用户发出的语音指令。另外像步步高的Vivo Xplayer 音频解码芯片、三星Galaxy S4 的Sensor Hub 技术,都是采取将计算任务进行分类由多个处理器芯片接管的方式,不同的是有的独立芯片并不是负责传感器而是其他的大型任务。
之所以苹果的M7 如此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苹果品牌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另一方面苹果的这种解决方案也确实是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由于智能手机被赋予的功能和使用方式越来越多,手机芯片的主频也越来越高,大量的计算任务放在一个芯片里并不能有效的发挥芯片的性能,同时还会浪费电量影响续航。
而尤其在传感器这方面。现在智能手机的传感器越来越多,而且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和智能手机本身使用时的工作方式有很大不同,它需要长时间运行、同时又不需要很高的功耗,所以使用一个主频较低的芯片能够很好的进行任务计算的同时又降低能耗。不管是M7 运动协处理器,还是Android 芯片的Sensor Hub ,都是在把传感器这种独特的运作方式独立出来,保持智能手机“随时待命”或“在后台持续工作”的形式。
传感器,就是“能够感知外界变化,并将其进行物理量化的转换装置”。换句话说,任何与外界交互的装置,都可以称为传感器,人的眼耳口鼻皮肤是传感器、电脑的键盘鼠标摄像头也是传感器。而在智能手机上,广义的传感器器包括触摸屏摄像头麦克风,而一般我们说的传感器则是指三轴陀螺仪、加速传感器、距离感应器、光敏感应器、指纹识别等,大部分都是在感知外界的运动情况变化的。
由于传感器在体积和灵敏度上的不断进化,使得我们现在可以用手机做很多事情。加速传感器可以检测震动、三轴陀螺仪可以感知旋转角度、光敏感应器可以感知光线变化,甚至摄像头可以检查肤质、触摸屏可以扫描指纹、麦克风可以分析情绪等。有了传感器,电子设备变得真正智能起来,它可以感知外界的环境变化,包括运动情况、光线、空气、地理位置、温度等,而这些功能加以应用,便可以做出很多自动化的事情。
对于智能手机来说,传感器并不是其主要功用。真正能发挥传感器能力的,则是在正在兴起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尤其是在运动健康领域。不管是现在已有的可穿戴设备,还是未来会不断出现的产品,大部分产品既然可穿戴,自然会加入各种传感器来监测身体变化情况,包括动作、心跳、生物电、声音等,这些一系列的动态数据,又能推测出各种身体成分变化等。
正因为此,苹果的M7动作传感器协处理芯片昭示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基于各种传感器设计的新型处理器芯片。这些芯片不仅可以用在手机上作为协处理器,同时还可以用在手表、手环、眼罩、服装、配饰,甚至是坐垫、枕头、鞋子等大量运用可穿戴技术的产品上。传感器将成为“物联网”世界的新契机,生活中的物品在连接到云端的同时,还能实现情景感知,让物体拥有“智慧”。
未来硬件作为传感器的载体和集合,将实现人、机、云更高级的交互。而在硬件拥有更多智能感知功能之后,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的可能和未来的想象力也会再次被突破。在加以像IFTTT 这样的互联网产品的触发,或许以后下雨了你都不用自己收衣服关窗户了,身体有问题也不会等到恶化后才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