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智慧城市或许是信息化城市、数字城市的一种新型叫法,但实际上,这个名词的含义远非如此。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它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度融合。
具体来说,智能城市和数字城市仅仅局限在信息的采集阶段,而智慧城市却是在采集信息的基础上完成信息整合与处理的高级阶段。从今年开始,我国先后推出两批智慧城市试点。目前,我省已有7个城市成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分别是太原市、长治市、朔州市平鲁区、阳泉市、晋城市、大同市城区、怀仁县。那么智慧城市的“聪明”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又将给城市带来哪些变化?请看下文。
“聪明”很有好处——
让老百姓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
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位于太原高新开发区的IBM·炎黄智杰智慧城市合作创新中心。创新中心是IBM全球首家智慧城市合作伙伴,也是全国不多、全省惟一一家从事智慧城市技术研发的公司。
创新中心负责人贾小林总经理举例来说:“我们要去超市买豆芽,很容易买到问题产品或农药过多的。而智慧城市告诉我们,不用再通过自己的经验辨别了,只需要利用手机等智能机器,扫描一下包装上的二维码,豆芽从制作之初到包装的全过程就都清楚了,之后就不用担心诸如‘尿素豆芽’这样的食品了。”贾小林所讲的这个例子,仅是智慧城市中依靠技术和数据对食品生产销售各环节的记录控制,以此保障食品安全,此种农业也被称为“智慧农业”。
智慧城市的 “聪明”,一言以蔽之,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智能公交、一键养老、全城无线宽带……我国一些地区在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上,开始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让老百姓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感受到城市更有智慧”。
再以智能医疗为例。各家医院分门别类地显示在地图上,只要在家登录智能医疗系统,任意点击一家医院,该医院的专业特色、坐诊医生,甚至当前床位数立刻呈现在眼前。病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网上挂号并预约就诊时间和医生。如果病情紧急需要到医院就诊,还可以利用路线导航,选择最近的一条线路到达医院,或者联系查询得出周边空闲的医护车去医院就诊。
具体而言,它可以提升电力、交通、供水供气、排污、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环境监测等城市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全方位缓解“城市病”。总之,智慧城市就是为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与安全,提升城市生活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聪明”并非易事——
处理海量数据创新成为关键
智慧城市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海量的、精确的、动态的信息数据基础上。换言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知识环境下,智慧城市如何处理收集到海量信息,选择有用信息呢?
贾小林告诉我们:“首先要将城市中所有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之后将收集到的信息数据通过云计算统一处理,再将分析结果传输给每一个需要这些信息的人。就交通堵塞的问题而言,智慧城市可以监测各个路段的车流量,并将每个路段信息显示在各个电子终端上,并在交通拥堵的路段进行标记,这样人们就会自觉避开拥堵的路段,从而缓解交通压力。”
省住建厅节能科技处王世超副处长认为,智慧城市涵盖很广,作用又极大,具有如下标志:位置标注精确;地理信息翔实;网络互联互通;信息传输快捷;智能交通灵敏;智能绿化养护节能;社会管理人机互动;政府监管阳光透明;市情监控报警提示;物流配送职能通畅;家庭智能化;社会诚信度高;信息反馈有效;数据检索方便;语音化程度高。
智慧城市要变得“聪明”,创新是关键。目前,有两种驱动力推动智慧城市的逐步形成,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驱动作用。
“聪明”也有难处——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网络安全
在我国,智慧城市还是个新概念、新事物。虽然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但在当前阶段的建设推进中,困难和障碍也无法绕过。
王世超直言:“在我省,体制与机制的创新、资金的投入是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他建议,冲破智慧城市的建设阻力,首先在体制与机制上必须打破各部门孤立的格局,将信息高度共享,夯实智慧城市建立的基础。其次,建设智慧城市需要的资金量十分巨大,一次到位难度太大,长期的投入又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引导鼓励民间资本与技术进入,这样可以在分担地方政府财政负担的同时又推动城镇化发展。
对于存在的问题,炎黄智杰的贾小林也补充了一点:“在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信息网络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其潜在威胁也更大。为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从保障国家安全高度规划信息网络安全,整合当前分散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