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建设,标准先行。目前,城市一卡通应用已经深入到部分智慧社区建设项目中。针对相关标准安全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玉。
孙玉(1936— )军事通信技术专家。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电54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战略兵器试验系统及军事战略通信系统研制工作。发表论文和撰写报告100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记者:孙院士,您好!今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而前不久国家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提出,要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在公交领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开展的城市一卡通作为公共交通的主要媒介,现已进入智慧社区,您觉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一卡通应用走进社区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孙玉: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速发展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步入社区,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社区人员所属单位不同,人员素质层次不一,流动性较大、人员居住集中的地方和商业网点云集的地方,缺乏有效的安全制度管理的等突出问题,正是这些突出问题使社区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隐藏着巨大安全隐患。
这些特点给社区带来了许多安全方面的问题,再加上社区管理的范围和职能工作难度的增大,而人们固有的观念对社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社区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动的城市一卡通系统,是基于城市综合交通为基本应用,拓展到小区应用,建立了完善的安全体系,确保百姓生活的安全和便利。所应用的IC卡系统可以记录个人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健康档案等资料,而且还能实现社区的身份认证、门禁管理、小额消费等功能,凭借这张社区一卡通,居民可以预约各类社区公共事务办理业务,也可以免费享受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如小区内的公益活动场所和公益影院等。可见城市一卡通系统对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改进、升级、完善,技术和安全保障十分成熟,目前已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应用系统之一。
记者:当一卡通应用步入社区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市场上现有的一卡通系统出现标准不一的现象,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孙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指出,要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强对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这在顶层设计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市场的现有一卡通系统的建设,据我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400多个城市建立不同规模的IC卡收费系统,其中超过150个城市按照国家标准和住建部的行标进行了项目建设,包括直辖市和大部分省会城市,发卡量已经超过了4亿张,实现互联互通的城市达到35个。基于城市一卡通应用的智慧社区已超过50个,用卡人群也有几十万人。对于标准不一现象,应当遵循国际标准化惯例,首先要尊重经济现实;充分利用并依据现有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进行系统规划。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早期国家标准往往引用其他国家标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这些标准起到了历史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管理指导下,目前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果出现标准不一的现象,行业标准必须遵循国家标准,同时要考虑到标准不一对于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对于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而且必须通过严格的技术论证。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国家的所有方针政策必须要严格尊重市场发展的自主性规律,满足原有的特点和运营的状况,一定要避免工程建设过度投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记者:孙院士,一卡通对每个城市居民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事物了,各类行业组织、运营机构、技术服务提供商等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般的百姓也都能简单地列举出一两个城市一卡通行业应用的实例,您认为,城市一卡通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
孙玉:一卡通本质上代表了包含各类相关组织及这些组织之间的协作、受益等各类关系的集合体,它不仅仅是一类项目的统称,更多的代表了基于电子货币、电子身份认证标识等要素的区域性应用定义。随着时间的迁移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这个区域性的概念将会越来越淡,一卡通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会发展为从单一支付到小额消费,从公交到社区,从单一城市到跨地域的应用,其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城市一卡通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经过十几年的应用,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行业规范及市场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今后城市一卡通的发展趋势如何,建立并实施统一的城市一卡通标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是最利国惠民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