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近一年多以来一直在我们身边忽隐忽现。为何这么说?想想看我们身边是否经常有同事分享说自己买了一个智能手环或者蓝牙计步器之类的新鲜玩意。但是一周以后你再次提起相关物件的时候往往已经被束之高阁。
一边是可穿戴设备火热的销售状况,另外一边是用户们纷纷放弃使用,让年轻的设备在盒子里落灰。这种矛盾的产生终究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前的可穿戴智能设备收集的数据对于用户来说并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即便是收集来的数据准确但是对于用户来说,仍然缺乏完整性,所以并不足以影响到用户的行为方式。手环提供的数据可以反映用户的运动量是否足够又或是睡眠质量是否达标。但是仅次而已,用户仍旧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运动量不够,而睡眠质量不好应该怎么解决。手环只告诉你,你怎么了,而不跟你说,你该干什么。
单纯的数据收集并没有太大意义,如何结合数据与真实情况给出适当的结论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下一环节。用户需要知道,我怎么了,并且该怎么做。
而这些数据的采集,需要用一种更加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不需要用户进行过多的操作。更加困难的是,还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数据分析系统,以输出有价值的报告和预测。例如 PokitDok,就能利用人们在可穿戴设备的数据计算他们所需要的个人健康保险和医疗费用,如果上传这类型的数据能够提供一些医疗方面的折扣,相信会有一大部分用户点头同意。
但我们也许会战战兢兢地走向这样的未来——关于健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争论不会休止,也会有更多 Nike 这样的企业选择减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