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突围移动支付 运营商之意不只在NFC
作者:于光媚
时间:2014-06-05 08:22:21
电信专家陈亮表示运营商做NFC并不是要利用其突围互联网企业的移动支付。在一定程度来讲,运营商实际是在向OTT提供商学习——如何从根本层面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例如微博改变了人们的分享,微信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淘宝则改变了用户的消费行为。
关键词: 二维码 移动支付

  在5月底举行的NFC全手机产业峰会上,中国银联助理总裁胡莹高调表态:“NFC手机支付系列产品大规模推广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这一表态被看做是中国银联主导推进的NFC产业,在2014年将进一步发力的强信号。胡莹还介绍,目前全国“闪付”终端已近300万台,各地行业应用项目累计超过100个,覆盖公交、地铁、高铁等各类公共交通领域,以及超市、商场、快餐等各个生活领域。

  技术、政策等的支持似乎预示着NFC支付的发展前景将一片大好,但由于尚存在终端和设备普及度不高、受理环境不完善、用户使用习惯还需培养等难题,NFC支付的发展前景仍有待市场考验。

  全球NFC商用陆续启动 运营商成主要推动力

  今年2月,上海地铁里上演了一出“NFC手机支付秀”。上海地铁、中国移动、浦发银行联合推出了“NFC手机支付地体应用”,市民持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即可直接刷手机进站。自此,每年运营890万人次、号称运营规模世界第一的上海地铁全网实现支持NFC支付。

  NFC是目前主流的近场支付技术,简单易用、安全性高等特点使其一直被产业链各方看好。据ABI Research预测,全球NFC移动支付市场规模有望从2012年的40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910亿美元,并且有望在2016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运营商、金融机构、终端厂商、互联网企业等纷纷入局,抢夺NFC市场的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运营商成为推动NFC支付的主要力量,多个国家的运营商纷纷推出基于SIM卡的NFC商用。GSMA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全球共有23个运营商主导的商用服务推出、50多个NFC试点或试商用服务、60多家运营商参与NFC试点项目。

  电信专家陈亮表示,运营商发展NFC的优势在于,其自身对通信技术、IT技术比银行机构更为熟悉,因此运营商能够借助自身优势、在不涉及金融安全等方面进行多种应用场景的尝试和普及,甚至通过提供终端补贴等方式推动产业发展。

  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自2011年获得支付牌照后,才开始将NFC推向普通用户,总体还处于初期的市场培育阶段。不过近期运营商们在推动NFC普及方面倒是动作不断,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已经计划大规模采购NFC SIM卡。中国移动中移支付公司副总经理贺新初更是表示,中国移动将给予每台卖出的NFC手机30元补贴,以扩大NFC终端普及,同时中国移动要求4G卡默认绑定NFC-SIM卡。

  NFC支付让用户不必带钱包、银行卡就能出门,只要手里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坐地铁、乘公交、商场购物等。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部副总经理蒋海俭表示,未来NFC功能将成为手机出厂的标准配置。

  挑战不断 面临替代技术冲击

  但NFC支付也面临替代技术的冲击。为了绕过运营商、争夺移动客户关系的控制权,第三方公司、商家等产业参与者纷纷采用云端移动支付、二维码等替代技术提供支付业务,互联网巨头加独立支付企业正在从线上和线下全方面的渗透整个支付市场。

  特别是新的竞争者“二维码”进来了,给运营商和银行带来不小的压力。今年年初,互联网巨头们在二维码支付领域进行了多种尝试,其中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改变了手机用户出行打车的消费习惯,这让多年来致力于推广NFC产品的从业者们感到惊讶。

  因为NFC虽然一直被整个产业链寄予厚望,但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没有做到大规模普及。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研究报告,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持续高速增长,NFC支付技术却只占据2%的交易额,在我国2012年近场支付也仅占整个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2.6%。

  融合网总编吴纯勇认为,NFC发展之所以不如人意主要是由于,在2013年底之前,NFC产业相关各方内耗严重,比如运营商与银联之前一直各推各的技术与标准。此外,NFC的线下受理环境建设还不完善,硬件设备投入成本过大,用户的使用习惯仍需时间来培养。同时,由于涉及到产业链极广,需要尽快确定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商业模式。

  其实二维码在最初发展阶段也是困难重重,甚至有些单位浑水摸鱼,但如今二维码的普及程度已经很高。电信专家陈亮认为,NFC和二维码的本质区别在于,二维码是“软”层面的,而NFC需要软硬结合,“硬”层面的普及比“软”层面的普及要难得多。

  不过陈亮也认为,运营商做NFC并不是要利用其突围互联网企业的移动支付。在一定程度来讲,运营商实际是在向OTT提供商学习——如何从根本层面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例如微博改变了人们的分享,微信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淘宝则改变了用户的消费行为。

  “运营商希望通过NFC改变消费者的另一个重要生活构成——鉴权、授信和快捷移动支付。当然现在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一方面是NFC终端和设备的普及,二是要提出足够有影响力的成功案例,三是解决最根本的,即如何形成基于NFC的价值链问题。”

上一篇:Authentify添加NFC和指纹识别 保障移动支付安全 下一篇:NFC迎政策契机 三大运营商策略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