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消息,在2014 ICT高层论坛 4G LT各国发展峰会上,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所长王志勤表示,国内4G刚刚来到,但业界对5G的期待与探索早已踏上征程。目前看来,4G技术将拥有较长的生命周期,而未来5G技术将是以4G技术为基础的进一步增强和发展。据王志勤介绍,早在2012年,ITU就启动对5G需求的研究工作,预计到明年上半年将会完成整个5G需求愿景的建议。
王志勤谈到,目前,在全球移动用户已达90%以上的普及率。而从去年开始,全球移动用户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在这种态势下,王志勤表示5G的发展动力来自于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双驱动。
她谈到,从KPI关键性能指标的角度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可以达到整个传输速率的提升,包括用户体验的数据速率。目前来看传输速率基本上维持在0.1到1GB bps,而峰值速率可以达到几十GB bps。所以可以简单的认为,5G是一个以G比特为标志的时代。
5G的另外一个特征是时延。目前来看,5G在空间接口的时延降低到1毫秒。此外,在移动性、频谱效率等方面的性能指标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现在,中国在国内主要是以IMT-2020的5G推进组作为一个主要的推动力量,也在今年5月发布了5G白皮书。目前,国内的5G指标分成两类,一个是性能指标,另一个是效率指标,包括频谱效率、能效和成本方面的效率提升。
在5G的发展过程当中,电信研究院更多的遵循主导和融入国际主流技术标准这样一个总体思路。从目前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来看,一方面LTE-A技术会在5G的时间窗口内继续发展演进,另一方面作为下一代WLAN技术802.11as已经开始启动了标准。除此之外在蜂窝移动通讯的体系之下,面向全新的场景和高频段是目前主要的革命性的技术方案的主要方向。
在5G的整个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大规模天线、非正交的一些传输技术和一些新型调制。在产品方面,此外,王志勤表示,在5G里,电信研究院会更多的强调网络架构在网络层面的创新。这是在基于互联网的创新之下,在无线接入方面考虑采用集中和分布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同时能够接入多总线和资源,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体验。
在频谱方面,面向2015年的的Web15,目前电信研究院提出了一些重点频段进行磋商和推进,针对6G以上的频谱,在信道模型上进行测量上,来获得整个传播特性以及根据国内的实际资源情况来确定侯选的建议频段。
王志勤最后谈到5G的时间表,她表示2016到2018年是整个标准的主体制定时间,到2020年,应该能够完成产品初步的研发。所以说,未来5年是5G的标准形成和研发初步建立基础的一个关键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