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这个千亿企业在做一个“大胆的试验”——正在去掉近万名中层,推动他们从管理者变为创业者,把海尔变为一个创业平台。
“物联网将颠覆一切”,张瑞敏说,“海尔要变为森林,每天树木都会有生死,但森林将生生不息。”他呼吁,在海尔的平台上,人人创业,因为“这是一个创客的时代!”
自以为非
海尔有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做企业不能想着成功,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
“这就要求我们自以为非,而绝不能自以为是。”张瑞敏说,自以为非,有可能找到新的机会;如果自以为是,百年老店就不可能存在。要么是破坏自我,要么被破坏,没有其他的出路。
例如,摩托罗拉被诺基亚替代,诺基亚又被苹果替代:摩托罗拉代表的是模拟时代的技术,诺基亚代表的是数码时代的技术,而苹果代表的是互联网。跟不上时代就只能被淘汰。
今天面临移动互联网时代。查克·马丁在《决胜移动终端》一书中写道,“有了移动终端,消费者不再需要‘去购物’,他们随时随地都‘在购物’。”从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快。
张瑞敏认为,“不久的将来,物联网将颠覆这一切。”杰里米·里夫金在《零边际成本社会》指出,汽车、家电等所有东西都将连接在一起,每一个物件都内置单一的操作系统,会带来一个协同共享的经济。
“前些年看电商,我们不会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将来的物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可能也是翻天覆地的。我们不可能去超越它,只能去适应它。”
但是,自我颠覆,非常困难。原因有两点:第一,原来成功的思维模式成为今天的拖累,“成功经验”会阻碍你的思维;第二,过去优质的资产今天可能变成负债。
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柯达。柯达可能是第一批制造出数码相机的,而且最先批量推向市场,甚至在申请破产之后,它的数码技术专利还卖了几亿美元。但受华尔街的压力,它又退出来。虽然胶卷盈利很大,但当数码相机真正发展起来以后,胶卷就没有一席之地了。
假如认准了一定要改,走什么路径?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提出,互联网时代一定是去中心化、零距离、分布式的。他还有一个“峰谷理论”:要从一个高峰到另一个高峰,只有先下到谷底才行。
现在海尔的白色家电在国际上已居第一,算是到了“高峰”,但互联网是另外一个高峰。凯文·凯利主张海尔先从传统白色家电的高峰下到谷底,再攀爬互联网的高峰。然而,假如海尔下到谷底,这一千多亿的营收、上百亿的利润、几万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所以,我对他说,你从理论上说得很对,但是实际上做起来很难,也不大现实。”
张瑞敏说:“我们的想法是,把这个企业拆成很多的小公司,把航母变成一个个舰队。海尔在传统经济做到一定的高峰了,现在需要到一个新的阶段,但不是爬一个新的高峰,而是把它完全转变为一个生态系统;不是下一座山,而是把这座山峰改造成森林。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其间的树木可能每天都有生死,但生态系统却可以生生不息。”
人单合一
怎么打造一个生态系统呢?海尔从2005年9月起提出“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自我颠覆有两个关键点:战略和组织。战略是脑袋,组织是身体;脑袋转向,组织也要转过来。
海尔的战略转变,即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向“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就是员工,“单”就是用户需求,人单合一就是把员工和用户需求连接在一起。
传统管理哲学有三个要素: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管理手段。管理主体就是管理者,管理客体是被管理者(包括人财物),管理手段就是各种管理方法,目的都是为了使管理者更好地管理被管理者。“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完全颠覆了这种哲学。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21世纪企业的目标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
推进“人单合一”,主要体现为两点:领导和薪酬。首先,传统的领导是金字塔层级式的,从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到低层领导;领导做决定,下属照办就可以。现在,谁是领导呢?用户是领导,必须找到用户,为用户创造价值。谁不能创造价值,就没有存在价值。
其次,薪酬。过去按照岗位和职位来定工资,包括基本薪酬和奖金。薪酬的高低主要是看你执行上级命令的程度。现在,海尔则是由用户付酬。举个例子,有九万辆卡车为海尔服务,每一辆卡车有一个司机加一个安装工人,过去在管理上非常复杂。现在由用户给你开薪水,就比较简单了。如果用户点赞多,薪酬就多;如果你做得不好,可能就会被处罚。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很大的体系来评估用户满意度,不仅复杂而且容易造假,直接由用户来评价,就把这套体系和人员都免去了。
海尔现在完全变成了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组织。张瑞敏说,“海尔原来有86000多人,中间管理层差不多一万人,这些都要去掉。互联网上的质疑声很大,说是不是裁员了?其实不是,而是转型,他们要从管理者转变为创业者。当然,转变是非常大的挑战。对企业来讲,没有中间管理层,就可以变成一个创业平台。发现了需求,几个人就可以成立一个创业团队。”
举一个例子,有几个人在网上注意到,一些孕妇抱怨有时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方便,希望能躺在床上看天花板上投射的影像。这几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需求机会,通过与那些准妈妈们反复交互,就做了一个家用投影仪。技术从哪来呢?美国硅谷,技术提供者既可以要钱,也可以要股份。关键零部件来自美国德州仪器,制造则在武汉光谷。
互联网时代有一句话“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资源库,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把世界的资源整合起来就可以。其实,这几个人原来是普通员工,现在创业,开始有风投投入,这个事就做起来了。现在,这样的创业小团队多起来了,当然,都是在海尔的平台上进行创新创业。
创客时代
张瑞敏最近写了一封《致创客的信》。他说,在大工业发展正在把每一个个体变成机器部件的最危急关头,时代列车转入一个新的轨道,“零距离”、“去中心化”、“分布式”的互联网思维把我们带进一个充满生机与挑战的人人时代,一个人人创客的时代。
“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剩下唯一没有被时代抛弃的武器是永远的两创精神,永远创业,永远创新。”张瑞敏说,创业与守业孰难?海尔的回答是,如果把创业和守业割裂来看就永远没有正确的答案,唯一的出路是只有创业没有守业。
海尔文化的基因只有一个密码,那就是自以为非。企业如此,每一个人也是如此。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CEO,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创业家。成千上万人成就一个企业家,而每一个创新的个体都可以成为一个创业家。在海尔的创业平台上,创业家的名字叫“创客”。
张瑞敏说,“创业初期,我们为社会奉献的是海尔牌产品,进而,我们以向社会提供海尔牌服务为宗旨,今天,我们向社会开放海尔的资源,为创客们提供的将是海尔牌的创业平台。”
他说,表面上,海尔向社会开放U+智慧生活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每一个创客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延伸开发产品。深层看,海尔向社会开放供应链资源,每一个供应商和用户都可以参与海尔全流程用户体验的价值创造。本质上,海尔向社会开放机制创新的土壤,搭建机会均等、结果公平的游戏规则,呼唤利益攸关各方共建共享共赢。
“1994年,海尔创业十周年之际,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海尔是海’。今天,我想说,海尔是一朵云,海再大,仍有边际。云再小,可接万端。”
今天,在海尔的云创平台上,已经孕育和孵化出一百多个创客小微,他们既有海尔在册员工离开企业进行创业,也不乏社会上来海尔平台的在线创业者。
张瑞敏认为:“海尔的创业平台转型本身也是一种创业,作为平台的海尔,不是三十年历史的海尔,而是一个初生的婴孩,一轮初升的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