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一卡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太仓市信息化的发展。目前的太仓市民卡在公交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卫生系统等领域都有所应用。今天,让我们跟随太仓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樊荣来了解一下太仓市一卡通的发展历程。
关于太仓市的互联互通进程,樊荣主任称:“太仓市从2010年就开始有了互联互通的想法,我们的公交卡可以说就是为了互联互通才建设的。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1月22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太仓游客中心暨世博会江苏旅游集散中心’在毗邻上海的江苏省太仓市揭牌。为了方便游客在太仓和上海之间的往返和公交换乘,太仓的公交卡必须实现和上海互联互通。当时,时间很紧,单独和上海互通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昆山市民卡B卡已经实现和上海的互联互通了,所以我们当时借用了昆山密钥。
太仓和上海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文化相通,历史上太仓和上海之间的交往活动相当频繁,目前太仓与上海互通刷卡总量平均每月在50万元左右。
太仓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苏州,太仓和苏州之间的公交运输量仅次于上海,由于苏州没有加入住建部的互联互通,我们和他们互联互通的就有了比较大的障碍,一方面一次性投入较大,另一方面点对点互通不仅要系统相通,读卡机具也要兼容,而且这种点对点的互通事实上不能超过4家,否则读卡机具中的卡槽都没有。因此住建部IC卡中心从根本上解决互联互通的难点问题。
2014年4月,首批拥有太仓城市密钥的3000张新公交卡正式发行。这是一张能坐公交、能进行电子支付的智能卡。2014年10月,太仓市正式加入全国互联互通城市行列,这就意味着可以和全国近50个加入互通的城市实现跨市域公共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这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并且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太仓与各互联互通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互联互通卡的功能虽然是交通先行,尤其是公交先行,但是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由“公交一卡通”升级至“城市一卡通”。太仓市民卡对于太仓市民来说,实质也就是是一张“城市一卡通”,最终目的是从单一公交应用,发展到公共自行车、出租、公共停车场等公共交通全面应用,再到城际间异地互通;从公共交通应用逐步拓展到城市管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旨在打造集政府公共管理、城市公共事业服务及金融支付于一体,由点到面、由单一到多元的综合服务体系。“太仓市民卡”将让太仓市民真正享受“一卡在手、生活无忧”的现代化生活。
依托市民卡工程,太仓将建成市级人口信息资源库及全市政府资源共享交换平台,这为政府更准确地制定公共政策,更精细地实施社会管理提供重要支撑;探索以市民卡为载体的智慧社区管理创新模式是“太仓市民卡”工程的重点及亮点,市民卡在社区的应用旨在不断挖掘市民卡的潜在资源,使之成为连接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纽带。可以说,“太仓市民卡”是“智慧太仓”建设的基础。
太仓一卡通下一步工作将着重四大应用的推进:居民健康服务“一卡通”,应用于卫生医疗领域的个人事务办理,如电子病历、妇幼保健、预防接种、疾病控制、社区卫生等多种应用;公共服务“一卡通”,如图书借阅、园林卡、学校教育、公共自行车、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智能小区门禁管理等应用;政府服务“一卡通”,如公积金查询、社区管理,劳动保障、社会救济、居家养老等各方面,并且逐步替代政府制作发放的各种管理证卡,例如残疾人证,老年卡、老干部卡、劳模卡等;支付领域“一卡通”,利用市民卡的电子钱包、银行帐户组成的支付应用,实现水电煤、有线电视等公共事业费用的缴纳,将逐步在商场、超市、餐饮、娱乐、休闲、公共交通等领域实现刷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