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医疗产业注入了勃勃生机,互联网企业、传统医药企业都看清了医疗产业变革大势,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分享新一轮互联网医疗盛宴。互联网医疗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难题,通过优化医疗服务体验,改变健康管理方式,对接医患需求,大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使患者享受便捷、实惠、全周期的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直击“痛点”
近年来,互联网迅速渗透至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开放平台、O2O(线上线下融合发展)、C2B(消费者到企业)、P2P(点对点)等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并在电子商务、金融、租车等消费互联网领域被证明行之有效。未来,互联网将继续向各行各业纵深推进,传统产业固有的商业模式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特别是“痛点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医疗行业,即将站在这次变革的风口。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也要求互联网医疗变革创新。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预计达到2.23亿,现有医疗资源及其配置方式难以适应发展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公民的健康意识和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强,未来5年消费者的医疗保健支出预期增长两倍,达到8万亿元。
我国政府认同利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医疗行业改革,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并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未来,在深化医疗行业改革、“互联网+”行动计划、“十三五”规划等系列重大举措推动下,互联网医疗产业将焕发全新的生命力。
大数据是行业资源整合核心
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朝阳产业特征显着。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达到113.9亿元,预计2017年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365.3亿元 。市场投融资保持高度活跃,2014年全年国内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事件约103起,披露融资额14.18万亿美元,2015年第二季度仍然保持环比高速增长78% 。
互联网医疗平台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未来将与医院形成对接供需的“两个枢纽”。互联网巨头在垂直细分领域的竞争不仅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不进则退,综合性平台在一个领域失去用户,会削弱其整体竞争力,因此各方不惜重金投入赚吆喝,为未来实现增值服务和反向收费模式打下基础。
腾讯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投入不遗余力,去年战略投资丁香园、挂号网抢夺线上医疗资源,今年又以微信为根基,携手各大医院推出“智慧医院”,当前全国已有100家医院上线微信全流程就诊,服务超过300万患者,平均每位患者节约2小时就医时间。另一巨头阿里巴巴则推出云医院平台实现医疗流程线上管理,与18万地方和社区“小诊所”联盟,采取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有前景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受到极大关注,今年第二季度,好大夫在线、呀苹果、华康移动医疗等互联网医疗应用平台都获得了超过2000万人民币的融资,成为资本市场赢家。
医疗电商平台竞争如火如荼,互联网与医药行业都在抢滩登陆。在非处方药方面,医药电商发展迅猛,用户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完成购买流程,获取药品信息,通过线下物流获得药品。阿里巴巴立足于自身电商优势,加快实践医疗梦,去年认购中信21世纪成立阿里健康,获得第三方网上药品销售资格,今年又与白云山达成战略协议,实现阿里网络平台优势与白云山医药产品、销售资源优势的强强联合;其他巨头如京东联手上海医药推出“医药商城”、百度打造“药直达”、一号店成立“医药馆”发力抢占市场。
在处方药方面,各方预期新版《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将放开处方药网上销售。O2O模式的“在线处方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线上处方认证、线下取药可以解决处方药在线买卖问题。目前,阿里健康尝试“处方药上传+竞价”模式,实现大范围交易;京东尝试区域合作,与线下药店签订协议的模式,积极布局线下资源。传统医药销售连锁企业如嘉事堂、九州通也在积极布局,捕捉这一难得的转型机遇。
大数据是医疗行业资源整合的核心。根据麦肯锡报告测算,医疗保健行业有效利用大数据,能够降低成本8%,每年创造出超过3000亿美元的产值。百度健康云的设计十分典型,包括感知设备层、云计算层、健康服务层的三层架构,涵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应用。谷歌在科研方面大胆探索,启动Baseline项目发现心脏病、癌症早期迹象;推出Google Health连接美国大量药房、诊所和实验室,建立大众医疗大数据档案。美国最大的医疗保险公司Wellpoint也已经开始运用IBM的超级计算机“Watson”帮助病情诊断,目前已服务7000万人,极大提高癌症患者的治愈率。
互联网中小创业企业虽缺乏巨头的“硬实力”,仍然可以从商业模式创新、差异化竞争中发现巨大机会。我国正在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小企业要勇于探索一条创新发展道路。
一是优化医疗服务体验,重构就医方式。信息通信技术具有远程、虚拟化、易复制特点,给传统“挂号-检查台-排队取药”模式很大改进空间,在导诊、诊断、医疗方案设计方面,可以探索用信息流代替资金流和物流,加入互动社交等新元素。
二是改变健康管理方式,实现全周期健康监测。传统“重治疗,轻预防”、“病急投医”的方式,非常容易错过最佳诊断时间。通过移动技术、云计算、穿戴设备技术可以方便地实现远程全周期监控,患者随时可以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未来,健康管理还可以向大数据比对分析、基因检测方向发展。
三是寻找医疗体制改革产生的新需求新机遇。医生职业、医药市场将逐步走向市场化,医疗设备资源也将逐步“云”化。准确切入行业改革提供的新市场,突破医患关系的“痛点”和“信息不对称环节”就是绝好机遇。
四是挖掘产业链衍生机遇。如医疗保险是实现信息化医疗的一个关键,医疗数据可以对接医药研发、科学研究平台,政务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将快速发展。
盛宴背后的挑战和隐患
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产业、用户各方充分参与,特别是在面临一些挑战和隐患时,监管方面要平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保持“底线思维”排除隐患。
一是监管政策要跟上互联网医疗飞速发展。要进一步打破产业壁垒,推进医生多点执业政策放开,处方药政策放开,明晰网上行医资格。需要规范网上医疗服务流程,特别是严格制定医疗诊断方案的标准,不能轻易在网上进行的流程要坚决制止。需要强化网上销售药品质量监测,建立医药分开的药品流通体系。
二是隐私和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医药行业的用户个人数据特别敏感,一旦泄露容易引发歧视、敲诈勒索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专业医疗终端、智能穿戴终端广泛接入网络,医疗专网与公共互联网数据交互将日渐增多,一旦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甚至威胁到患者人身安全。
三是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大力扶持中小创业企业成长。我国互联网竞争生态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互联网巨头仍然拥有支配性地位,需要政府通过财税、金融、人才政策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更好地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各个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给予创新企业发展壮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