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欧城镇化合作焦点,将主要着眼于推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进智慧城市样板的建设,推进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的建设”。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2015中欧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12月18日,2015中欧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广东佛山开幕。李铁在论坛开幕式后表示,目前,广东佛山正在进行产业更新、创新、转型。转型就需要加强国际合作。2012年至今,中欧建立城镇化伙伴关系已经进入第四年,中欧双方合作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李铁指出,双方早期的合作主要着眼于欧洲的高技术和中国的大市场之间的互补,但随着合作的深化,大家也发现,中国也有高技术,欧洲也有大市场,双方合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呈现出高技术与高技术互补、大市场与大市场互补的新特点。
“目前我们选择了两个按照市场化路径来推进的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一个就是佛山新城,另一个是上海临港新城,这两个示范区都是新城区,我们希望能够在新城的白纸上画出一个更美好的图画出来。”李铁对于佛山新城未来的发展也寄予了厚望。
新城的产业集聚和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不太一样,更多的是高技术的推动作用。通过一些欧美的先进企业到这里来投资,会形成一种带动行作用,这种带动性会使得整个新城避免“空心化”,实现包括环境、城市规划和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李铁同时指出,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的建设应该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作用,提高园区的运营效率,同时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政府管理与社区管理、家庭需求、个人消费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从碎片化的智慧城市实践逐渐转向系统化的智慧城市建设。
在经济、城市化高速增长的时期,城市里出现大量问题,这么多矛盾集中在一起,该如何解决?对于中国来讲,城市的管理者也一样面临挑战,既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也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还要有一个实践的过程。
李铁表示,中国城镇化仅仅30年,实现了从17%到现在的54.7%,那么在高速城镇化的过程中,“萝卜快了不洗泥”,粗放型发展,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的问题比较突出。欧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是技术、管理和治理问题,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观念问题。对绿色、低碳、可持续等概念,只是视觉的展示还是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恐怕中国很多市长并没有深入理解。观念之外还涉及到体制问题,把一个城市转变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趋势,不可能在一任政府、一届市长内就完成,短期的决策一旦失误,反而会带来大量资源的浪费。
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合作一方面要吸收欧洲有关城市的先进经验,这种先进经验是它几百年发展的经验教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仅仅停留在视觉表象上,而要深入到它的制度结构、治理方式、管理方法上,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建立在务实的基础上,推动城市间、企业间、城市和企业间的合作,使欧洲的高技术和中国广阔的城镇化市场真正广泛结合,创造出巨大的共赢空间。只有这样,中欧城镇化合作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