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28日报导,中国的技术变革,仍然任重道远,中国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36台机器人,相比之下,德国是292台,日本是314台,韩国是478台。不过,中国已经在改变全球制造业的面貌。
中国对工业机器人的大量投入,源于紧迫的经济问题。从1980年代开始,随着向全球贸易敞开大门,中国拥有庞大及廉价的劳动力,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成品出口国。但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与不断老化的人口,导致工资上涨,进而削弱中国的竞争优势。
近几年,中国政府,一直在把自动化作为填补劳动力缺口的方式来推广。他们承诺给予优厚的补贴,为中国企业使用及制造机器人铺平道路。
报导指出,目前仍可在许多地方发现工厂的典型形象:首先,成千上万名工人,一排排埋头在缝纫机前,或者把组件插到印刷电路板上,不过这项制造模式,正陆续被更为复杂的画面取代:其次,半自动化生产线,人力劳动者散布在少数关键点上。
同时,中国正在发展本国的机器人制造商。去年9月,在上海上市、生产塑料工业用设备的宁波弘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子公司E-Deodar,生产的机器人比瑞士ABB公司、德国库卡公司和日本川崎公司生产的机器人,便宜20%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