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下跌,芯片上涨
首先来感受一下上周五美股收盘时的情况。
当亚马逊宣布137亿美金(或每股42美金)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后,该超市股票上涨到42.68元,比收购价居然还高出了68美分 。这意味着投资者认为亚马逊会为了尽快达成交易,将继续上调收购价。而与此同时,一家知名度并不高的物联网芯片公司英频杰(Impinj)的股票也上涨了19%。原因是亚马逊“有可能”在其收购的超市里运用该公司的RFID芯片,对传统超市进行新零售改造。
什么是RFID?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例如下图,RFID标签可以放在商品的标签上,通过对应的识别设备可以远程读取商品信息。在箱子里面也一样可以读。而传统的条形码,二维码等标签,需要把标签取出来之后才能扫描。
沃尔玛曾经测算过,如果其商品都采用RFID标签技术,每年光是在盘点库存上,就可以节省80亿美金。
既然RFID这么牛逼,为什么沃尔玛还没使用呢?因为太贵了!
RFID并不是一个新的技术,早在2000年的时候,RFID就像今天的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概念一样就火过一轮,只是最后像苹果推的iBeacon技术一样,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当时一个RFID芯片的价格大概是1美元,要知道2000年沃尔玛卖的可乐才18美分一罐,一打才2美元多一点点。而今天超市里一打可乐大概是7美金左右(美帝的通胀也令人发指啊,据说旧金山的房价这几年也涨了好几倍,扯远了 ...)。而RFID芯片的价格也下降到了几美分范围。也就是商品价格的1%左右的范围。 如果运用在服装等其他高价值商品上,这个价格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RFID的竞争对手?
虽然RFID的价格大幅下降,但在零售领域它还面对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视频识别技术。沃尔玛已经开始试验使用视频识别技术来对卖场货架进行扫描,并使用机器人技术及时补货,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并提高了商品的周转效率。
视频识别技术除了成本相对低廉外(一个成本20美金左右的摄像头就足以胜任,而RFID除了芯片本身外还需要配置读卡器),这个技术不依赖供应商的改造和升级。要真正采用RFID技术,一个商场必须确保所有商品都贴上正确的标签。如果这个不是在产品出厂前完成,而是在商品入库的时候进行,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额外人力成本。而视频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的条形码甚至商品外观本身,对产品进行扫描和分类。虽然准确度不如RFID,但是在实现成本上下降了好几个数量级。
视频技术在新零售的运用
目前视频技术最大的瓶颈在于对图像景深的识别能力。我们知道,图片是2D的,而现实世界是3D的。Intel和其他厂商都推出了可以识别景深的二目摄像头,虽然目前价格高居不下(BOM价在120美金左右),单是按照硬件的摩尔定律,在可见的将来,这些成本将下降到一个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
更为重要的是,新零售的本质,就是对“人、货、场”的数字化及调度优化 。在传统电商领域,商户可以通过在移动客户端上的数据埋点来分析用户,而在线下,缺乏有效的用户识别和跟踪手段。
目前有企业试图通过WiFi,IBeacon甚至RFID技术来识别线下客户,但每个手段都有其局限性,对用户使用的设备(手机)有很大的依赖性。iPhone会干扰识别设备,防止WiFi或蓝牙设备的跟踪,很多用户也因为种种原因在商城内主动关闭蓝牙或者WiFi,以防止一不小心就连上某个连锁店铺的WiFi,实际上却无法正常上网的尴尬情况。
视频识别,特别是最近因为云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和普及。人流统计,商场热图,甚至对某个用户的精准识别已经进入到商用阶段。当然,这里有很多用户隐私保护的讨论和争议,如何对用户数据进行脱敏后再使用,将会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探索目标。
不久前,阿里巴巴也购买了银泰百货和世纪百联的股份,阿里今年开始已经不提电商,转为全面拥抱新零售。我们相信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在新技术下,真正实现电商实体化,线上线下融合的一个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