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主要运营商关于NB-IoT和eMTC消息的接连宣布,物联网这一话题迅速升温,引爆了下一个行业增长点,而各大巨头们早已厉兵秣马,以期在物联网的“风口”抢占有利位置。
这其中,爱立信是动手较早的公司之一。其对物联网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11年,这一年爱立信就富有远见地提出了以万物互联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社会”概念。当时,物联网虽然已经起步但不是运营商的重点,因此爱立信担当了市场教育者的角色,持续传播“网络社会”的蓝图和愿景。
如今,“网络社会”渐行渐近,爱立信在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布局?
端到端服务涵盖物联网3个层次
6月底,素有行业发展风向标和晴雨表之称的“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召开,几乎所有主流通信厂商无一例外地亮相本次大会,展示方案,大秀肌肉。爱立信自然也高调缺席,集中展示5G和物联网等内容,其中物联网方面,基于蜂窝物联网的智慧工厂、车队云、车联网集市、健康物联网是主要内容。
除此之外,爱立信还接连发布了物联网方面的重磅消息:先是与中国电信联合发布物联网开放平台,紧接着与中国联通在全球范围首次成功实现基于eMTC(Cat-M1)VoLTE功能的应用演示。展会结束后,爱立信还迅速宣布提供一整套物联网网络服务。
从应用、平台到网络,爱立信在物联网领域多方布局,扮演了多元化的复合角色。对于运营商而言,合作伙伴多方布局的策略简化了其业务准备过程中繁琐的协调过程;对于爱立信而言,则跳出了对单一角色的依赖,在物联网时代的道路更加宽广。
对于爱立信在物联网时代的角色,爱立信高级副总裁兼数字业务服务部主管艾华信(Ulf Ewaldsson)曾这样表示:“爱立信在互联网方面有着非常明确清晰的策略,我们支持运营商在IoT方面获得成功,我们为运营商、服务商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服务,让他们尽可能做好IoT方面的服务。”
提供一切,是爱立信对于物联网服务的定位。那么这里的一切,又该如何理解?
爱立信提供的资料显示,其拥有完整的物联网端到端服务解决方案。要理解端到端服务方案,不妨从物联网的拓扑结构说起,物联网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3个层面,对应这3方面能力,爱立信的物联网服务也涵盖了网络、平台和应用3个层面。
网络层:最短时间实现物联网全网能力覆盖
众所周知,在最底层的网络层,爱立信是NB-IoT标准的主要推动者,贡献了NB-IoT标准的大部分内容;而对于eMTC方案,爱立信也很早就具备了网络服务的能力,在美国等市场拥有了成熟案例。
当然,这还不是爱立信网络层能力的全部,近期爱立信宣布推出一整套物联网网络服务,包括物联网网络设计、优化、部署、运营和管理,适用于Cat-M1和NB-IoT。在LTE网络引入大规模物联网设备时,这些服务能够使运营商高效应对设备部署和运营问题。
在网络设计和优化方面,爱立信认为智能立体物联网和各种用例均有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网络规划和设计方式。为此,爱立信正为大规模物联网推出情景评估、网络建模、设计开发和开发评估等服务。
在网络运营和管理方面,为了应对网络管理和运营的需求,爱立信将机器学习引入网络运营中心(NOC)。这些工具将帮助运营商管控交付成本,采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处理事件并进行事件管理。在测试中,机器学习可以识别80%的事件,无需人工干预,可正确识别77%的事件的根本原因。
爱立信还推出了新的物联网软件功能,如Cat-M1 VoLTE语音支持等。这将使运营商能够探索新用例,充分发挥物联网设备支持语音业务的优势,在安全告警主机、远程急救箱、可穿戴设备、数字锁、一次性安全服等领域开辟机遇。
爱立信东北亚区市场部主管常刚表示,上述网络能力的提供,可以帮助运营商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跨地域的全网能力覆盖,从而在第一时间内满足物联网对于网络覆盖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连接层面,传感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数量庞大、构成复杂、成本高昂的一个环节。爱立信没有直接参与到传感器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但是连接传感器的通信能力,是其所覆盖的范围。
平台层:DCP等打通物联网“神经中枢”
网络层之上的平台层,是物联网3个层面中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从功能角度分析,平台层提供设备管理、网络连接管理、应用开发、数据服务、智能分析、与第三方系统互联等重要功能,同时连通着底层设备、企业业务需求、应用开发者和企业内其他IT系统(CRM、ERP等)。
不难看出,平台层是物联网产业链的“神经中枢”所在。鉴于它的核心地位,越来越多的云计算厂商、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外延并购、合作,将物联网平台商纳入自身生态系统以形成端到端物联网解决方案。其中比较领先的是爱立信的物联网设备连接平台(DCP)、思科Jasper平台和沃达丰的GDSP。
爱立信DCP可处理连接管理、业务签约管理和OSS/BSS,实现运营商与企业之间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支撑企业自主管理其联网终端。该平台采用全球一致的平台系统,实现了对物联网连接服务的统一管理,保障全球统一的服务等级协议、全球统一的门户体验、全球统一的网络接入方式,帮助运营商全面布局物联网。
据悉,爱立信的DCP为全球第二大物联网设备连接平台,在全球范围内为20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KDDI和Telenor Connexion等。
例如,在MWCS2017期间,中国电信联手爱立信发布了包括DCP在内的物联网开放平台。中国电信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梁宝俊点评,其物联网平台具备三大优势:一是全球连接、一点服务,二是开放创新、安全可信,三是数据感知、智能决策。
在DCP之外,爱立信还开发了物联网加速器方案,该方案包括数据管理、计费、终端管理、连接服务和分析,主要目的是通过在终端适配、数据管理以及应用呈现、管理等方面提供引擎和软件开发套件,大大缩短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时间,降低客户从CAPEX到OPEX投资的初始风险和成本。
上述能力的组合,大大缩短了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时间,常刚表示,一般情况下物联网的部署时间都以月为单位,而借助爱立信的物联网加速引擎,物联网应用的部署时间缩短到以天为单位,甚至是两天左右就可以开发完成。例如,爱立信2016年曾在两天时间内开发完成了智能楼宇应用,这样的速度在过去无法想象。
应用层:面向垂直领域应用已落地开花
物联网3个层面中的应用层,是直接面向用户的接口,在这个层面,爱立信投入物联网应用开发,为企业客户打造专有的行业解决方案。
例如,在智能工厂方面,爱立信南京工厂里有大约1000个高精度螺丝刀,需要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例行校准和润滑,之前所有的操作都在纸上手动记录;通过NB-IoT将螺丝刀连接起来,工厂能够用自动化解决方案取代对工具使用量的手动追踪,还可以对互联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从而可优化维护管理。
在水联网方面,目前全球河流湖泊的水污染日益严重,如何有效、不间断、低成本地监测水质是全球政府机构和公益组织迫切需要的。爱立信推出的水联网解决方案有效满足了上述需求。目前,爱立信正在和AT&T在亚特兰大的Chattahoochee湖对这一技术进行部署,支持河流保护协会对水质的监控。
爱立信还通过将蜂窝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摩拜单车上,帮助摩拜实现更加准确的单车定位,并将定位范围扩大至传统覆盖无法到达的区域,例如地下停车场等。此外,技术升级还将大幅缩短单车的开锁时间,用户将可享受到扫码即开、无需等待的体验。
其他应用还包括智能天线、智能楼宇、智能车位地锁、智能医疗、智能仪表、智能计量等,这里不再一一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提供具体的业务之外,爱立信还向许多不同行业提供垂直应用能力,如车联网云、车联网平台,应用集市、应用商店等,其中集市相当于APP商城。
根据IDC的报告,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300亿个;随着更多新商业模式的涌现,中国的物联网市场将迎来井喷期,预计2020年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80亿个。物联网市场潜力可观,能否抓住物联网的市场机遇,将决定厂商在未来10到20年的发展前景。
而从六七前年就前瞻性地提出“网络社会”的未来蓝图,到此后从网络层、平台层到应用层多个层面全方位布局,再到现在与全球运营商合作落地开花,爱立信在这波物联网的大潮中提前动手,全面布局,已经走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