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到2035年有望拉动中国经济年增长率明显提升,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
中国必须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坚持创新驱动,勇于变革,才能突破发展瓶颈,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引领者
近来,无人机、智能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VR(虚拟现实)设备等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图景徐徐展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正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悄然发生嬗变……
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以智能化为核心,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其著作《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把无人交通工具(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3D打印、高级机器人、新材料、物联网与基因工程列为核心推动技术。
在错过前两次工业革命,以及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努力追赶的中国,该如何应对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能否成为新的引领者?
1.第四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什么
【案例】
在无人超市“淘咖啡”,顾客可通过扫码进店,随意选购商品,离店时经过一道“支付门”,系统会进行自动扣款,并提醒用户扣款额度……专家表示,无人超市的新奇购物体验和节省成本只是表象,关键的是其可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掌握顾客的购物习惯,实现精准营销。
“我们实现了豆浆机、电饭煲等数十款智能厨电的物联网应用。”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韩润说,在用户需求倒逼之下,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目前产品已销售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拥有专利技术2047项。
在正泰新能源杭州智能工厂,记者看到许多无人驾驶运输车、机械臂正在有序进行作业。据介绍,进行智能化改造之后,生产车间的员工人数大幅下降,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生产效率反而有了很大提升。
旅游列车上的智能机器人。
专家表示,智能化改造升级会让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降低生产成本,无疑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3%,其中新能源发电、医药制造、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利润率分别达32.1%、10.7%和10.1%;5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0.3%。
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的最新报告称,通过转变工作方式以及开拓新的价值和增长源,人工智能到2035年有望拉动中国经济年增长率明显提升,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
实际上,新技术催生的新动能,正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改变”的缩影。正如日本富士通总研经济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金坚敏所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会推动产业革命,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给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化。
“现在中国在无人机、互联网、云计算、生物医药、分享经济等方面有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这些将成为中国经济前行的重要驱动力。”施瓦布认为,中国将会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军者。
2.中国如何找到未来的钥匙
【现象】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为什么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这道“李约瑟难题”不禁引人深思。日前,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智能的本质》作者皮埃罗·斯加鲁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解释这种现象的关键是创新。
在皮埃罗·斯加鲁菲看来,中国有着创新的历史和文化基因,比如今天中国的微信、支付宝等应用,都比国外同类产品有着更好的用户体验。
据施瓦布透露,他是大疆无人机的忠实粉丝。他提到,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无人机,可用于航拍、遥感测绘,“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无人机”。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电声行业的一家龙头企业。过去10多年,该企业凭借传感器等方面的制造优势,成为三星、索尼公司的重要供应商。“我们在产品的研发、设计等方面有长期积累,在创新中更容易将好点子转化为好产品。”该公司副总裁吉永说。
工人在沧州中捷高新区一间汽车部件生产项目厂房内调试焊接机器人。中国制造,正迈向中国智造。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走出一条从模仿、追随到引领的发展轨迹,而这背后的“秘诀”便是创新。
“技术创新给我们带来的改变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要拥抱创新,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说。
如何找到未来的钥匙?专家认为,我们必须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引领者。
然而,目前我国仍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等困境。专家建议,今后要完善创新链条,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解决重大共性技术难题,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人才激励政策,优化创新环境,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3.怎样更好地拥抱新潮流
【观点】
早在1951年,计算机之父图灵就提到,如果机器能思考,那么它很可能比我们更加明智,这种新的危险,当然让我们焦虑。如今,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年全球风险报告》对12项新兴技术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最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不久前,百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乘坐智能驾驶汽车驶上北京五环路,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业内人士称,智能驾驶汽车有利于缓解道路交通拥挤。但也有人担忧,智能驾驶会对公共安全产生不可预知的风险,“不受控”的人工智能可能带来毁灭性灾难。
那么,我们应怎样更好地拥抱新的潮流?专家认为,新兴技术的监管是一个复杂问题,监管不当会制约新技术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应对可能带来风险的新技术进行适度监管,尤其是在标准体系建设、政策法规方面要尽快加以完善。
“科技没有错,带来问题的是技术的使用者,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要做好人的管控。”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李政说。
我国国际科研合作论文数量升至世界第三
另外,施瓦布提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产生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包括会加剧不平等,特别是有可能扩大资本回报和劳动力回报的差距,很多人由于不熟悉新技术而变得更加贫穷。
对此,专家建议,对于新工业革命可能带来的就业压力、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减少其负面影响,政府要搭建公平、开放的平台,以使更多主体能有参与机会;相关行业的员工要积极应对技术革新的挑战,用新技术和新知识“武装”自己,从而在新兴业态中获得新的就业机会。
知识:四次工业革命知多少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从英国兴起,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19世纪70年代,在德、英、法、美等国家兴起,出现了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自动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美国等国家兴起,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近年来,在美、中、德、日等国家兴起,以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物技术、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为代表。
【链接】
数字中的亮点
人均研发经费50万元:
科技部日前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健全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全国研究与发展(R&D)人员年人均研发经费由2014年的37万元/年提升到2020年的50万元/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物联网企业3万家:
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7500亿元,物联网盈利规模仅次于美国。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85%为中小型企业,已建立了基本完整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创新排名第22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康奈尔大学等机构日前联合发布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国际排名从2016年的25位升至22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5名集团的中等收入国家,已经成功跻身全球创新领导者行列。
工业机器人8.9万台: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自2013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大幅度攀升。2016年总销售量已达到8.9万台,同比增长26.6%。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累计销售2.9万台,同比增长30.9%;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8.5万台,超过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的30%。
超算9.3亿亿次:
国际TOP500组织6月19日发布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实现核心部件全部国产的中国超算“神威·太湖之光”以每秒9.3亿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首次夺冠,速度可达每秒3.39亿亿次的中国超算“天河二号”排名第二。
新能源汽车50万辆:
数据显示,到去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突破50万辆,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在全球的占比都达到了50%。自2010年大规模牵头发展电动汽车以来,每隔4年左右,我国电动汽车电池的能量密度就能提高1倍、成本约降低50%。
4G用户7.3亿户:
2016年,我国互联网行业收入增长超过40%。截至2016年11月,4G用户达7.3亿户,宽带用户接近3亿户。
专利申请403.4万件:
过去5年,我国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403.4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18.9万件,比“十一五”增长1.5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