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数学上,某些问题因为数量级的不同,得用加法以外的高等微积分解决问题,当我们来到有500亿以上连网装置的世界后,怎能还用30年前的架构解决问题?
我在4月时写下这篇文章,记录一路观察和研究物联网的重要里程。
物联网新主干基础诞生的必然
过去会探讨2020年或者2025年时的万物联网会如何发生,但在观察一段时间后,就发现万物联网的现象已无须探讨, 因为万物联网已经是“必然性”,而非“可能性”。
以下几个原因奠定了必然性。
1.摩尔定律
2.不断追求CP值的使用者
3.不断生产功能过剩的硬件供货商
这个必然性,除了是硬件产品世界送给物联网世界的遗产,也是硬件产品公司最核心的驱动力。
你是否曾经有过仍然想用传统手机却因为买不到了,而只好开始用智能型手机时刻呢?那么万物联网是什么样貌呢?就是个当你想买传统灯泡,但走进了特力屋却发现只能买到连网灯泡了。
万物联网既然是必然,就该换角度思考,尤其是创业者或者是物联网时代要做创新服务的业者。
万物联网对个人是怎样的样貌呢?可以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现在身上有多少连网装置?
你家现在有多少连网装置?
根据CISCO的相关探讨,到了2020年,平均每人身上将会有6.58个以上的连网装置。
这时我们该烦恼的是所谓的IoET(Internet of Evil Things)问题,在2016年10月21日美国的网站大断网的事件中,造成诸多网站——包含了亚马逊以及Netflix——断线的元凶正是物联网装置。
在2016年号称可连网的装置不过才64亿个,很多黑帽黑客还不急着在现在出手,因为与其现在出手,还不如等到2020年效果将会更大。
对于认同万物必然连网的我们来说,若不开始做点什么,那么诸如天网(Skynet)的可能性确实会随之升高。
要知道,大多数的硬件业者没有理会万物联网带来的威胁,持续制造连网物,有点良心的业者,可能在产品中买了安全服务后,就觉得应该没问题了,殊不知所制造的连网物正在这已经运作了30年的物联网架构上增加负担。
现行网络的基础架构是奠定在[1986年ARPA将其网络协议从NCP改成现行的TCP/IP][2],从1986年到现在已经超过30年,并持续增加各种服务和连网数目,价值也从人与人的连接进化到了物与物的联机。
网络架构的革新早已是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但是制造连网物的业者却最不在意,也不知道增加连网物会造成反噬。
试想,若物联网的安全问题持续存在,而且可能还有更多漏洞没被发现,当你的连网物出货出越多,一旦出了问题,你得面对多大的责任?
于是聪明的业者早已开始探讨起这些威胁和探讨New Internet的可能性。
连神剧《硅谷群瞎传》也恰巧在第四季中预言了这样的主题。
反巨大中心化的必然
除了万物联网的必然性,接着还有个另外一个值得讨论的必然性。
物联网的诞生之初,是希望能够创造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避免被攻击后,政府的运作就中止。但我们来看看现在的网络是怎样的样貌呢?
目前的网络世界等于被Facebook、Google、亚马逊、苹果与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所统治。
大家可能同时间都拥有这些公司的多重身分,本意为去中心化的网络,反而成了巨大中心化的产物。
而前面提到的物联网攻击却又让大家看到网络的脆弱性,如果连亚马逊这种一级的网络业者都可能会挡不住网络攻击,那远比亚马逊小的业者又怎能抵挡得住?
因此,在未来,New Internet的必要性更加上升了,开始有更多有志之士和深谋远虑的业者思考着New Internet该如何诞生,甚至用来解决现行网络问题的手法就直接舍弃,用新手法来解决。
如果在数学上,某些问题因为数量级的不同,得用加法以外的高等微积分解决问题,当我们来到有500亿以上连网装置的世界后,怎么可能还用30年前的架构解决问题?
于是思科提出了雾运算(Fog Computing),华为也提出了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从他们的角度来提出各种新的解决方案。
我提供一个观点,基本上试着从这些网络巨头的对面去想解决方法,因为这些网络巨头基于自己的利益或者商业模式,提出的种种解法往往必须先考虑到自身利益,这不是新业者的机会,但若从网络巨头的对面去思考:
中心化的对面,或者说中心化后的反作用力是什么呢?
区块链响应了以上两大必然
答案也就呼之欲出,极有可能是“去中心化”或者是“多中心化”,而区块链的技术可能正是New Internet的基石!
谈New Internet可能过于巨大,我们重新聚焦回万物联网的影响,来看看万物联网有哪些特征?
1.低功耗
2.广泛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3.百亿数量级的交易数量
4.数据正确性
所谓New Internet的基石可能是与区块链有关的技术,虽然现行的区块链可能只是过渡技术,但现在的参与确实有意义。
我以我的技术合伙人Jim所整理的笔记分类目前的区块链技术:
Generation 1.0?—?Bitcoin and all the clones of it, i.e. Ethereum. [Blockchain with PoW]
Generation 2.0?—?Peercoin, Ripple, NXT and all the clones of them. [Blockchain with PoS]?—?includes Ethereum if they switch to PoS one day.
Generation 3.0?—?Simcoin, RaiBlocks, DAG-based coins, etc. [PoS without blockchain]?—?can include weird experiments, like eMunie, here too.
我们可以观察到到不久的未来,所谓的第三代区块链技术是否还能叫做区块链已经很难说,因为拿掉了“区块”也拿掉了“链”,更回归是分布式账本(Distributed Ledger)技术。从设计的角度来看:
Generation 1.0 is proven to be viable, yet inevitably leading to centralization.
Generation 2.0 is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proved, and we already see difficulties with PoS, like Ripple’s consensus issues.
Generation 3.0 is not even technically working yet. It is at the proof-of-concept stage.
这演化就等于是从PoW→PoS→without Blockchain。
区块链的诸多特性包含:
Decentralized 去中心化
Trustless 去信任
Collectively Maintain 集体维护
Reliable Database 可靠数据库
Open Source 开放原始码
Anonymity 隐私保护
Time Stamp 时间戳
Asymmetric cryptography 非对称加密
这些都是作为物联网中物对物的匿名可信任数据交易中,必要且又可靠的,但现行区块链为了创造出去中心化网络,用来创造“诱因”的“币”也成了B2B企业的应用困扰。
最好的例子就是作为开宗的比特币(BitCoin),作为理想的去中心化网络示范,中本聪设计了几近完美的机制,但在中国强大的算力之下被逼出了各种极限。
原本的全网认证和区块都成了企业应用中的种种包袱,加上物联网中真实状况的资源有限,更限制了既有区块链技术的导入。
这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技术——IOTA的Tangle,它的关键都写在一开始了:
没有交易成本
去中心化
可弹性放大使用
模块化(可做脱机认证)
这些天书似的特性用白话来说是什么呢?
在物联网中物对物的数据交易往往不是需要竞逐算力,而是有其天生的责任,企业内的各种数据交易/交换也是,因此算力认证的机制变成多余。
而也因为物对物(M2M)或者企业应用,不需要如比特币的诱因来建立节点网络。
这些在Tangle中都没有了。Tangle的具象就像其字义:
具体应用样貌像什么呢?
很像我们生活体验中的“标会”:我跟A借100万,在实际的样貌中,是否有需要搞到全世界帮我们记录?似乎是太过小题大做,但究竟该多少人来帮忙作证呢?是同一个办公室的人?还是同时在大安区的人,抑或是整个台北市?这部分就是IOTA的工作小组正在设计的逻辑。
其结构跟现行的网络更为接近,是一个网的概念,没有区块也没有链,让它的扩充性更好处理。
有趣的是,IOTA的创办人跟以太坊(Ethereum)创办人一样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证明了能够颠覆未来的,都是年轻人。
回到区块链带来的价值,有些书会说这是让过往净是信息交流的网络,变成价值可以转移的技术。
透过各种区块链技术,让数字科技真正地与实体世界同步,若这点成为可能性,也就是真的达成了价值的转移。
白话来说,过去我分享一首音乐给你,就是我拷贝给你,你这个音乐我也有,苹果或Spotify等业者都在解决这类的问题,创造了自己的封闭生态圈,保护音乐资产,但这还是建构在封闭生态圈内的。
透过区块链技术,就可以做到我分享一首歌给你,但是你有的时候我并不会也同时拥有,这是实体世界拥有的特性,但在过去的网络世界中无法呈现,因此限制了数字世界的价值。但区块链技术,同步了实体以及数字世界。
透过其可做匿名信任交易的特性,也会成为诸多物对物的物联网世界安全交易的基础。这也已经可以在几个形成中的物联网国际标准中见到踪迹。
解决万物联网的各种基础架构势必得重新思考,而非使用过去的网络样貌来设计,若继续用过去的方法,只是让原有的网络巨头掌握优势,但若我们思考,在巨头们中心化作用力下会产生的反作用力,必然是新机会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