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商业价值有两种途径:立旧和创新
最近一两年,物联网产业界一直有着LoRa和NB之争。到了最近,在上海的GSMA大会上,5G也开始跃跃欲试,相信令不少这两个标准的支持者多少有些迷茫。
然而,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当中,真正决定一种新技术命运的是市场价值,只有带来市场价值的技术才能存在下去,继而成为标准。
因此,芥子认为,除了运营商,芯片、模组的生产厂家应该关注LoRa、NB(这是他们的主业)之外,其他的物联网企业更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如何为既定垂直行业创造商业价值上。毕竟无论神仙打仗谁输谁赢,咱自己的日子还是得过。
然而,商业价值的创造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太多的技术选择,往往使经营者被复杂的技术细节所迷惑,反而忽略了生意的本质。
你可能会问,创造商业价值难道还有套路吗?其实大致的模式和思路是有的。
粗略来说,商业价值的产生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立旧,一个是创新。
所谓“立旧”,指的是针对现有的产品(服务),现有的市场客户,通过一定的手段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这里的手段就包含物联网的技术手段。
通过很多管理学者和企业实践的总结,“立旧”包含以下这些方法:
降低产品价格,缩短上市时间,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产品溢价,增加产品个性,提高资产利用率。
毫无疑问,以上六种方法都可以增加商业价值。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物联网技术能否在这六种方法中发挥作用。
如何立旧:既有生意创造价值
首先,物联网技术能否降低产品价格?
在产品上添加传感器和通讯模块,一定会增加产品的物料成本,所以只会增加产品价格,而不是降低。但是把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生产环节,却可以通过减少物料消耗、物料积压、提高生产效率来间接降低产品价格。
但是这样的场景中,物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价格降低效应,往往会和其他生产条件的改善所带来的效果混在一起,难以单独去评估,所以企业主通常会犹豫是否采用物联网技术手段。
类似的情况,在“缩短上市时间”场景中也会出现。缩短上市时间,也需要整个设计生产周期很多环节的整体配合改善,也很难把获得的改善(变差)单独归功于(或者归咎于)物联网技术。
所以在这两种个情况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缓慢的,因为其商业价值是很难单独评估量化的。
物联网技术能否降低运营成本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举个例子。
在危化品运输生意里,车队老板最关心的莫过于车队的安全运营了。车辆的任何事故都会给老板带来巨大损失,表现为运营成本的剧增。
因此,危化品运输生意是较早采用物联网技术(车联网)的垂直领域。通过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监督车辆的位置、轨迹,可以监控油耗,可以了解货物的完好状态(防止泄露等),可以监督司机的驾驶行为。这些数据的搜集再配合管理制度,就可以达成管理目标,有效减少车队的运营成本。
再举个智慧工地的例子。智慧工地目前的管理重点是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发生的任何事故,对业主单位,施工单位来说都是经济成本,对政府监管部门来说就是政治成本。
通过给每一位进入施工场地的工人佩戴追踪器,就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运营成本。
物联网技术能不能实现产品溢价呢?
最好的例子应该是在食品安全领域。
某高山牧场为了证明自己的蔬菜、粮食是健康的,或者牛羊肉真的来自雪线之上,或者证明生猪在卫生、快乐的环境长大,采用了物联网技术。摄像头、GPS等各种传感器被搭载在各式各样的溯源平台上,力图把种植、养殖的现场呈现给消费者。
为什么这么费劲,就是为了实现产品的高溢价销售。而所有这些物联网技术的花费,当然需要计入产品成本,让消费者买单,这是消费者心甘情愿对高品质所支付的额外代价。
怎么样用物联网技术提升产品个性呢?
有个朋友,在公仔上装上可以通过微信语音对话的小装置。小孩子可以用它和不在身边的父母聊天。这样的产品就充满了个性,一想到自己的声音可以在孩子的拥抱中响起,陪伴他(她)入睡,几乎没有家长能够拒绝这种产品的吸引力。这也是物联网技术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同样的,在传统家电上应用物联网技术,也能够带来个性纷呈、充满创意的众多产品。智慧家居未来的道路也就在这里。(当然前面有过论述,智慧家居的业务,最好不要穿墙打洞,不要和物业公司、电力公司发生交叉。)
最后,物联网技术能否提高资产利用率?
答案仍然是肯定的。
很多城市的公交系统已经实行了电子站牌,可以预告下一班车还有多久到达。这有赖于公交车上物联网技术的使用。电子站牌系统的采用,大大提高了公交系统的运营能力和资产使用效率。
其实在UBER出现之前,出租车很多时候在街上没有目标,瞎转悠,而要打车的人可能就在一个转角的另一边打不着车。UBER改变了这一现象,出租车的利用率提高到了理论上的极限。
可以看出来,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产品溢价,提升产品个性和提高资产利用率几个方面了改善或者改造一个传统的生意,并且创造出明显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