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最近科技互联网圈的热点,上周结束的2017杭州·云栖大会必然算是一个。在这场大会上,有关的热点词汇中,最受瞩目的可能就是“达摩院”了。达摩院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亲自取的名字,定位是探索人类科学未来的实验室,且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在三年内为其技术研发投入1000亿人民币,用于涵盖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的研究。但我们不要忘了,在2011年还没有云栖大会,它的前身叫做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到2015年才正式改名,并且逐步发展成为业界标杆。这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少不了阿里云的推动,少不了近几年人们对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的认可与接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质上来说,云计算不是新鲜事物,不是任何从0到1的发明,它依然是与服务器、内存、CPU、数据库、操作系统等等计算机词汇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事物。更大的意义上,云计算的兴起代表了一种思路上的转变。当下我们谈智慧城市,车联网,智慧政务……数据量都以TB甚至PB来计,而不管是初创企业还是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抛去对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顾虑不谈,如果一味地依靠自建机房、自买服务器来承载运营,在大数据的重压之下,操作上都稍显笨拙。术业有专攻,云计算的思路转变就在此,企业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软件开发需要的基础功能模块(例如通讯、存储)等交给专业的平台服务商去做,自身专注于产品开发或项目运营。最终的结果,可以是产品设计周期缩短,也可以是数据实现快速迁移及高效管理,总而言之,都会是成本的降低与效率的提升。
既然如此,未来就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云平台。那么对于平台服务商来说,是哪些因素在支持着它的发展?本文接下来将从云平台的巨头崛起之路进行探讨。
1. 资金与规模先行
说到中国互联网巨头,我们会想到BAT;说到全球物联网云平台,我们会想到“3A”,3A分别代表着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Alibaba cloud。根据Gartner 9月发布的2016年全球公共云市场份额(Iaas)报告,亚马逊AWS依然以44.2%的市场份额领先;微软Azure居次,占比约7.1%;阿里云排第三,市场份额为3.0%。
图片来源:Gartner 2016年全球公共云市场份额(Iaas)报告
即便三足鼎立的局势已经形成,云服务商跑马圈地的步伐却没有因此停止。从此三家在各自官网公布的全球数据中心区域与数量来看,AWS已经拥有在全球16个地区内运营着的44个可用区,并仍宣布计划增加包括巴林、中国、法国、香港、瑞典和美国第二个AWS GovCloud 在内的六个地区,涵盖17个可用区;再看微软Azure,在全球范围内运营着33个可用区,即将开启其他6个可用区;而阿里云,在全球11个区域运营着17个数据中心,且9月末宣布正在为欧洲第二个数据中心选址。
尽管不同运营商对于可用区、区域、数据中心等名称的定义有所差别,但基本战略规划还是一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是行业领先者,也依然需要更多的数据中心来扩张服务全球之路。就像共享单车的市场争夺一样,资本投入带来的规模扩展,往往是行业巨头收割市场份额的一大招。
2. 创新人才与技术
即便云计算不算新奇,但也绝不是光谈情怀不谈技术就能获得发展,否则物联网安全、高速计算等等需求便都无处可落。而此前,有几条新闻吸引了笔者注意。本月16日,阿里巴巴宣布:原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聂再清、原谷歌Tango和DayDream项目技术主管李名杨将加入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s),基于两人的工作项目经验,这将为AI Labs后续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发作出贡献。这似乎是达摩院成立后的第一战,开始了人才的聚拢之路。
无独有偶,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京东集团的三连发,可谓是马不停蹄地挖人。
资料来源:中国IDC圈
这样的一系列动作,是在京东云重新被放到战略地位之后。从上图来看,申元庆先前在微软Azure任高职,拥有丰富的同行业项目管理经验,跳槽之后任京东云事业部总裁,直接向刘强东报告。在容易出现技术同质化的云计算行业,人才是重要的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战略发展。那么人才策略能不能成功呢?至少我们可以看到,自从第二季度喊出“ALL IN AI”等人工智能口号以来,3个月内百度股价一路上升,且在近日达到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这和陆奇的战略规划是有关系的,某种程度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李彦宏选择陆奇空降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是正确的。
3. 拓展经验与生态圈
无论是阿里云--阿里集团、Azure--微软、还是AWS--亚马逊,在云平台巨头成长的过程中,拥有有钱、有业务场景的“干爹”确实非常关键。集团后方业务(微软Office、亚马逊及阿里的电商平台)中庞大的业务量与数据挑战,无疑是云平台最好的练兵场。而这些内部消化的机会,就是大多数初创企业可望不可即的经验升值Buff。
除此之外,大企业的优势还在于生态圈的聚集效应。云计算覆盖领域广泛,目前数据来看,制造业、金融业、医疗健康等行业真正入云的还占小比例,但技术层次不同,并没有一家云服务商能单独做好云计算产业的所有工作。这种情况下想分市场蛋糕的云服务巨头在怎么做?腾讯9月底宣布为专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VoxelCloud(体素科技)投资超千亿人民币,并与多家三甲级医院合作,基于自家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大力研发AI医疗;阿里8月底领投七牛云新一轮融资,看重的是七牛云擅长的云存储和CDN技术,自此七牛云加入阿里阵营,双方的底气都更加硬气了些。更多的案例不胜枚举,在过程中我们便能看到一个个通过资本控股与合作变得越来越大的生态圈,试图将更多产业领域吞并进去。
云计算产业领先者的成长之路主要是依靠以上几要素,但其核心本质,都是为了更高效、更全面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当然,这也是很多正在另辟蹊径的初创企业同样需要保持住的一个不变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