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姜便利”创始人沈佳和王麒(图左为王麒,图右为沈佳)
“未必是有巨头在玩的事情我们就不能玩了,何况我们的方向其实是不一样的。”沈佳强调道。
在最初接触资本方时,沈佳与王麒受了不小的打击。接连见了五六家机构后,大家都提出了同样的质疑——无人零售领域已经有人拿到大笔融资,小企业难有机会。而在沈佳看来,有些企业拿到融资后大肆扩张,不一定是好事。相反,她更倾向稳健的打法,“我们一步步调整测试,试错成本相对低”。
作为一个无人零售品牌,“金姜便利”有无人便利店和无人货柜两种产品形态,均采用RFID技术。用户通过手机扫码开门,关门10秒内自动扣款,理论上可以做到零损耗。投放场景以厂区和交通枢纽(机场和地铁)为主。
从广告人到无人零售
客户上百万的账款打过来,合作方的货柜却迟迟未能发货。沈佳看在眼里,内心焦急。
2016年10月,沈佳和好友王麒正经营一家活动公司。他们利用之前积累的高端社区和品牌方资源,与上海某无人便利店公司合作,为后者对接客户。
由于技术原因,合作方的样机迟迟不能落地商用,而另一边的客户早已失去耐性,谈妥的客户渐渐流失。无奈之下,两人只能将签好的订单取消,上百万资金又陆续返回至客户手中。
“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不靠谱。”两位不懂技术的姑娘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研发自己的无人货柜。“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做五六平米的无人便利店,然后卖设备,因为我们有现成的客户资源。”
由于不懂技术,两人便开始向身边做技术的朋友请教。去年4月,在朋友的介绍下,她们认识了某制造企业CFO。本来是技术咨询,没想到此人对项目十分看好,主动提出了投资意愿。于是,两人公司还未成立,就获得了300万元天使投资。
金姜便利
去年5月,项目正式启动。为节省资金,办公地点设在一家联合办公空间。团队每天开会讨论,“到底要设计什么样的产品形态?”整整一个月,想法不断被推翻,再想,再推翻……
期间,沈佳发现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同类型公司,“因为这件事(生产货柜硬件)本身没有技术壁垒”。团队开始重新思考发展方向:如果继续生产硬件,一旦技术不能形成壁垒,未来势必会打价格战;而如果运营自己的品牌,随着点位增多品牌价值会增大,而且沈佳和王麒的优势就在品牌和点位资源上。
于是,团队决定运营自己的品牌“金姜便利”。去年7月底,首台Demo机生产完成。这是一间面积6.8平米的无人便利店,采用RFID技术。店内同时允许一组用户进入,用户通过手机扫码开门购物,离店10秒内自动扣款。
面积6.8平方米的无人便利店
第一台机器投放在公司写字楼下,方便团队做产品测试和升级。店内可以存放600件商品,50~60个SKU。沈佳还特地建了一个微信群,希望了解到顾客的评价和反馈。
运营一个月后,沈佳发现无人便利店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很多顾客有“进店逛逛”的习惯,因此店门口经常会排队,导致客户流失;同时,写字楼属于较为开放的公共空间,有些用户不了解结算规则,多组人同时进店,会造成误结算。
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是很困难的。8月底,团队经过反复沟通后,决定用货柜形态代替无人便利店。2个月后,第一台无人货柜样机生产完成。同样采用RFID技术,无人货柜可以免去顾客排队情况,用户透过玻璃窗选好商品后“即开即拿”,并且也能避免出现误结算的情况。
位于上海T2虹桥机场的无人货柜
产品打磨阶段完成,沈佳并没急着投放,而是采取了更稳健的打法。她和王麒发挥自身点位资源的优势,分别谈妥了厂区、机场、酒店和写字楼四种类型的场景。接下来,团队开始对投放场景进行测试。
比较之后,团队发现机器在厂区和机场场景下的流水更高。在此期间,团队平均每周都会对各点位的选品进行优化。沈佳还特地请一些90后加入团队,专门负责选品。在他们的建议下,货柜中增加了很多新奇好玩的网红产品,比如樱花可乐、透明奶茶等。
“这些商品的单价较高,利润空间大,而且很受年轻顾客的喜欢。”沈佳表示,公司预计今年3月左右在上海地铁内投放30台机器,同时还会推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无人货柜。未来,厂区和交通枢纽(机场和地铁)将成为公司重点投放的点位。
目前,“金姜便利”在上海共铺设点位20余个,单店营业额15000元~18000元/月,商品平均毛利率约40%~50%。
据了解,该项目即将启动Pre-A轮融资,计划融资3000万元。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拓展、硬件研发和产品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