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2018第十四届RFID世界创新应用大会在深圳举办。来自全球的300多名RFID物联网行业人士汇聚于此,共同见证最近一年来RFID行业的发展,共同助力RFID行业应用的崛起。在本次大会上,北京思必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九洲先生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推动万物互联”的专业演讲。邵总的观点主要着眼于物联网与各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结合自动识别与机器视觉为物流、新零售、公共事业等领域增加活力、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商业模式与服务模式的升级加速物联网应用的规模化。
北京思必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九洲先生
据邵总回顾,思必拓公司当年从手持机这一产品切入物联网市场,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品体系,目前产品形态丰富并与许多的行业形成了交集。而且,下一代的产品将被注入更多的基因,以应用场景促进算法的革新,以人工智能技术集成以及底层技术的开发等举措为产品赋予新的活力。
物联网的概念产生不到20年的时间,邵总指出,物联网中各类标签、通讯、云计算以及中间件技术却没有发生本质上的革新。如何避开价格竞争,微创新能否适应新市场?企业新的出路和定位是什么?企业内在的又价值是什么?思必拓人一直都在思索这样的问题。
邵总在开篇指出,目前及未来的物联网世界将主要有三个种类的节点:
第一种是简单节点,产品由“传感器+通讯”功能模块构成,是应用于市政物联网中的水电气暖、智能井盖,动物中的猪、牛、羊项圈,以及智能灯杆、智能路灯等各类智能装置,它们没有人机界面,而且节点的数量众多,但都是被动的,能被二次开发控制,可主动产生价值的空间不大。另外,这一市场虽然看着显大,但企业很难摸索到订单,因为它分布于全国各地,且一般需与政府合作,是一个完全碎片化的市场。
第二种是移动节点,带人机界面。这类节点能随操作人员移动,其特点为对应用场景的识别性非常广。思必拓的传统产品以此类为主,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公安、物流、石油石化、铁路等领域,产品形态有工业平板、手持机和桌面设备等。相比之下,移动节点的价值比简单节点稍高,且产品开发的难度更高,但价值优势仍有限。在邵总看来,移动节点虽然有了人机界面,但它只是开发者们为了满足某个行业应用需求,增加了一些核心部件,是复杂程度稍高的积木化的拼装。
第三种就是智能节点。邵总指出,所谓智能节点应是为了特定应用场景需求,做过算法设计,并集成了人工智能的二次开发产品,要有独特性和专有性。其中,智能节点必须有边缘计算的理论做支撑。他举例到:当一架无人机需要在空中躲避障碍物,如果只依赖云计算中心指令可能会因为通讯中断而撞机,若在无人驾驶状态下完全可以摆脱远程通讯,通过本地指令来做出躲避的动作,这是边缘计算的优势;实例之二,是在无人零售冰柜中用“视觉识别+RFID”的技术结合来实现百分之百的识别,也是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节省成本的优势所在。
邵总告诉我们,思必拓在提出物联网智能节点之后,便着手探索切入市场的方式。
最有代表性的一款产品就是日前已经面世的物流单兵——智能蓝牙尺。此设备主要用于量包裹的长宽高,还能测量包裹的重量,其中还结合了手机插件应用,将它在传统产品的基础做出了质的提升。邵总认为,类似智能蓝牙尺这样的产品将成为思必拓向智能节点迈进的重要探索,在整体方向明确的前提下,未来将对产品进行持续性的迭代升级。
邵总强调,企业要从一个垂直的视角去看待物联网市场,分析行业的整体升级变化,并找到自己在该产业和行业的根据地,力求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反客为主,最后真正的深入到行业应用中去。
据悉,思必拓正在开拓自己的技术路径。作为一家员工数量在140多人的物联网公司,思必拓已从基础算法入手,从人工智能集成到底层开发,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再从数字世界回归到物理世界,做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
物流领域是思必拓最重要的练兵场之一,就物流分拣这一细分应用,思必拓用足了精力。邵总说,思必拓是资源的中转站,从提供硬件,到产品自主设计,到深入行业应用,思必拓已经推出了基于视觉算法的三合一物流自动识别终端、解决漏读的龙门架、智能工地上的钢管计数,以及无序拣选系统等几件很得意的作品。
企业背景
思必拓自2008年成立以来,致力于为企业用户提供最优秀的移动物联网设备与方案,服务了全球超3000家企业。具有深厚的智能终端、边缘计算技术背景,专注于物联网技术的产品化;依赖于技术积累、立足于行业应用场景、以最佳用户体验为要求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智能终端产品在“移动智能终端”、“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工业PDA”等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同时将产品形态与解决方案深化进入到垂直行业。公司为物流行业开发了快递单兵智能尺称;网点使用的称重、量方加条码识别三合一“快手”;也在为零担物流无序分拣开发基于机器视觉的机械臂分拣方案。另外在零售行业开发新一代收银机、结账通道、自助设备。同时也为公共交通领域开发了公交车POS,并着力于基于生物识别的无手机支付。希望与各行业合作伙伴共同迎接物联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