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和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南京召开,两会代表热议沿江化工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
据介绍,今年,江苏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江苏将加大沿长江1千米以内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整治,在破解“重化围江”难题上取得更大成效。
“由于化工产业用水量大、运输需求大,历史上形成了沿江布局的特点。”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程大林说,破解“化工围江”、整治1千米以内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对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江苏沿江8市都已经开展相关工作,目前摸排调查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就看如何整治、调整。在长江岸线1千米范围内,排放越大、距离越近的,肯定要率先行动、开始整治,需要各方全力以赴,包括城市的产业布局调整、企业生产方式转型等。
江苏省政协委员曹玉梅在作报告时也表示,江苏省沿江化工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整合成效显著,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为此,曹玉梅建议:一是谋划高质量布局发展。对江苏省化工产能及产品摸底排查,加快完善全省化工产业布局规划,推进沿江地区高起点、高标准优化重组战略性项目实施和园区建设。二是加强高质量管理治理。按差异化政策原则,由经济管理部门牵头,实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对长江干流1公里范围内的存量化工生产企业进一步细化政策,允许其在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技改。同时,进行总量前置管理,全面落实污染物排放的“等量替代”“减二增一”和排污权交易制度。三是引领高质量转型升级。走集团化之路,组建江苏化工集团,推动产能整合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国际化之路,借鉴国际化工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经验,完善质量监管体系;走绿色化之路,支持企业加快升级改造,从源头上减少“三废”产生;走专业化之路,由专业化的安全服务商和环保服务商用专业手段解决专业问题;走智能化之路,为所有涉化企业建立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系统,建立省、市、园区等多层级的化工安全生产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