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镇康县依托茶山资源,开启了以茶兴城、以茶富农的绿色发展新篇章。
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思路,云南省镇康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卯足干劲不断优化产业升级。短短几年内,从分散到集群,从传统到现代,由点至面,积极探索出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路径,实现茶叶规范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茶叶附加值,为边陲小城茶农“趟”出一条快速增收致富路。
茶农增收屡创新高
镇康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西南部,2005年从凤尾镇搬迁至南伞镇,成为目前临沧市最年轻、全国最抵边的县城之一,也是今年有望实现脱贫的县城之一。不仅如此,镇康县还是一个古老的产茶县,镇康境内野生古茶树群落有12万亩,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园有1.6万亩。悠久的茶叶文化,特色的地方品种,优益的品质和口感,铸就了镇康茶叶产业发展的根基。在此背景下,该县近年通过不断加大产业投入进行优化升级,让茶产业逐渐成为当地县域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
很显然,茶叶产业是镇康县传统产业,也是镇康县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镇康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茶叶产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云南省“云茶千亿”项目的推动下,在省茶叶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镇康县茶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了解,目前全县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53户,其中,市级龙头企业2家,获“QS”质量生产安全许可认证4家,SC认证企业家,另外,在当地政府政策扶持下,当地快速成长起的茶产业专业合作社35个,主要茶叶产品有绿茶、红茶和普洱茶及各种形状紧散、生熟普洱茶等65个花色品种。
截至去年底,镇康县共发展茶园总面积9.4万亩,其中无限性系良种茶叶2万亩、高优茶园2.4万亩、有机茶园认证2622.9亩、百年以上栽培古茶园1.5万亩。茶园分布于七个乡(镇)69个行政村3个社区、全县毛茶产量7114.6吨,产值2.2亿元。有茶农2.65万户14万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全县涉茶建档立卡贫困户6171户22047人实现茶产业增收3935万元,人均增收1785元。“今年增收形势更为乐观,据初步测算,今年人均增收有望突破2千元”。有业内人士如是表示说。
自2018年以来,临沧镇康县围绕茶产业重点打造“一城一镇多庄园”,同时把茶产业作为绿色生态主导产业来抓,着力在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上做文章,全县茶产业快速发展,目前茶产业已经发展成为茶农增收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扎实产业优化“内功”
不过,镇康县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质茶叶资源,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品牌效应得不到发挥,致使好茶一直游离在低廉的价格范畴。或早已意识到这一点,近年来,镇康县不断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卯足劲优化茶叶产业布局。镇康县以现有茶园为基础,坚定不移的走生态化、特色化、品牌化、庄园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茶业发展之路,改善优化茶园生态环境,实现茶园基地建设向生态、有机农业转变,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
目前,镇康县拥有高优生态茶园面积达到4.2万亩,获得茶园有机转换认证证书2500亩。通过改进种植方式,大力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基本实现茶园绿色化生产。通过重点打造“一城一镇一带多庄园”,优化茶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茶产业三产融合,提高茶叶附加值,实现仓储、茶叶陈化、包装加工、收购销售、茶叶收藏、品种齐全的茶叶仓储中心,延伸茶叶产业链。
在镇康,如何有效推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已在政府、企业与茶农之间迅速掀起实践热潮。镇康县马鞍山云玲茶苑的女主人于宗玲是马鞍山最早做果茶、茶菜、茶点的人。为了让茶叶产业快速转型升级,2019年年初,忙丙乡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生态旅游古茶村”的战略布局,结合马鞍山村的民族风情与于宗玲一家联手打造了马鞍山首家茶宴制作点“云玲茶苑”,并先后制作推出了“蜜果幽茶”“黄金贵叶”“茶香南罄”“忆苦思甜”“水调歌头”等茶品。
相比之下,镇康县政府则将茶产业升级的重点落在了打造一批茶叶基地品牌上,以此增强镇康茶叶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茶园生产效率和产业综合效益,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不难发现,打造茶叶品牌及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或首当其冲。据了解,镇康县气象局开始建立茶园小气候综合观测站,采集茶树生长、生理、生化和气象、土壤数据的基础上,开展普洱茶生长、加工与小气候因子相关性研究,并依托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RFID和NFC等技术,采用全球领先的绿色食品级数字二维码数字标签与数字芯片技术,将普洱茶生长气候环境、栽培管理、产品加工等数据植入二维码数字标签和数字芯片中,建立数字化、智能化普洱茶气候品质认证和身份识别、产品追溯系统和防伪系统,形成“数字普洱”产业支撑体系。目前,该技术以应用于镇康县玉鲜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彭家寨生产队春茶产品。
按照“生态、绿色、有机、安全、特色、高效”的要求,镇康县将继续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现有茶园为基础,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化、特色化、品牌化、庄园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茶业发展之路。据初步统计,截至今年底,镇康县有望发展茶园面积10万亩,新建高香型、早春型、特色型茶叶基地累计达2.3万亩;建设生态茶园7.7万亩,茶叶产量1万吨,茶叶综合产值14亿元。
业务专干带队赴外“取经”
不仅如此,该县还深入全国茶叶消费市场重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以期积累更多产业发展经验。日前,由镇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陶宪盛带队组成的考察团专程赴北京进行了实地调研,为镇康县茶叶扩大在京市场销售和影响做准备。期间,陶宪盛特地带来了镇康县当地自产的古树普洱茶、滇红茶以及滇青绿茶,邀请现场人员共同品尝。与此同时,陶宪盛还详细介绍了镇康县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等,充分显示了康镇县的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特点。
陶宪盛在北京瑞福盛茗科贸有限公司参观考察时表示,此行主要目的是为深入了解北京茶叶市场发展趋势,探索镇康县古树茶走出云南的可行性方案,逐步实现顺利进军北京市场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围绕“当前阶段北京市场中云南普洱茶所占领的市场份额;复盘镇康茶叶目前在北京市场所处的行业地位;优化生产工艺、制作流程等来提升茶叶的品质、口感、香气,并依托镇康县古茶树的自然优势及老艺人的纯熟手艺研制出更加适宜北京市场的创新茶叶品类。”等四个方面,陶宪盛与北京瑞福盛茗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子瑞进行了深度探讨。
张子瑞表示,通过对镇康县所产的几款茶的品饮,意识到其地域优势明显,尤其是古树普洱,具备香气饱满、条索肥颀等典型临沧茶的特征,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镇康茶叶想要走进北京市场,势必需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
张子瑞认为,目前北京茶客的消费多数趋于理性。加之受电商冲击,网络消费平台的崛起为茶叶购买提供了极大便利,因此市场也逐渐饱和。类似前几年依靠炒地域炒概念来迅速占领市场的模式已再难复制,这也为康镇县茶叶进军北京市场提出了挑战。唯有从茶叶品质方面下真功夫,才有可能突出重围,逐渐在北京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在张子瑞看来,提高茶叶品质需要从茶叶的“纯度、香气、润滑、厚重、回甘”等方面入手。一、纯度:茶作为饮品,纯正是首要指标。然而由于茶叶受其生长区域和制作流程的限制,容易产生烟味、糊味、馊味等杂味。但作为优质古树茶,需要最大限度的避免这些问题。二、香气:山野幽香,清蕴自然,是古树茶的特点。由于古树茶产自深山,加之工艺严谨、制作精良,所以在品饮时能感受到来自高山阔野般的气息,涤荡心神。香气纯正是判断普洱茶制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普洱的干茶香、茶汤香、挂杯香,均具备含蓄内敛的特质,饱满醇厚,留香持久。三、润滑:茶汤细腻润滑,不糙不涩,优质的古树茶入口润滑细腻,不糙,不涩,不锁喉。如果不具备此特点,需要在工艺流程或原料品质、产地方面找原因。总体而言,优质的古树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品饮具有流畅的润滑感,因而茶汤是鉴别茶叶内质是否丰富的关键。好的古树茶茶汤入口,在口中迂回咽下,既能感受其茶汤粘度,又能品味到茶汤的厚实饱满度及顺滑等。四、厚重:古树茶香气深沉而厚重,气韵饱满,质感丰富,留香时间长。普洱古树生茶的厚度主要表现为气韵感和物质感,气韵感是指茶气饱满,进而充盈整个口腔的体验。甜而不涩,体感较为明显。物质感是指从入口开始,舌面所感受到的强烈变化,芳香层次递进而丰富。五、回甘:回甘生津,舌底鸣泉,回甘是普洱茶品饮中最重要的感受,是一个由苦转甘的过程。新的古树生茶在入口时会有淡淡清凉的苦味,在唇舌间稍作停留,便由开始的苦涩瞬间化开,满腔甘甜,两颊和舌根生津,故有舌底鸣泉之说。“一旦古树茶具备了这五点,相信过硬的品质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美好体验的同时,也能使自身品牌立于不败之地。”张子瑞说。
在逆境中积蓄持续发展后劲
另据了解,镇康县每年将整合不低于20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茶叶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县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农资金作为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引导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对推动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县政府还将进行奖励。镇康县立足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把茶叶产业发展作为镇康县解决脱贫攻坚助推产业兴旺、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来抓,通过努力,逐步实现了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康县茶叶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县经济发展重要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镇康县茶叶加工企业以初具规模,茶叶价格也有所提高,但与其他地区、县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一是缺乏龙头企业,工业化发展程度较低。镇康县茶叶90%以原料销售为主,税源外流,为他人做嫁衣,产业应有的效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没有形成茶叶富民富县的格局。二是茶叶加工企业小而多,竞争能力不强。目前,镇康县已获“SC”质量生产安全许可认证的茶叶企业仅4户,大多数茶叶企业品牌意识低,茶叶加工工艺参差不齐,有高有底,导致同一区域茶叶效益不一,效益未能最大化。三是初具规模茶叶企业小富即安,紧迫感不强。大多数茶叶企业做强做大愿望不强,很难成为镇康茶叶产业强有力的龙头。
面对这一瓶颈,该人士建议,当地政府要依托茶山资源,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一体化发展路子,继续落实好“一城一镇一带多庄园”的发展思路。一是打造“百里生态茶廊”,重点实施忙丙乡玉鲜茶叶茶廊生态公园。二是打造马鞍山长寿百年古茶园和岩子头茶文化产业园等一批精品茶庄园。三是依托凤尾镇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茶叶储藏后熟物质转换好的优势,建设一个茶叶加工、仓储集散为一体的茶叶精品小镇,使之成为临沧、保山茶叶储藏、品鉴、交易集散地。四是建设一条有马鞍山长寿百年古茶园至岩子头茶文化产业园旅游观光茶叶大道。五是统一品牌,镇康县所有的茶叶产品统一使用“马鞍山”,各茶叶加工企业在大标识下标注自己企业小标识,实现抱团发展,打造最大的品牌效益。
为进一步打造镇康茶叶基地品牌,增强镇康茶叶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茶园生产效率和产业综合效益,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镇康县委、政府还专门成立了茶叶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解决茶叶产业发展工作;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1名分管副县长和1名政协领导具体抓,在县级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保障茶叶产业投入,为茶叶品牌推广、古茶树保护等工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