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RFID等物联网技术应用让医院更智慧
作者:本站收录
时间:2020-12-09 14:43:11
依托全球领先的RFID射频识别科技,在婴儿身上佩戴可发射出射频信号且对人体无害的智能电子标签,据此对婴儿所在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

image.png

“十三五”期间,无锡市信息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无锡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率先达到五级乙等;基于家庭医生服务的“健康e家”支持家庭医生在线签约、在线随访以及对慢病患者的精准服务,家庭医生管理和服务慢病病人的能级几何级增长;利用智医助手项目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与基层医疗业务结合应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诊疗服务能力;疫情下,基于互联网上线远程流行病学调查可视化项目,实现市县(区)两级疾控中心、二级以上发热门诊、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点等120个点位全覆盖。

互联互通让信息逐步“院内通、区域通”

市卫健委以组织参加国家卫健委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为抓手,促进信息的“院内通、区域通”,无锡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率先达到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部通过江苏省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市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通过国家级医院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测评。

无锡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全市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4家,分别是无锡市人民医院、市二院、江阴市人民医院、宜兴市人民医院,其中江阴市人民医院已启动六级申报工作;通过四级评价的有12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将持续以电子病历评级为抓手,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功能和业务支撑,强化电子病历在日常医疗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公共卫生信息化不断创出亮点。市妇幼保健院等试点单位积极参加省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建设试点,为全省推广创出了经验。率先在省内启用预防接种“分布式数据管理中心”部署,连接166个预防接种单位,服务适龄儿童40余万人次。市中心血站启用临床用血监控信息系统,实现血液从“献血者”到“受血者”的双向追溯,该系统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创新服务让健康管理更优化

挂号、候诊、收费队伍长,看病时间短,患者到医院看病常常面对的是“三长一短”的窘境。2018年,基于“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卫健委统一开发的无锡智医APP上线,接入包括市人民医院、市二院等在内的8家市属医院,为全市居民提供了统一的就医服务入口。市民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实现APP 在线预约挂号、支付结算、检查检验报告查询、健康档案查询等便民服务。

基于家庭医生服务的“健康e家”支持家庭医生在线签约、在线随访以及对慢病患者的精准服务,家庭医生管理和服务慢病病人的能级几何级增长。以慢病管理服务为例,已经和社区医生签约的居民可以通过手机端“健康e 家”实现与医生端“健康医家”的信息互通,把监测的血压血糖数据实时上传。医生可以根据上传的数据进行远程健康指导,为签约居民在线提供健康咨询、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等服务。

目前,市卫健委正在探索的基于车联网的“重大疾病院前院内急救信息高速通道”使胸痛病人抢救“门球时间”下降60%以上,项目获“医疗健康物联网十大优秀案例”;正在探索实施的信息化支撑下的癌症早防工程有望有效提高恶性肿瘤病人的早诊、早治率;基于AI的糖尿病立体化防治策略在市人民医院及下属医联体单位深入开展,糖尿病病人致盲率下降30%以上。

智医助手等系统应用得到积极推进

依托医学认知智能技术和医学知识体系,无锡市利用智医助手项目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与基层医疗业务结合应用,目前该项目完成在堰桥、云林、清名桥、新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试点工作。据了解,智医助手针对基层门诊场景,通过获取医生输入的电子病历内容,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供医生参考。同时根据当前的患者情况及诊断情况,自动推荐优选治疗和用药方案、历史优质相似病例。该项目有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诊疗服务能力,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在电子病历语音输入项目方面,目前无锡市已部署500套智能语音输入终端,完成对市属8家医院的实施建设工作,同时完成输入法系统与口腔科电子病历系统及病理系统的语音深度对接及系统升级。此外,还启动了医疗废物管理系统一期、体检数据汇集系统等重要业务系统建设。

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治心梗提速

2017年,无锡探索打造全国首个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打破过去医院单独建设胸痛中心的方式,由无锡市二院牵头、联合全市符合条件的医院全面建立胸痛中心,通过物联网手段实现胸痛患者救治全流程信息实时记录及互联互传,做到真正全域覆盖、数据共享,尽可能缩短救治时间。在急诊急救方面,借助物联网手段,建立危险分层制度,与基层医院及医联体单位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社区防治网。加强健康宣教、基层医务人员培养和早期筛查,打造一键启动的绿色通道,实行绕行急诊、绕行CCU,实现院前、院内、上下级医疗机构和120系统无缝对接、信息共享,提升急性心梗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胸痛中心全市模式实施以来,患者救治平均“门球时间”由110分钟以上缩短至70分钟以内,低于国际90分钟的标准,增加了急救成功率。同时,科学的全病程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及随访体系,改善患者远期预后,降低心梗复发率与再入院率。该模式荣获“2018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金奖”。

多项技术应用助力防疫精准有效

疫情防控期间,市卫健委48小时内完成开发并上线“来锡人员主动登记告知书”系统,成为全市第一款精准防控软件;36小时内开发并上线“复工人员核酸筛查检测系统”,倍增了核酸检测能力,有效助力复工复产大局;开发“锡康码”医院专版,为强化医院网络化防控提供支撑。

疫情防控初期,市疾控中心利用远程视频技术,基于互联网上线远程流行病学调查可视化项目,实现市县(区)两级疾控中心、二级以上发热门诊、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点等120个点位全覆盖。当发起流行病学调查时,市县(区)疾控中心流调人员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会议终端或手机安装云视讯APP,与发热门诊或隔离点的病人实时进行视频通话,实现远程询问和调查相关流调信息,减少与病毒的接触,缓解个人防护用品不足。同时,将流调过程实时云端备份,实现流调内容全程可追溯、可回放,提升整体流调效率和质量。

疫苗和预防接种实现全程追溯

儿童免疫规划是儿童健康的基本保障,是政府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服务。2019年,无锡作为试点城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所有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系统的安装部署,全面实现预防接种全过程的溯源和在线监管,有效保障了预防接种安全。

该系统通过实时严密监控各级疾控中心和接种单位疫苗存储和使用状况、各类冷链设备的温度状况,杜绝过期疫苗的流通使用和冷链设备异常造成疫苗失效。及时收集疫苗采购、流通、仓储、接种全流程各个环节的信息数据,实现了全程在线监管和信息追溯。通过在疫苗出入库和疫苗接种过程中采用扫码核查,避免了人为误差。

家长在预防接种服务过程中能及时了解并确认儿童疫苗接种禁忌症、接种全流程状况等,使预防接种各环节做到规范化、透明化、人性化,有效保障了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云平台实现医疗设备高效管理

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数字化新技术实现医疗设备“云端管理”,为医院高效运营和医疗设备保障方面提供了强大助力。该院拥有11000多台设备,利用先进的资产云管家系统,可实时观察所有入网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统计、关键设备开机率、生命支持设备可用率等数据一目了然,数字化质控体系支持着医院实现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和医工绩效的信息化管理。借助云平台技术,服务器可自动实时统计故障次数,分析设备故障率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的维修保养计划,以降低后期故障率。

云平台还可实时监控DR、CT、PET-CT、磁共振、DSA等关键设备的开机率,保证100%的完好率。针对大型设备预约时间较长的情况,云管家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分析设备的平均检查时间、平均空闲时间,以便医务人员合理安排检查时间。在大幅提升固定资产利用率的同时,增强了医院临床上的满意度。

物联网技术应用让医院更智慧

经历了 2003 年的 SARS、2009 年的 H1N1 甲流、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处理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为更好地管理医疗废物,无锡市人民医院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建立了一个院内全程可追溯、无接触交接医疗废物的医疗废弃物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构建“数据对接+联合监管”一体化监管平台,实现医疗废物从临床科室产生、院内流转、集中收集转运、末端统一处置的数据闭环,形成在线监测和追溯留痕,降低医疗废物院内感染风险。

在该院产科,婴儿防盗系统广泛应用。依托全球领先的RFID射频识别科技,在婴儿身上佩戴可发射出射频信号且对人体无害的智能电子标签,据此对婴儿所在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婴儿电子标签定时发射具有唯一ID信息给婴儿防盗系统,可对腕带被切断或企图盗窃婴儿的行为及时报警。

上一篇:紧跟“新基建”发展浪潮,TE Connectivity如何智“连”粤港澳大湾区 下一篇:搭建布草物联网平台,兔小二全面助推智慧酒店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