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仲夏,艳阳高照,挡不住的是晋江各重点项目的建设热情。
6月29日,伴随着最后一块混凝土的浇筑完成,晋江市工人文化宫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也标志着该项目完成了重要的节点工程。
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1月至6月,晋江市8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48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58.5%。其中,443个项目已开工。截至目前,晋江市533个在建项目已开工435个,开工率81.6%;完成投资429.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63.7%,远超时序进度。267个预备项目完成投资59.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6.9%。其中,商贸服务类项目完成年度计划69.8%,进展迅速。
上半年项目建设,晋江交出亮眼“成绩单”。
6月29日,晋江市工人文化宫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记者 董严军 摄
全面推进
各领域迸发强劲动力
晋江市工人文化宫暨人防工程坐落于晋江市梅岭街道许厝社区。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8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为6.5亿元。项目沿迎宾路设置人行主入口广场及地下室下沉式广场,根据建筑功能,上部划分为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及宣教培训中心三个体块,地下室为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该项目自2019年11月9日开工以来,建设稳步推进,预计将在今年内完成主体结构、砌体结构及外墙装修工程,并计划于明年6月份完成竣工验收。
“这一项目是集职工服务、文化展览、技能实训、体育健身、会议演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计借鉴闽南传统建筑的布局和空间特色。”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晋江市产业工人已超过百万,项目将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成为凸显晋江城市形象的一扇窗口。
以工人文化宫为代表的社会事业项目进度喜人,交通设施项目的建设同样提速推进。
7月4日,中国铁建大桥局新建福厦铁路7标晋江制梁场最后一榀箱梁成功浇筑,标志着新建福厦铁路7标箱梁预制任务顺利完成。采用智能设备、BIM等新技术、新工艺,实现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项目建设管理,让该项目有望在7月底完成全部箱梁架设任务。
“新建福厦铁路建成后,福州至厦门铁路运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将有效促进福建沿海经济圈发展。”晋江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新建福厦铁路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晋江标段的建设推进关系到整个项目进程,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
作为产业大市,晋江的产业项目更是不落人后。
选择喜欢的图案、花型、颜色,一小时后便可拿到成衣……在利郎,记者见到了这样的场景。
“我们希望在现有版型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创新。”利郎面料开发负责人李洪告诉记者,传统的个性化定制中,仅仅开版、晒版等工艺环节,就需要一周的时间。而今,这一时间被大大缩短。
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利郎所依托的便是其研发中心。这一平台涵盖了原料改性、纱线、整经织造、染色、成品等全流程的自主研发,让利郎对于生产各个环节的把控更为精准,反应也更加迅速。不仅如此,利郎研发中心更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近两年来,仅以该中心创新开发带动的订单,便超6000万元产值。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社会事业项目,到交通设施项目,到产业项目,再到城建环保、商贸服务等各领域的重点项目均迸发出强劲动力。
亮点纷呈
重点项目效应持续发酵
重点项目的建设,是晋江继续担纲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的重要助推器,抓好了重点项目,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牛鼻子”。
晋江国际鞋纺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是晋江在商贸服务领域的重点项目。该项目自去年12月30日运行至今,共完成采购贸易近两万票,出口货值超100亿元人民币,有力推动晋江“买全国,卖全球”的步伐。
“传统模式下转关出口多次装卸、耗时长、成本高,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大大减少了中小企业的物流和时间成本,降低了外贸门槛。”晋江策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郭慰红告诉记者,得益于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商户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实现“卖全球”的目标。
安踏集团一体化物流产业园二期项目——FILA智能物流中心内,各种工程车辆正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FILA智能物流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7.1万平方米,总投资为15亿元,预计2023年投产运营。建成后,该项目将支持FILA全国所有的直营门店,效率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升200%。同时还将融合线上线下以及退货等多种业务流程,助力FILA提升消费者体验,全面支持FILA等品牌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加速实现全渠道零售物流模式新突破。
“我们已经与国际知名的专注于物流自动化领域的供应商瑞仕格达成合作,未来将在园区应用轻载堆垛机、多层穿梭车、机器人等自动化物流设备,并融入了货到人、RFID等先进的物流技术,实现B2B和B2C等多种运营模式的融合。”安踏集团副总裁兼物流总经理陈剑聪告诉记者,安踏集团物流平台未来还承载着支撑集团2025年双千亿的战略目标,布局全国,逐步建成晋江、华东、成都、郑州、沈阳等五个区域总仓和若干个云仓的高效物流网络。
7月初,北京传来好消息,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六院)依托晋江市医院合作共建的上海六院福建医院获批,正式纳入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名单。据悉,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共有16个,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是目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中唯一一家位于县域的医院。
作为社会事业重点项目之一,今年1月30日,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正式挂牌。短短半年间,上海六院四大名医工作室已在晋江常态化运作,带动开展了55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15项国内领先技术落地福建,部分填补福建省技术空白。同时,晋江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数据显示,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2021年上半年门诊人次同比增长26.83%,住院人次同比增长15.66%,手术台数同比增长21.95%,三四级手术同比增长45.15%,泉州市域外就诊人数更是同比增长近2倍。
而上海六院福建医院的落地,只是晋江嫁接全国医疗行业高端资源的一个缩影。4月20日,晋江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晋江第二人民医院为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首次与县级市签订合作协议。
对晋江老百姓而言,现在不仅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还能在家门口“上好学、念好书”。3月,晋江市与清华附中正式签订区域教育质量提升战略合作协议,为晋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清华动力。5月,背靠紫帽山的清华附中晋江学校正式启用。熟悉的“闽南红”、亮眼的“清华紫”,让学生和家长都赞叹不已。
真抓实干
凝心聚力共谋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选择落地晋江?
对于这个话题,4月初,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说的一番话引人深思。“之所以选择晋江,是因为我们被晋江人的教育情怀所打动,被他们对教育的重视所感动!清华附中不仅要建好一所学校,更要管好一所学校,办好一所学校,带动一方教育发展。”
无独有偶。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殷善开也曾表示,自上海六院与晋江合作以来,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的建设,不仅得到晋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在院地双方的多次交流合作中,能够深切感受到晋江干部的务实高效,感受到晋江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
的确,作为“晋江经验”的发源地,晋江的干部群众素来敢拼敢创,紧紧抓住实体经济不放松,县域经济已连续27年跑赢全省。在这个过程中,晋江市党委政府始终以良性“政企互动”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创造性地提出“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政务服务新理念,“尽全力、无私利、有底线”地帮扶企业。
晋江的干部向来务实,少讲空话、多干实事,狠抓执行力、落实力。晋江的领导干部更是既能挂帅又能出征,既是指挥官、又是战斗员。
特别是今年以来,晋江市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更好更快更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为导向,紧盯“营商环境最优县市”工作目标,通过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办事流程,打造“生人熟人一个样、办事都方便”的一流营商环境,持续破解了一批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痛点、堵点、难点。
如今,晋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内;企业可在5小时内实现一次完成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和社保医保相关事项的办理;开通24小时电话接听,为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31个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切实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性。
企业家和干部是晋江敢担当、能扛事的两支队伍,良好的政企互动是“晋江经验”的宝贵实践,也是晋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晋江与复旦上医的成功“牵手”,就是源于企业家的精心组织和牵线搭桥。去年9月,祖籍晋江安海、现任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许健康向复旦大学捐赠5亿元,用于支持该校国际医学中心项目的筹建。在此契机下,许健康萌生了将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对接到家乡的想法。得益于许健康的对接,院地双方合作迅速推进。4月20日,在美丽的黄浦江畔,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框架。而这距离首次对接还不到1个月,再次展现了“晋江速度”。
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拼出来的辉煌。在上半年的小考中,晋江市委、市政府坚持签约项目抓落地,在建项目抓进度,投产项目抓服务,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下半年,晋江将继续凝聚发展合力,全力以赴谋发展,系统创新抓落实,拼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