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北京燕山使用电子标签实现垃圾精细化管理
作者:本站收录
时间:2021-08-19 09:29:28
安装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系统电子标签797个。

燕山地区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始终秉持“两手抓”原则:一手抓整改——治已病,一手抓创建——治未病。以后者督前者,以创建促整改,两剂“良药”双管齐下、同时发力。“尽小者大,慎微者著”,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千方百计让群众感受到创城带来的实惠,从而主动参与创城、支持创城,形成良性闭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创建文明城区工作,着眼点在城市环境,落脚点在居民百姓。要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此,各街道社区用心用情做好“5件小事”,即设立晾晒区、施划停车位、补植绿化带、管理装修物料建筑垃圾、推动垃圾分类常态化。以“小事”巩固疏解整治促提升整治成效,助力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升级。

设立晾晒区,为城市文明扮靓风景

为规范居民文明晾晒衣被,各街道通过实地调研,规划适宜点位,建设硬件设施,引导居民在规定区域文明使用公共晾衣架,打造优美、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目前,迎风街道统一规划晾衣区1628平方米,已安装168组晾衣杆,计划安装348组;东风街道已安装晾衣杆200个,计划安装450个;向阳街道晾衣架已安装120个,计划安装148个;星城街道已安装晾衣杆272组,计划安装350组。

施划停车位,为城市文明划上底线

面对社区空间狭小、人员居住密集等难题,各街道提高划线的科学合理性,以不占用绿地、盲道,不影响居民通行和路边商家经营为前提,经多方协调划定停车线。目前,迎风街道已施划停车位361个,计划实施600个;东风街道已施划停车位68个,维修车棚120处,安装地笼200余米,预计施划2800个停车位;向阳街道已施划停车位509个,计划实施619个;星城街道施划停车位已建设完毕,共计2050个停车位。

补植绿化带,为城市文明增绿添彩

为解决绿地破损、黄土裸露等绿环难题,各街道通过补植补栽绿化带,提升了绿化景观“颜值”,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助力增辉。迎风街道整治黄土裸露面积(补植绿化带)640平方米,协调物业播撒草籽,将不易绿化的黄土裸露区域硬化后建设成停车场、休息区;东风街道整治黄土裸露面积(补植绿化带)200平方米、播种花籽700平方米、补种地柏200米,预计在羊耳峪东巷种植鸢尾等植物面积约3500平方米,在燕和园社区拟新增绿篱约900米;向阳街道整治黄土裸露面积(补植绿化带)2100平方米,在“黄土路”铺设人行便道、播撒草籽补种,开展寻宝废旧物品换绿植、鲜花扮靓社区、有奖问答等爱护花草的动员宣传活动,使“美化家园、人人有责”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星城街道整治黄土裸露面积(补植绿化带)11112平方米,绿地除草98500平,病虫害打药共计5车,处理辖区内危树6棵。

管理装修物料建筑垃圾,为城市文明清扫除尘

在装修物料建筑垃圾管理工作上,通过社区、物业和服务单位牵头,由社区居委会协助,多举措共同做好装修物料建筑垃圾管理。首先,以“扫楼”的形式对各社区楼前楼内的堆物堆料进行全面清理;要求物业服务站对楼道内杂物、小广告随有随清,提示居民不要在楼道内放置自行车。其次,要求业主装修前向物业报备,按照物业规定缴纳房屋装修保证金,产生的装修建筑垃圾由业主负责清运,装修完成后退回房屋装修保证金。

推进垃圾分类常态化,为城市文明引领风尚

积极落实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机制,实施“家庭轮值”深化“家行动”,结合地区开展的“五绿”(绿色家庭、绿色楼门、绿色网格、绿色社区、绿色单位)先进星级评选活动,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image.png

首先,持续营造氛围。通过“敲门行动”,入户签订承诺书,发放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册页、宣传海报、环保袋,垃圾分类夹等宣传品。

其次,深化日常检查。与垃圾桶购置单位签订清运协议,每日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单,对问题立行整改、及时反馈。以“日检查、日通报、月评比”的形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

再次,强化执法检查。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四个环节着手查处各类违法行为,责令问题整改,违者作出行政处罚或罚款。

最后,完善基础设施。迎风街道完成桶站提升65处,更换垃圾桶572个,12个分类驿站基本落地,6个垃圾楼改造进行中,并安装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系统电子标签797个;东风街道建设分类投放站点63处(其中主站24个,辅站39个),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暂存处13处,智能可回收投递柜15个;星城街道将部分桶站地基下沉方便居民安全使用,对桶站柜门、照明灯具进行维护管理;向阳街道推进桶站监控设施建设。此外,各街道积极开展入户宣传活动,统筹协调执法进小区,全面铺开地区垃圾分类排放登记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向阳街道富燕二区获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荣誉。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创城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持久工程,必须持之以恒,不停抓、细致抓、长效抓,以量变促质变,推动城市环境干净整洁,市民素质文明有序,从而实现创城的最终目的——提高居民百姓的幸福指数。

目前,硬件投入初见成效,软件建设更为不易,无论是公共晾晒区还是施划停车位,居民的言行习惯才是维护和扮靓城市光彩形象的关键所在。办好这些民生事儿,不能只看定项目、建设施,更要下功夫管理好,维护好。只有熨帖了面子,又缝好了里子,才能真正做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一篇:工信部:推进“绿色计算” 数字基础设施成为“减碳”新方向 下一篇:智能模组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