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国家体育场“鸟巢”华灯初上,宛若身披霓裳,在浩瀚夜空下熠熠生辉。见证着拼搏、团结、友谊的北京冬残奥会,在这里迎来告别时刻。闭幕式上,一部巨大的“留声机”出现在国家体育场中央,此刻的“鸟巢”宛如一个绚烂的人生舞台。一幕幕动人的赛场瞬间化作一个个跳动的美妙音符,组成一首首难忘的精彩乐章,回荡在灿烂星空,唱响美好未来。
01、冬残奥闭幕,RFID赋能运动员随时查看行李
随着冬残奥会的闭幕,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们也将踏上归国的旅程。由于之前奥运村服务人员告诉过入住奥运村的运动员,离开时可带走房间里的一些使用过的物品,所以部分运动员就把房间里边的物品全都打包进了行李箱,甚至有的运动员干脆把奥运村配备的电动床也一并搬走了,喜悦与兴奋之情是溢于言表。
不少读者可能会疑问,运动员带走的物件,是否可以通过飞机托运呢?答案是肯定的。部分国家的运动员都是通过该国的包机返回,因此,几乎不用考虑是否可以托运行李的问题。同时,组委会为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相关手续,冬奥村里还为每一名运动员提供打印登机牌、办理行李托运、海关申报的边界服务。而托运行李则会统一贴上嵌入RFID芯片的冬奥版行李条,运动员及教练员可在手机端APP随时查看行李的运输状态,便于下飞机后快速拿到自己心爱的“冬奥物品”
02、RFID对民航业的影响
其实RFID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可分为三个大类:航空制造、航空运营与维护、机场管理(文章以航空运营与维护方面探讨)
多年来,机场和航空公司一直致力于使用 RFID 来加强行李追踪、分配和传输。与传统的行李条码化管理相比, RFID 行李管理系统可以远距离读取标签,识别速度更快,结果更准确,使机场的行李处理系统能够更准确地追踪行李,帮助行李及时交付。自美国McCarran国际机场成为首家使用RFID系统对全部的行李进行管理的机场开始后不久,全球的机场与航空公司也相继加入到RFID大军中。
自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和国际航空电讯协会(Society International De Telecommunicatioan Aero-nautiques,SITA)在2017年联合发布RFID技术在行李追踪中的应用白皮书后,在其后7年时间里,通过RFID技术提升行李的管理和运行效率将为国际航空业节省超过30亿美元的成本支出,这一金额是当时全球航空运输年净利润的10%左右。由此可见,RFID技术在民航行李运输的巨大商业应用价值。
号称“超级枢纽”的香港国际机场疫情爆发前(2020年之前)全年客流量超过4000万,机场每年处理旅客行李数量极为可观,为提高其行李处理能力,香港国际机场率先于2005年安装了RFID行李分拣系统,使之成为全球首个实施端对端RFID行李标签/分拣系统机场。
03、写在最后
随着行李追踪技术规范在民航行李运输中的广泛推动,行李运输的信息化要求会越来越高,技术原理决定了传统的条码技术在适应未来行李追踪技术规范要求方面会受到一定限制,客观需要在行李运输中尽快广泛引用RFID技术,以提升行李处理的效率,进而提升旅客的出行感受。但是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引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合和适应,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