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今后3年,河南省将在郑州再投资50亿元,通过对市场的升级改造,再建设100万吨低温冷库。同时,加强冷链运输以实现产品长线冷链运输率达50%以上。全省各地市、县,加大二级、三级冷链物流园建设,投资200亿元计划每个地市、每个县建设一个冷链物流园,平时保供、急时应急。
事实上,不只是河南省。
从国家层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冷链物流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密集出台冷链行业相关规划及实施意见
伴随着2021年12月《“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发布,2022年是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明确行动方向及方式的关键之年。商务部、财政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多部门先后发文,表态支持促进冷链物流发展建设。
去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的7方面重点任务。
3月份,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编制印发了《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建成600个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1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200个城市销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
5月份,财政部、商务部再次印发加急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决定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重点,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文件强调,在已实施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聚焦补齐冷链设施短板,提高冷链物流质量体系。
6月份,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补齐冷链短板,提升冷链流通率。此外,《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食品冷链物流交接规范》与《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三项国家标准宣贯活动在线上举办,宣告正式实施3大冷链标准。
除国家层面,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等各地也陆续印发冷链物流相关规划。各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对冷链物流行业乃至冷链物流企业来说,都意味着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冷链物流跑上热赛道
产业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
冷链物流之所以受到政策层面的关照,除了因其民生工程的属性外,与其自身的高速增长同样密不可分。
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近3400亿元,比2018年增长505亿元,同比增长17.5%。2020年市场规模超过3800亿元;2021年规模已经达到4184亿元。到2022年,国内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越5100亿元。
数据来源:中物联冷链委、中国物流采购网
而按照交通部的预计,2025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就会跨过5500亿元。
可以看出,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从冷链物流需求量来看,2016年到2021年,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总量由1.25亿吨增长至2.75亿吨。
此外,中物联冷链委统计显示,2021年冷藏车市场保有量34.14万辆,同比增长19.1%;全国冷库总量1.9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6.1%。
疫情与政策双重加持
推动冷链产业链“热”起来
疫情之下,冷链物流的特殊性显现出来既承民生之重,又是防疫最前沿。在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之前,众多资本与企业已在中国冷链物流领域默默耕耘了近10年,直至疫情和政策的双重刺激,让冷链产业的爆发变得更显性和急迫。
早在2014年,京东就开始打造冷链物流体系,顺丰发布“顺丰冷运”品牌。次年,菜鸟网络宣布推出生鲜仓储配送中心。而后,京东与2018年正式推出京东冷链,专注于生鲜食品、医药行业。2020年,中通专门成立了冷链业务板块。2021年,美团优选进行大规模冷链设施建设……
尤其近两年,涉足冷链领域的企业越来越多。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仅2022年目前成立的冷链企业已经达到3805家。2021年全年共成立冷链企业9005家,2020年成立11938家,相比2018年增长43%,增速迅猛。
助力冷链物流数字化
interBow成密封场景下的优+选项
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现代农业、食品工业、医药产业、服务业全面升级,对高品质、精细化、个性化的冷链物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事实上,冷链物流的核心不完全是“冷”,而是“恒温”, 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包括深冷、冷冻、冷藏、恒温、常温等不同温区),而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保存温度。相对于传统物流,冷链物流在每一个环节上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
一般来说,冷链物流会涉及到三大类技术:一是,移动制冷技术,包括制冷剂、制冷系统、温控系统及干冰、冰块等辅助保冷措施;二是,保温技术,包括冷藏集装箱、保温箱、保温袋、冷藏箱及各类保温包装手段及密封措施等;三是,智能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冷链储存、运输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包括引入温湿度传感器、RFID、GPS、无线通信技术及软件管理系统。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目前在冷链物流行业已经引进多种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其中包括洲斯物联自主研发的公里级低功耗无线物联网通讯协议ZKS interBow。该技术基于 sub-G 网络部署在 ISM 授权频段 ( 国内 433MHz)。经过多年的研发重金投入及技术迭代,ZKS interBow 协议具有功耗低、距离远、范围广、穿透力强等特点,聚焦于冷链物流领域,尤其适合在密封场景下的应用。
据悉,洲斯物联以“技 • 端 • 网 • 云 • 盟”AIoT 生态圈为发展思路,并以interBow为核心脉络,开发了有源RFID资管标签Tag、NFC/RFID 柔性测温纸标签、无线温湿度/氧气/CO2/气压/光感/震动/加速度/GPS等物联网终端、GSP验证设备及NLP自动报告平台、医药保温箱/冷藏箱,公里级无线AIoT物联5G网关、温湿度监测系统、zTMS医药运输温度管理系统、数字冷云®平台,推出了智慧医疗卫生、生物医药、食品生鲜、冷链资产管理等四大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关于ZKS interBow技术更多的内容,在AIoT星图研究院、物联传媒近期推出的《非蜂窝低功耗远距离物联网技术市场调研报告(2022 版)》中有更加详细全面的介绍,欢迎扫下方二维码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获取报告。
目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