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杰华特(688141)公告称,公司和公司全资子公司杰瓦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拟以合计人民币3.1874亿元,直接和间接收购南京天易合芯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易合芯”)合计40.89%股权的股东权益,并实际控制其合计41.31%的股权。
此外,公司及杰瓦特将向天易合芯董事会合计委派三名董事成员,占其整体董事席位的五分之三,从而将其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
据悉,目标公司“天易合芯”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传感器芯片和模拟芯片设计、研发和销售的半导体公司。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光学健康检测芯片、高精度电容传感芯片和各类光学传感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手机平板等消费类产品。
杰华特表示,天易合芯的产品属于信号链品类,公司立足电源管理品类,信号链和电源管理是模拟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天易合芯产品线与公司产品线高度互补,能够扩大公司信号链品类的产品布局。
作为国内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杰华特2024年模拟芯片出货量超50亿颗,覆盖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多领域。
然而,电源管理芯片(PMIC)与信号链芯片(Signal Chain)同属模拟芯片两大核心赛道,但技术路径和市场应用存在差异。
通过此次收购,杰华特将直接补齐信号链产品线短板,形成“电源+信号”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根据IC Insights数据,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815亿美元,其中信号链芯片占比约30%,但国产化率不足15%。
杰华特董事长周逊伟此前在财报会议上指出:“国内模拟芯片市场长期被德州仪器(TI)、亚德诺(ADI)等国际巨头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天易合芯的技术优势为其赢得市场先机。其自主研发的电容传感芯片已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成功切入比亚迪、蔚来等车企供应链;光学传感芯片则进入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旗舰机型。
杰华特表示,收购后将整合双方研发资源,加速开发面向AIoT、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的集成化芯片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天易合芯此前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二期、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机构。此次交易中,杰华特通过“股权收购+表决权委托”的创新结构,以较低成本实现控股,既规避了高溢价收购风险,又确保对标的公司的控制权。
民生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李明认为:“杰华特此举是半导体行业‘内生增长+外延并购’的典型案例。通过整合天易合芯的消费电子渠道资源,杰华特有望快速切入物联网终端市场,提升整体毛利率。”
杰华特在公告中透露,收购完成后将启动三项整合计划:
技术协同:联合研发电源管理+信号链集成芯片,目标2026年推出首款产品;
客户共享:天易合芯将接入杰华特覆盖全球500余家客户的销售网络;
产能优化:利用杰华特在合肥、无锡的12英寸晶圆产线,降低天易合芯20%的制造成本。
市场分析人士预测,若整合顺利,杰华特模拟芯片收入结构有望从当前以电源管理为主的7:3格局,逐步优化至电源与信号链各占半壁江山,进一步缩小与国际龙头的差距。
此次收购亦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整合加速的趋势。随着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通过并购快速补齐技术短板、扩大市场份额,或将成为本土芯片企业突围的关键路径。
更多关于传感生态的话题,欢迎报名参加6月19日在上海举办的“IOTE 2025上海智能传感生态研讨会”。